灰雀教学设计(共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灰雀教学设计(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雀教学设计(共8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灰雀教学设计(共8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
2、么?、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再读,讨论: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
3、,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七、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讨论: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分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六、处理课后练习题。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4、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第2篇: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1.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灰雀。板书课题:5灰雀2.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讲了谁和灰雀的故事?那么课文又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二、学习第3-10自然段(一)、列宁爱灰雀(指导朗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二)灰雀哪儿去了1.体会小男孩
5、说的话。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2.体会朗读下面两句话中:两个“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三)合作朗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1.同桌练读。2.老师和一名同学合作朗读对话。3请两名学生分角色读列宁和男孩的话。4.师生配合朗读(师导读,生接读)三学习11-13自然段小朋友,你们今天的朗读真不错。那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说的那样飞回来了吗?请大家默读1113自然段,想想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等会儿提出来。四学习第1自然段
6、1.让我们回到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再来读一读。(生读第一自然段)2.就让我们把描写灰雀惹人喜爱的句子抄写下来吧。3.刚才大家抄写得很认真,就让我们把刚才抄写的句子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句子)四拓展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列宁和灰雀的故事,其实关于列宁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大家可以搜集一些列宁的故事和列宁的格言,读一读,记一记。回家把我们今天学习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3篇: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案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2、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7、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在灰雀不见了的情况下着急、担心、悲伤、惋惜的心情。同时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变化,一开始支支吾吾到最后肯定地说话,可以知道他从心慌、胆怯变化到镇静、惭愧。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列宁的伟人风采,尊重和爱护少年儿童,以自己对灰雀真正的喜爱感化、影响着男孩,使男孩最终放鸟归园。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名人。出示列宁图。这是谁?板书:列宁。你知道列宁吗?(简介)我们以前也学习过关于列宁的故事。比如蜜蜂引路,从这
8、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列宁很爱动脑筋,很喜欢观察,很聪明。比如诚实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列宁从小就很诚实。今天再学一个列宁的故事,打开第五课,大家读课题灰雀。(教师板书)出示灰雀图片。小朋友们喜爱它吗?你能描述一下灰雀吗?二、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品质。1、让我们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灰雀的?2、面对灰雀,列宁喜爱他们吗?你怎么知道的?(抓住主要词语:每次经常)3、有一次,列宁发现一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什么表现?(找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4、只有列宁喜爱他们吗?(还有一个小男孩)板书:男孩就因为小男孩也喜欢灰雀,所以围绕
9、小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从哪一段到哪一段写了他们之间的对话?(310自然段)5、引导学生学习310自然段。a、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b、再读,讨论:c、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d、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e、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三、自由读310自然段,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第4篇:灰雀教学设计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
10、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二、学习第310自然段1提出学习要求。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1)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师巡视,辅导)(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2
11、自读体会。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学生自读后抽查)(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惋惜的心情。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4比较体会。(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师读)(抽生读)5引导概括。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
12、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师板书:爱灰雀爱列宁男孩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学生七嘴八舌答)师: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然后检查讨论情况。)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师板书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师导读,生接读。)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13、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生接读)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师教读,生读。)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如果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读再体会
14、。)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板书:7分角色朗读。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2)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第5篇: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以文带文)城内小学文转平【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2,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该的的好品质,
15、作个诚实的好孩子。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带文我不能失信。【教学重点】1,培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有一定的难度。【课前准备】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列宁的简介【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4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里的生字,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把它们牢牢记住,好不好?(指
16、名2-3名学生认读,大约1.5分钟。)胸(xing)脯(p)桦(hu)散(sn)诚(chng)病(bng)蹦(bng)下面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我们来开小火车,看看哪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2分钟)(对学生的表现加以鼓励和表扬。)我们开完了小火车,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导入(2分钟)放映列宁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说说看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啊?(学生回答:列宁)对了,他就是列宁,那有没有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列宁呢?下面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列宁。放映课前准备的列宁的简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三,学习第一段(5-7分钟)放映有三只灰雀的图片。下面请
17、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你们看,在这张图片上有三只灰雀在枝头上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啊,你们看它们可爱吗?(回答:可爱)恩,好,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灰雀有关,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因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自然段比较多,我们先把这些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哪位同学想尝试一下?(指名2-3学生读),老师希望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灰雀特点的句子。然后老师请同学来回答。读完后,指明2-3名学生回答,(课文描写灰雀特点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里面有两个词:郊外,欢蹦乱跳.请大
18、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过渡:放映两只灰雀的图片(学生会在下面议论)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少了一只灰雀啊,那到底是少了那只灰雀呢?接着放映两张图片让学生加以对比,作出解答。为什么会少了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自然段。四,学习第2-10段(8-10分钟)1,咱们还是跟刚才一样,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当列宁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几句可以看出?(很着急,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2知道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引导学
19、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不敢讲-肯定地说,说明小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3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4我们把列宁与小男孩对话这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谁能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列宁对灰雀喜爱之青,丢失后惋惜之情,要读出
20、小男孩思想变化,每次对话语气是不同的,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教师:我们学完了这段,课文里有2个成语,希望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们的意思:(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一般在心中有事,总放不下时就会自言自语。可惜:值得惋惜。)五,学习第11-13自然段(8-10分钟)(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以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课文)1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看出来的?为什么?(这只丢失的灰雀是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列宁看到鸟的同时
21、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从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着头)2从小男孩的表现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错就改,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教导学生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撒谎,作错事后,要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3,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5-7分钟)六,:(2-3分钟)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
22、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在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的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以为它死了,感到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死了,4只是坚定地说,它会飞回来。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问那个男孩,因为他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小男孩的教育过程,又写出了小男孩心理认识的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板书设计:(略)七,生学习课文我不能失信,了解课文大意,与课文灰雀作比较,小男孩和宋庆龄的特点都是:八,课外延伸:自己找一篇有关诚
23、信的故事,将给大家听。第6篇: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就力求体现这一理念,读懂文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语文的方法千变万化,思维方法亦然。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