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pptx(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兴产业、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殷醒民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13 年11 月1讨论六个话题 收入倍增的动力:工业增长 开放和知识交流促进增长的范例 资本深化与工业竞争力的增强 区域的技术深化、创新与经济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重点:如何理解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2一、收入倍增的动力:工业增长2000 年,中国经济总量(以GDP 测算)不到10 万亿元,2010 年则达到了40 万亿元以上,2012 年接近52 万亿元左右。一个问题是:未来10 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什么水平?如果以美元来计算,2020 年的中国经济总量会有多少呢?应当如何分析2014-20
2、20 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3小康社会:人均产出(GDP)的倍增人均产出(人民币元)美元值1978 381 300/801990 1644 3002000 7858 9002 倍增长2010 30015 42703 倍增长2011 35181 53002012 40000 62002016 63000 100002020 100000 150004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5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050100150200250GDP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的路径6中国年份人均GDP当年美元美国年份人均GDP当年美元1950 19
3、001970 49511990 344 1990 237002000 840 2000 341002010 4270,是美国的1/11 2010 473401970-2010,10 倍增长率2020 1 万是美国的1/8;1.5 万美元则美国是1/5。2020,增长45%650002050,14-16 万美元,是美国的70 80%2050,20 万美元现代化国家的动态含义2013-2030 年的中国年均增长率应在10%左右的水平,2030 年的人均GDP 达到3.6 万美元。2030-2050 年的年增长率在7%左右的水平,2050 年的人均GDP 接近14 万美元,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
4、的长期目标。实现路径:各个区域的全面工业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7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更替 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各个区域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结构的动态调整速度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增长率和增长潜力。请记住这一重要判断:包括江苏、广东、山东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仍然是工业化和技术化,任何的劳动力结构、出口产品结构和技术变动因素均显示了这一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城镇化程度的最根本基础是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是什么呢?8正在快速升级的制造业结构9纺织服装化学钢铁机械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
5、及通信讨论2003 年和2009 年全国制造业产值增长12.74 万亿元:47.92 万亿元,翻了近两番。2010 年的制造业名义产值比2009 年增长27.21%。2011 年的制造业名义产值增长22.3%,达到73.40 万亿元。2013年将达到100 万亿元。那些产业增长得更快呢?10制造业产值结构变动(%)112003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石化制药冶金工业机械制造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信息其他2011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石化制药冶金工业机械制造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信息其他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趋势2003 2008 2011食品制造与加工 6.63 7.17 7.93纺织、服装 8.76 6.99 6.
6、29石油加工 4.90 5.13 5.03化学工业 7.26 7.69 8.29制药工业 2.27 1.78 2.04钢铁工业 7.86 10.13 8.73有色金属冶炼 2.80 4.75 4.89通用机械设备 4.49 5.59 5.58专用机械设备 3.01 3.29 3.56运输设备 8.81 7.57 8.62电气机械 6.22 6.89 7.01电子与信息 12.44 9.95 8.69其他 24.55 23.17 23.3412省级、次级、县级区域工业发展问题讨论 问题一:为什么重化工业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工业化门槛?问题二:如何分析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产业内部的技术因素测定?问题
7、三:区域内部如何应对产业结构变动、产业振兴和技术创新的趋势?13二、开放和知识交流促进增长的范例 中国区域工业化的“外生”特征与开放战略。2011 年,商品出口占全国的39%;吸引外资占全国的54%。经济发展的高度开放使技术的供给发生了变化:外资和外贸在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实际作用,就是技术扩散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的推动力是人均收入的上升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支撑了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14长江三角洲与山东开放水平的比较出口 亿美元 外方投资 外方投资2000 2011 截止2000 年底 截止2011 年底上海 253.52 2096.74 380.84 1841
8、江苏 257.67 3125.90 291.67 2612浙江 194.43 2163.50 105.39 912合计 705.62 7386.14 677.90 5365 占全国比重 28.32%38.91%20.10%38.85%全国 2492.03 18983.813371.99 13810山东 155.29 1257.13 138.47 616 占全国比重 6.23 6.62 4.11 4.4615人均收入增长的差异性2001,元 美元 2011,元美元 增长倍数上海 37382 3842 82560 12783 2.3江苏 12922 1561 62290 9644 5浙江 1465
9、5 1771 59249 9173 416讨论 长江三角洲占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5 年的17.50%上升到2010 年的20.16%,就业创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为什么上海人均收入增长率会大大低于江浙两省?如何从区域发展战略上去探讨“退二进三”时间的把握?判断结构升级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指标是什么?17讨论2012 年,江苏和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 万美元,经济增长进入到一个以工业技术升级和以技术为基本特征的发展阶段。如何分析和判断长江三角洲及其他区域的增长前景呢?18三、区域工业竞争力增强的原因 可以把高增长归于一种或更多要素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资本积累,包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
10、积累,以及技术进步的速率。现代化国家或者区域的基本特征:巨大的资本积累量和增长率。19增长动力分析1、产业集聚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对其他区域是有借鉴意义的。2、一个比全国更加快速的结构升级率,提高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重化工业和技术产业。3、制造业资本深化的真实故事4、区域要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讨论201、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特点 制造业集聚区或工业区的兴起。拥有2000 万的制造业劳动力,使得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的广度与深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江苏拥有1000 万制造业劳动力,浙江拥有700 万制造业劳动力,上海有240 万劳动力。国际比较:美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数是1600 万人,
11、日本是1000 万人,德国是800 万人。广东和山东的工业劳动力分别是1451 万人和860 万人,而人口分别为10505 万人和9637 万人。21长江三角洲82个工业区的空间分布22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发展模式 长江三角洲、广东、山东、四川等区域工业化浪潮正在不断深入和向周边区域扩展,那么地域面积对次级区域工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应该重新评估。向技术产业集聚地转变,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23次级与县级区域的竞争与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构 新的区域竞争格局:就是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次级区域”和“县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实际经济发展态势的反映,那就是长江三角洲的这类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一种超常速
12、度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地市级区域和县级区域加入到竞争队伍中:一个以次级区域为工业化推动力和经济发展中心的时期已经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县级区域工业化的深入与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24江苏与浙江次级区域工业产值的比较江苏 2011 年工业产值(亿元)浙江 2011 年工业产值(亿元)江苏 107680.68 浙江 56406.06南京 10354.65 9.62%杭州 12352.92 21.90%无锡 14561.97 13.52%宁波 12044.77 21.35%常州 8270.77 7.68%绍兴 7932.68 14.06%苏州 27778.75 25.80%嘉兴 5
13、763.36 10.22%南通 8679.82 8.06%温州 4386.02 7.78%金华 3514.35 6.23%台州 3448.45 6.11%湖州 2890.05 5.07%占全省比率 64.68%占全省比率 92.72%25县级区域工业能力的比较,2011年工业产值,亿元人均GDP,美元工业产值,亿元人均GDP,美元苏州 宁波常熟市 3251.66 17516 余姚市 1071.90 12227张家港市 4461.91 23027 慈溪市 1613.55 13057昆山市 7282.21 22788太仓市 1706.25 18836无锡 杭州江阴市 5953.02 22521 富
14、阳 1073.43 11662宜兴市 2491.76 12244 临安 565.71 10011平湖 945.05 12498海宁 1099.95 1246326开放和区域工业化战略的作用 工业化在地域之间的扩散,地域邻近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贸易和贸易刺激的思想交流。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向所有次级区域开放的,而不管其地理区位如何,内陆区域同样可以凭借工业革命实现经济增长,沿海区域也有可能轻视工业革命而丧失发展机会。一个坚定不移的次级区域工业化战略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一个以不断提高技术的工业化战略所起的作用更大。272、一个惊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 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整个
15、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越趋向于高度化。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比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比重,也就提高了整个经济的效益,即强调资源存量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支撑了任何国家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28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部门特点 产值(亿元)变动率 劳动力(万人)变动率 2005 2010(%)2005 2010(%)纺织业 11655 28508 146 763.46 647.32-15.21服装业 4669 12331 164 481.71 447.00-7.21化学工业 14028 47920 222 444.76 474.14 6.61医药制造 336
16、6 11741 249 132.48 173.17 30.71钢铁工业 17310 51834 199 309.29 345.63 11.75通用机械 10271 35133 242 528.13 539.38 2.13专用设备 5824 21562 270 309.65 334.22 7.93运输设备 14538 55453 281 432.77 573.72 32.57电气机械 12307 43344 260 445.38 604.30 35.68电子工业 22594 54971 143 435.48 772.75 77.45制造业 193961 609559 214 8080.61 83
17、91.45 3.8529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资本深化特点 化学工业、制药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机械工业和电气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特点。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战略性产业将归到什么制造业部门呢?30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 特征之一:机械工业劳动力数为900 万人以上,加上电气机械工业劳动力的600 万人,合计达到1500 万人,已经大大超过纺织和服装业的1300 万人合计数。电子信息工业的劳动力数量达到772.75 万人;运输设备工业的劳动力人数是接近600 万人。特征之二:五大机械类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劳动力从2005 年的2151.41 万人增加到2010 年的2824.37万
18、人,增长31.28%。已经显示出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31中国工业产品增长率2005 2010 增长率(%)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25003 42070 68.27布,亿米 484.39 800.00 65.16乙烯,万吨农药,万吨755.54114.731421.34223.5288.1294.82钢材,亿吨 3.78 8.28 119.05大中型拖拉机,万台 16.33 38.35 134.84汽车,万辆 570.49 1826.53 120 其中轿车,万辆 277.01 957.59 246房间空调器,万台 6765 10888 60.95微机,万台 8085 24585 204集成电路,亿
19、块 269.97 620.50 142 32制造业及技术水平的部门差异性 制造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出实质上是资本和劳动的函数。当产出比投入增长所预测的要快一些,劳动生产率增长为正,这就是一种将技术进步量化的方法。技术的出现,也就是工业化使人均GDP 增长实现了持续的过程。高速工业化仍然是基本趋势,只是技术逐渐主导了工业发展方向,新的技术将不断涌现出来。332007年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部门差异性(%)2007 年 上海 江苏 浙江 产值 劳动力 产值 劳动力 产值 劳动力纺织业 1.70 5.11 8.51 14.35 12.51 15.25服装业 2.03 7.85 3.38 8.53 3.
20、93 9.34化学工业 7.58 4.11 10.21 5.83 6.40 2.91医药制造 1.27 2.01 1.27 3.33 1.72 1.40钢铁工业 7.51 1.61 10.15 1.31 3.46 1.19通用机械 8.82 9.49 6.54 8.18 7.72 9.59运输设备 11.01 7.94 4.84 4.81 6.41 5.86电气机械 7.30 9.04 7.94 6.74 9.18 9.26电子及通信 23.23 13.53 16.18 14.91 5.42 4.57342011年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部门差异性(%)352011 年 上海 江苏 浙江 产值 劳动力
21、 产值 劳动力 产值 劳动力纺织业 1.27 3.52 5.90 9.06 11.81 14.40服装业 1.43 4.43 2.72 7.29 3.81 6.56化学工业 8.24 4.54 11.38 6.29 6.97 3.37医药制造 1.46 2.18 1.76 1.60 1.62 1.65钢铁工业 5.91 0.91 8.10 3.83 4.33 1.49通用机械 8.46 10.05 6.30 6.40 7.84 9.26运输设备 16.38 11.79 7.41 7.15 6.91 7.18电气机械 7.05 9.18 11.30 9.37 9.67 11.29电子及通信 19
22、.83 16.71 14.41 17.42 4.49 4.86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 上海:制造业的缓慢增长;那么,上海转型的重点是什么?上海正在发展那些战略性产业呢?江苏:一个及其快速的制造业增长和快速的结构升级;浙江: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并不明显。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差异性的比较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362007-2011年上海制造业结构变动(%)372007 年 2007 年 2011 年 产值 劳动力 产值 劳动力纺织业 1.70 5.11 1.27 3.52服装业 2.03 7.85 1.43 4.43化学工业 7.58 4.11 8.24 4.54医药制造 1.27 2.01 1.4
23、6 2.18钢铁工业 7.51 1.61 5.91 0.91通用机械 8.82 9.49 8.46 10.05运输设备 11.01 7.94 16.38 11.79电气机械 7.30 9.04 7.05 9.18电子及通信 23.23 13.53 19.83 16.712007-2011年江苏制造业结构变动(%)382007 年 2011 年 产值 劳动力 产值 劳动力纺织业 8.51 14.35 5.90 9.06服装业 3.38 8.53 2.72 7.29化学工业 10.21 5.83 11.38 6.29医药制造 1.27 3.33 1.76 1.60钢铁工业 10.15 1.31 8
24、.10 3.83通用机械 6.54 8.18 6.30 6.40运输设备 4.84 4.81 7.41 7.15电气机械 7.94 6.74 11.30 9.37电子及通信 16.18 14.91 14.41 17.422007-2011年浙江制造业结构变动(%)392007 年 2007 年 2011 年 产值 劳动力 产值 劳动力纺织业 12.51 15.25 11.81 14.40服装业 3.93 9.34 3.81 6.56化学工业 6.40 2.91 6.97 3.37医药制造 1.72 1.40 1.62 1.65钢铁工业 3.46 1.19 4.33 1.49通用机械 7.72
25、9.59 7.84 9.26运输设备 6.41 5.86 6.91 7.18电气机械 9.18 9.26 9.67 11.29电子及通信 5.42 4.57 4.49 4.86制造业产值与劳动力结构的差异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变动。产值比重高于劳动力比重的部门,其劳动生产率也就较高,技术水平较高;而劳动力比重高于产值比重的部门,则可以归入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现有产业在生产力提升过程中吸收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应对新而复杂的产业竞争。劳动力质量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速度。403、制造业资本深化的真实故事 经验研究表明:投资率较高的国家比投资率较低的国家富裕,说明可以通过资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链 整合 区域经济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