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婴儿肝炎综合症34492.ppt
《医学专题—婴儿肝炎综合症3449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婴儿肝炎综合症34492.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王小燕婴儿(yng r)(yng r)肝炎综合征西安市儿童医院 西安市儿童医院第一页,共六十六页。定义(dngy)一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黄疸(hungdn)、肝肿大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明确病因后冠以具体诊断(zhndun),不再称婴儿肝炎综合征。-1984-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 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第二页,共六十六页。感染:病毒、细菌及其他感染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1.糖代谢障碍 如半乳糖血症等。2.氨基酸代谢障碍 如酪氨酸血症等。3.脂类代谢障碍 如尼曼-匹克病、高雪病 4.其他代谢障碍 如a1抗胰蛋白酶缺乏(quf)
2、病 先天性肝内外胆道阻塞或畸形 其他:如组织细胞增生症、中毒病因(bngyn)第三页,共六十六页。感 染 u病毒感染u 细菌(xjn)感染u其他(qt)感染第四页,共六十六页。已知有10多种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或在婴儿期感染婴儿引起(ynq)肝炎症状病 毒 感 染 第五页,共六十六页。肝炎(n yn)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不通过(tnggu)胎盘,不存在宫内感染 可经产道或生后密切接触感染 第六页,共六十六页。肝炎(n yn)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1.宫内传播 2.分娩过程中传播(主要)3.母乳及密切(mqi)生活接触 80年代(nindi)初期为婴肝主要原因占 45%乙肝疫苗和HBIG应用后,发病
3、率下降,占 10-20%传播途径:第七页,共六十六页。肝炎(n yn)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gnrn)母乳喂养及密切接触 分娩过程(guchng)中传播 通过生殖细胞、胎盘组织等感染胎儿感染率16-20%,妊娠后期感染率影响因素 母亲感染程度 母亲感染程度 单项 单项HBsAg HBsAg阳性 阳性 10-20%10-20%“大三阳 大三阳”80-90%80-90%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 妊娠后期及临产前 妊娠后期及临产前 患发热性疾病可致胎盘通透性增加 患发热性疾病可致胎盘通透性增加第八页,共六十六页。肝炎(n yn)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gnrn)母乳喂养及密切接触 分娩过程(guch
4、ng)中传播 新生儿吞入母血、羊水或其他体液 新生儿破损的皮肤、粘膜、结膜 HBV携带母亲所生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胎儿期感染者母亲所生新生儿,后者生后3-5月HBsAg阳性(乙肝潜伏期2-5月)第九页,共六十六页。肝炎(n yn)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gnrn)母乳喂养及密切接触 分娩过程(guchng)中传播 母亲初乳、唾液 初乳中可测得乙肝病毒标志物 乳头破损 暂时或持久携带者 亚临床型或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 7例肝穿刺诊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婴儿(外院)6例为乙型肝炎,2例伴肝硬化(25月),母亲均为乙肝携带者 宫内或母婴传播HBV与成人慢性肝炎及肝癌有关母婴
5、传播感染的婴儿第十页,共六十六页。肝炎(n yn)病毒丙型肝炎主要传播(chunb)途径 血液(xuy)传播 母婴传播 第十一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bngd)由于血制品的严格筛选及母婴乙肝病毒阻断措施的实施、CMV监测手段的增多,巨细胞病毒感染成为(chngwi)婴儿肝炎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国内报道43.9%78.3%,国外报道不是很多。人疱疹病毒属亚群,疱疹病毒5型 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和潜伏活化的特性 为弱致病因子,在免疫抑制个体或胎儿和新生儿可引起多系统播散性疾病或单一(dny)器官损害 嗜细胞性: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白细胞及脑、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等 人类CMV感染极为
6、普遍,发展中国家人群CMV抗体阳性率90100%母亲抗体不能使婴儿免受感染,但可减轻症状 经胎盘宫内感染 母亲CMV感染普遍,常引起宫颈炎 分娩时感染 生后母乳喂养和密切接触传播途径:38例原发性CMV感染孕妇 宫内感染16例 宫内未感染 20例Barbi等 38例原发性CMV感染孕妇(孕1827周取羊水、胎血检测)4例异常(脑积水、脑室扩张、腹水、宫内发育迟缓)超声检测8例正常 2例终止妊娠 3例症状感染 3例正常生后无症状感染3例第十二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CMV感染(gnrn)分类根据在宿主(szh)(szh)体内复制情况根据感染次序根据感染次序(cx)(cx)分为分为 l l 产毒
7、性或活动性感染 产毒性或活动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体内完成复制并扩散 病毒在宿主体内完成复制并扩散l l 非产毒性或潜伏性 非产毒性或潜伏性 CMV CMV进入宿主细胞后,没有子代病毒产生,不引起宿主 进入宿主细胞后,没有子代病毒产生,不引起宿主细胞病变,但受感染的细胞内有 细胞病变,但受感染的细胞内有CMV DNA CMV DNA存在 存在l 原发感染l 指初次感染,感染前缺乏对CMV的任何特异性抗体l 再发感染l 宿主体内的病毒被重新激活而复制增殖或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的病毒株或更大剂量的同种病毒株根据感染时间分为l 先天性感染 由CMV感染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于出生14天内证实有CMV感染为宫内
8、感染l 围生期感染 出生14天内没有CMV感染,而于生后第312周内证实有CMV感染,出生过程或母乳感染l 生后或获得性感染 生后12周后才发现CMV感染,可以是原发或再发感染根据临床征象分l 症状性感染 出现与CMV感染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损害宿主2个或2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先天性感染。-损害集中于宿主某一器官或系统,如肝或肺,称CMV肝炎或CMV肺炎。l 无症状性感染-症状、体征全无,未引起靶器官损害,病毒处于潜伏状态或呈不全感染-无症状,却有受损器官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又称亚临床感染第十三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bngd)先天性感染先天性感染-510%先天感染
9、患儿出现典型全身播散性疾病(巨细胞包涵体病CID),3/4有黄疸、肝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ychng)-5%较轻或非典型性临床症状 国内 27例先天性CMV肝炎,黄疸、肝脾肿大,胆汁淤积,6例死于肝衰竭围生期和生后感染多数无症状,肝炎是常见的显性感染,症状轻于先天性感染,黄疸型或无黄疸型,也可以是亚临床型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bngd)临床表现特点 病程 病程(bngchng)(bngchng)呈亚急性 呈亚急性黄疸黄疸大多在生后1月内出现黄疸或生后黄疸持续不退,粪便颜色可变淡或间断白陶(bito)土色 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肝肋下45cm,可达7 8cm,常伴有脾肿大 肝功能 肝功
10、能 ALT、AST轻中度升高,ALT AST,-GT多升高,总胆红素可170u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他系统表现 其他系统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炎、小头畸形、颅内脑室周围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听力 脑炎、小头畸形、颅内脑室周围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听力障碍、运动智力障碍、癫痫等 障碍、运动智力障碍、癫痫等 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先天感染者 先天感染者80%)80%)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先天畸形先天畸形 腹股沟斜疝、先心、脐疝等个别肾盂积水、尿路畸形 腹股沟斜疝、先心、脐疝等个别肾盂积水、尿路畸形第十五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b
11、ngd)CMV感染与胆道闭锁(BA)CMV引起肝脏间质炎症 和肝细胞坏死,胆管发生炎性改变,炎性细胞浸润,胆管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病变导致胆管发生管腔闭塞、硬化或部分消失(xiosh),病变可进展至出生后,肝外胆管可全部、部分或一段闭塞。第十六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bngd)-CMV检测 传统试管培养法 传统试管培养法 金标准,需 金标准,需4-5 4-5周,阳性率、敏感率较低 周,阳性率、敏感率较低 微量培养法 微量培养法 接种于玻片上成纤维母细胞,接种于玻片上成纤维母细胞,12h 12h后测早期抗原 后测早期抗原定量培养法定量培养法 固定量的白细胞接种于玻片上培养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
12、固定量的白细胞接种于玻片上培养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 PCR PCR或原位杂交方法或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不同标本 检测不同标本CMV DNA CMV DNA 定量 定量PCR(PCR(可作为治疗监测 可作为治疗监测(jin c)(jin c)指标 指标)病毒分离(复杂)免疫抑制患者CMV感染 无症状 1500 CMV DNA copies/ml 症状出现前 5087 CMV DNA copies/ml 症状出现时 32000 CMV DNA copies/ml 症状性感染(gnrn)组 亚临床感染(gnrn)组 国内报道 93%50%国外报道 100%79%敏感性 93%67%特异性 100%10
13、0%(相对于PCR)PP65 93%50%IgM 80%38%第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巨细胞病毒(bngd)-实验室诊断依据病毒学检查 血、尿、唾液或组织等任何一种中分离出CMV 受检组织细胞中见到典型的巨细胞包涵体 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从受检的组织或细胞中检测到CMV抗原(IEA、EA或PP65等),从外周学白细胞中查得CMV抗原,称CMV抗原血症以上3项中有任何1项阳性时,诊断为产毒性感染(gnrn)用分子杂交或PCR法从受检组织中检出CMVmRNA表明产毒性感染,检出CMVDNA只能表明CMV感染,不能区分产毒性或潜伏性感染血清学检测CMV-IgGCMV-IgM 阳性 阳性 表明 表明CMV
14、 CMV感染(除外胎传抗体)感染(除外胎传抗体)阴性转阳性 阴性转阳性 原发感染 原发感染 双份抗体滴度 双份抗体滴度4 4倍,表明产毒性感染 倍,表明产毒性感染 严重免疫缺陷者,可假阴性。严重免疫缺陷者,可假阴性。阳性 阳性 活动性感染,同时 活动性感染,同时IgG IgG阴性,原发 阴性,原发 感染 感染 新生儿、幼小婴儿产生 新生儿、幼小婴儿产生IgM IgM能力较弱,可 能力较弱,可假阴性 假阴性 可受体内高水平 可受体内高水平IgG IgG和类风湿因子等干扰 和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出现假阳性 出现假阳性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CMV肝炎(n yn)治疗更昔洛韦治疗 诱导 诱导(yudo)(
15、yudo)期:每次 期:每次5 mg/kg5 mg/kg,静脉滴注,静脉滴注,2 2次 次/d/d,每次,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 滴注时间不少于1 h1 h,持续,持续14 d 14 d。维持期:每次 维持期:每次5mg/kg 5mg/kg,持续,持续14 d 14 d。更昔洛韦滴注液中不得加入其它药物。更昔洛韦滴注液中不得加入其它药物。每 每3 3天复查 天复查1 1次血常规。次血常规。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风疹病毒 婴儿肝炎综合征中占2.6%国内城市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抗体阳性率国内城市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抗体阳性率97%-99.7%,对胎儿有一定保护力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妊娠早期感染胎儿约妊娠早期感染
16、胎儿约20%20%有肝炎,表现:-生后 生后12 12天内即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天内即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先心、白内障、耳聋、血小板减少 先心、白内障、耳聋、血小板减少(jinsho)(jinsho)、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病等 诊断依赖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第二十页,共六十六页。EB病毒(bngd)通过胎盘感染或生后感染多发生在EBEB病毒(bngd)(bngd)流行期间,孕妇被感染孕妇被感染临床特点-常累及肝脏 常累及肝脏,一般临床表现轻 一般临床表现轻,病程自限 病程自限,重者可表现为暴发型肝炎 重者可表现为暴发型肝炎,血液 血液系统可存
17、在轻 系统可存在轻-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异型淋巴细胞 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学检测有助诊断血清学检测有助诊断:EBV-IgM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六页。肠道病毒 柯萨奇和埃可病毒均可通过胎盘 柯萨奇和埃可病毒均可通过胎盘(孕末期宫内传播 孕末期宫内传播)或生后感染 或生后感染婴儿 婴儿新生儿感染往往新生儿感染往往(CVB1(CVB1、B4 B4、B5,Echo3 B5,Echo3、9 9、1111、19 19等等),),起病 起病(q bn)(q bn)急 急,类似败血症表现 类似败血症表现:-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 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重者发生肝功能衰竭 重者发生肝
18、功能衰竭,累及中枢神经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肌等 系统心肌等,全身感染者病死率极高 全身感染者病死率极高 婴幼儿期感染 婴幼儿期感染,常呈轻型肝炎表现 常呈轻型肝炎表现,伴或不伴有黄疸 伴或不伴有黄疸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六页。单纯(dnchn)疱疹病毒新生儿感染主要为新生儿感染主要为HSV2,HSV2,主要经产道 主要经产道(chndo)(chndo)感染 感染(70%),(70%),宫 宫内感染少见 内感染少见(原发感染率低原发感染率低,母存在 母存在HSV1 HSV1抗体 抗体,交叉保护 交叉保护)产妇产时存在感染者 产妇产时存在感染者,破膜 破膜4-6 4-6小时增加上行感染机会 小时增加上
19、行感染机会,2/3,2/3发 发生致死性疾病 生致死性疾病 新生儿播散型感染 新生儿播散型感染,生后 生后1 1周内起病 周内起病,累及肝脏及其他器官系统 累及肝脏及其他器官系统,20%,20%可无疱疹 可无疱疹,病死率高 病死率高 婴儿 婴儿HSV1 HSV1感染 感染,通过接触口唇疱疹患者所致 通过接触口唇疱疹患者所致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六页。病毒感染肝脏(gnzng)病理 肝细胞内胆汁淤积 肝细胞内胆汁淤积(yj)(yj),严重者在毛细胆管及小胆管中有胆,严重者在毛细胆管及小胆管中有胆栓形成 栓形成 肝细胞有不同程度转化为多核巨细胞的现象 肝细胞有不同程度转化为多核巨细胞的现象 肝细胞不同
20、程度坏死 肝细胞不同程度坏死 肝实质及门脉区有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生 肝实质及门脉区有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生慢性肝炎的组织学变化同成人慢性肝炎的组织学变化同成人,并有贮脂细胞及胶原组织增生 并有贮脂细胞及胶原组织增生卵圆细胞增生活跃,甲胎蛋白明显增加卵圆细胞增生活跃,甲胎蛋白明显增加CMV肝炎(n yn)(n yn)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胞核内或胞质中见到特殊的包涵体 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胞核内或胞质中见到特殊的包涵体,肝细 肝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 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突出的是大量的多核巨细胞。突出的是大量的多核巨细胞。HSV肝炎 肝细胞凝固性坏死突出 肝细胞凝固性坏死突出,可见
21、到病毒包涵体 可见到病毒包涵体,多核巨细胞不明显 多核巨细胞不明显肠道病毒肝炎 主要为单个肝细胞凝固性坏死和灶性坏死 主要为单个肝细胞凝固性坏死和灶性坏死,光镜下一般见不到 光镜下一般见不到病毒包涵体 病毒包涵体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六页。先天性梅毒(mid)先天性梅毒是指通过母婴传播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指通过母婴传播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梅毒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死胎、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死胎、早产、宫内发育迟缓、皮疹、肝脾肿大、骨骼损害 皮疹、肝脾肿大、骨骼损害(snhi)(snhi)(骨膜炎、骨软骨(骨膜炎、骨软骨炎)、全身淋巴结肿大、梅毒
22、性鼻炎、肾炎、贫血、炎)、全身淋巴结肿大、梅毒性鼻炎、肾炎、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先天性梅毒神经系统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先天性梅毒神经系统损害(snhi)(snhi)是导致后遗症的主要因素。是导致后遗症的主要因素。先天性梅毒的诊断目前仍有很多问题。主要依靠临床 先天性梅毒的诊断目前仍有很多问题。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分析,缺乏金标准。母亲病史至关 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分析,缺乏金标准。母亲病史至关重要,通过血清学检查明确;可无临床表现;重要,通过血清学检查明确;可无临床表现;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先天性梅毒(mid)-血清学检查 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学
23、检查 包括 包括(boku)(boku)快速血浆反 快速血浆反应素 应素RPRRPR和性病研究室实验 和性病研究室实验VDRL VDRL,可经胎盘进入胎,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低度可低于母体、也可高于母体,不能作为 儿体内,低度可低于母体、也可高于母体,不能作为先天梅毒的诊断指标,先天梅毒的诊断指标,可做随访指标;可做随访指标;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检查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检查TPPA TPPA 对先天梅毒无诊 对先天梅毒无诊断价值 断价值;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IgM IgM 不能通过胎盘,不能通过胎盘,可用于先天梅毒诊断 可用于先天梅毒诊断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 正常不排除神经系统感染
24、 正常不排除神经系统感染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与其他神经系统感染相似 与其他神经系统感染相似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先天性梅毒(mid)-处理 母亲检查 母亲检查 应在 应在 妊娠早中晚行 妊娠早中晚行VDRL VDRL检查,对可疑 检查,对可疑(ky)(ky)患儿母亲,患儿母亲,如阳性可行确诊实验 如阳性可行确诊实验 母亲未治疗 母亲未治疗(zhlio)(zhlio)非青霉素治疗 非青霉素治疗 在 在 分娩前 分娩前1 1个月治疗 个月治疗 母亲虽经治疗,但血浆反应素试验下降未达 母亲虽经治疗,但血浆反应素试验下降未达4 4倍以上 倍以上 母亲治疗情况不详 母亲治疗情况不详 新生儿检查
25、新生儿检查 对以下梅毒血清学阳性母亲所生患儿均应考虑先天梅毒可 对以下梅毒血清学阳性母亲所生患儿均应考虑先天梅毒可能,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检查并与母亲滴度比较:能,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检查并与母亲滴度比较:全面检查 全面检查 体格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长骨拍片、脑脊液检查,对有 体格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长骨拍片、脑脊液检查,对有症状患儿应进行血常规、肝肾功及眼科检查 症状患儿应进行血常规、肝肾功及眼科检查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先天性梅毒(mid)-治疗与随访 治疗 症状 症状(zhngzhung)(zhngzhung)患儿 患儿 青霉素 青霉素5 5万单位 万单位/Kg/Kg/次,年龄 次,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婴儿 肝炎 综合症 3449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