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理念,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推理、发现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记住各月的天数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自主探究
2、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探索记录卡。教学流程一、设置悬念老师的邻居家有一个孩子,叫小明。他今天过生日。同学们看(课件播放小明吃蛋糕的场面),小明吃得多开心呢!突然,小明想到了一个问题。(课件配画外音:妈妈,别的小朋友岁能过个生日,可是,我为什么只过了两个生日呢?)是呀,小明已经长到了岁,可为什么却只过了两个生日呢?同
3、学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就能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年、月、日)说明: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学起于思,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思源于疑。创设小明过生日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悬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二、自主探究、从生活经验引入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那谁来说,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汇报。)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的放矢。、验证一年有12个月刚才有同学说一年有12个月,我们看
4、看是不是这样,请同学们任选一张年历,快速地数一数,一年有多少个月?、探究每个月有多少天看来,一年确实有十二个月,那每个月有多少天呢?请同学们一边观察年历,一边在探索记录卡上把每个月的天数写下来。完成后,把你们小组的探索记录卡合在一起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填卡、交流、汇报发现。)(课件出示1997年-20xx年每个月天数的汇总表)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个月都有31天。(课件闪烁31)。我们把每个月都是31天这样的月份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每个月都有30天。(课件闪烁30)。我们把每个月都是30天这样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因为
5、它非常特殊,有时是28天(课件闪烁28),有时是29天,(课件闪烁29)。所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叫它特殊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很快地就能记下来?拳头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八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歌谣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个月份,是大月,请男生站起来,是小月,请女生站起来。(卡片出示1月、9月、7月、8月、11月、2月。)说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理念,在这一环
6、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先分工,后合作。让学生先分工把不同年历上每个月的天数记在探索记录卡上,再合作把四个人的探索记录卡制成汇总表。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汇总表,比较,交流、发现规律,使每一个学生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的快乐。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关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探究平年和闰年请看汇总表,根据2月份的天数,快速地说出1997年-20xx
7、年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答案。)仔细观察平年、闰年的排列顺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刚才,我们是根据2月份的天数,来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年2月份的天数,老师也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你考考老师。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吗?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快速判断卡片中的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卡片出示:1949年、20xx年、1997年、20xx年、1900年)在判断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学生会出现争议。这时出示1900年的年历,让学生看到1900年的二月有28天,是平年。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时间小精灵给大家作以介绍。(课件演示: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有
8、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应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四年就比准确时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就在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日,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因为在设置平年时,是把5小时48分46秒当作6小时来计算的,这样长年累月下去要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历法又规定,凡遇到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说明:关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学生已经知道2月份是个特殊月的基础上,先揭示2月份天数和平年、闰年的关系,再借助汇总
9、表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排列规律。然后,通过教师创设的小悬念,使学生理解判断平年、闰年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年份除以。最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平闰年判断方法的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探究一年有多少天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那谁知道平年一年有多少日?闰年一年有多少日?三、应用拓展、解疑: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明长到了岁,却只过了两个生日了吧?谁来说为什么?那谁来告诉小明,他下一次过生日要等到几岁?小明还想知道,当他长到29岁时,一共能过多少个生日?说明:在帮小明解决了为什么长到岁,却只过了两个生日的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
10、题的能力。、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时间小精灵也要考考同学们。时间第一关:辨一辨。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能力目标:
11、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情感目标: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难点:角的形成。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两根吸管、一个图钉、一副三角尺。四、教学过程:(一)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1、出示一条线段:问:a。这是什么?(板书:线段)b。你觉得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板书,又问: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画曲线)引导:直的(板书)c。你也画一条线段吧?(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用尺量)谁来重新认识老师的线段?和老师的比比看?(小结:能
12、量出长度数学专用语有限长)d、你周围有线段吗?找一找。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
13、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学情分析知识与技能: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
14、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分配律。教学难点:乘法的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小学数学教案篇4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738520472987366324637964342656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小学 数学教案 范文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