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训报告(四篇).docx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训报告(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训报告(四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训报告(四篇)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训报告篇一 我是第七测量小组的组长,小组有九名队员,除了操作和治理仪器,我还负责制定测量规划,谐调治理组内的分工合作。另外,每天叫队员起床也是我要干的事。作为第一把手,领测量工具、场地踩点的任务自然划归我名下。第一天上午,教师在给我们讲解了相关留意事项后,便带着各组组长到现场勘察,然后给各组安排任务。我领到的任务是:以教工区20#到24#楼为中心,测绘一张250m x 250m的地形图,外加一份原始测量数据。下午2点半我带着三名队员领了工具,由于之前只接触过dj6经纬仪,而我们拿到的却是精度更高的dj
2、2,在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它之前,它只是一个几万块钱的高级玩具。我一直自命非凡,但光学会dj2的读数方法就花了我十几分钟,而我之后还得负责给本组队员授业解惑,第一次有感到有愧组长之位。不过还好,最终还是学会了,后来觉得那东西用起来还是挺简洁的。在给一名队员授经之后,我带上油漆,和另一名队员绕所测区域走了一圈,选了9个掌握点。或许是太兴奋,又或许是第一次,我们选点时把教科书所列的留意事项忘得一干二净,这为后来的测量作业造成了许多麻烦。其实掌握点的选定事关重大,这一着棋丢失了,将会对接下来的局势造成很利的影响。 以下是导线掌握点选点的根本要求,摘录如下,以此为戒! 1、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
3、便于测角和量距; 2、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处,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测图和放样; 4、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应接近于平均长度;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匀称,以便掌握整个测区。 2、3、4点我们做得不错,1、2点就有失严谨了。在后来的测量中,这两个失误也不断被放大,最终竟然放大到不得不重测的程度。我想,通过这件事,我深刻领悟到了“早知如此,何必当时”这句话的含意。那天下午除了完成了导线点的一般水准测量外,并没弄出什么成果来。收工回宿舍后进展了内业计算,结果吓一跳,导线高程闭合差竟然到达了惊人的90mm看来其次天得上个早班了。
4、 其次天起了个大早,重新测了一遍导线点的高程,结果让人满足,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之内。第一天走错了一步棋,因此今日得慎之又慎。今日的主要任务是导线点的内角测量和视距测量,这两组数据都是计算导线点坐标时不行缺少的,而且事关成败,马虎不得。我和另一同学轮番上岗,负责观测;其它同学则负责立尺和记录。对于精度要求相当高的测量工作,一旦偏之毫厘,则可能会差之千里,而观测和立尺这两个环节打算着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正误。作为观测当事人,刚刚开头时,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着实让我费了一翻脑筋,总觉得对中和整平就像鱼和熊掌,根本没方法一起塞到胃里。后来通过各种途径的求助,学习,还有自我摸索,最终有了点眉目,再后来就是小菜
5、一碟了。立尺这一环节也很关键,感谢上帝,给我们队赐了一名立尺之猛男,此君立尺稳如泰山,标尺在他手里就跟东海龙王的定海神(俗称金箍棒)一样纹丝不动。而这点,恰是测量工作最需要的。就这样,我们珠联璧合,把九个导线点的内角与距离测了出来。晚上进展了内业计算,结果又吓了我一大跳,闭舍差最终在容许范围之内了。我们的角度容许闭合差是120“,而我们实测闭合差不到5“,根本上可以忽视,实乃幸事。但“根本上”并不能代表“完全”,有误差就得修正!晚上的任务依旧是数据处理,而这点恰是我不擅长的,但队中自有数据处理之能人,我不必劳神苦思。 以前说过,在中国,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考试的牺牲品,测量实习也避开不了。由于接下
6、来的几天穿插了两门重要的考试,测量工作并不能正常的进展,但还是完成了几幢楼碎部点的测量。预备考试期间,我们抽空计算出了导线点的坐标,并展绘到图纸上,为接下来的工作做点预备。 最终一门考试的完毕不仅意味着这个学期我们不必在为考试跟书本死磕了,还意味着测量工作重新回到了正轨。前些天落下了很多工作,因此唯有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才能赶上进度。掌握点已经展绘到了图纸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掌握点为基准点,把测绘区域内的建筑物,道路,车棚,花坛等地物按比例放样到图纸上,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形图。碎部点的放样用的是极坐标法,因此需要测的只是一个角度和一个距离,并且只进展一个测回。碎部点要求在现场同步展绘,测一点绘
7、一点,便于随时校核。 由于之前掌握点的选择并不是很好,这对碎部点的测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以下是几点缺乏之处: 1、掌握点与碎部点间的通视不良,视线经常被树叶,路灯等地物遮挡,造成观测不便,甚至无法观测。 2、掌握点选择没有考虑到像车来人往这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bm7点就长期藏在汽车底盘下。 3、掌握点的密度不够,后期补点繁琐,并且影响测量精度。 4、掌握点过于靠近道路边缘台阶处,给仪器的架立带来不便。 缺乏虽然存在,但我们也通过一些手段将它们克制了。经过前几天对掌握点的测量,我们对仪器的操作和量测的过程也已轻车熟路,因此对碎部点的测量并没遇到多少困难,只是需要施测的碎部点数量太多,工作
8、量太大。特殊是对于负责画图的同学,这实在是对精力和体力的煎熬与考验。碎部点的测量花了三天,结果让人满足,只不过原始记录数据过于混乱,不利于后期的核对与整理。 实习时间虽名为两周,但实质上已经折半。可想而知,测量成果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测量进度并不是我们能够掌握的。虽然结果不能尽如人意,但整个过程还是布满乐趣和学问的。试想一下,你能把偌大一块场地按比例缩小玩弄于掌中,并且让旅行者不至于迷路,莫非没有一种地图绘制者的成就感吗?教师说过,通过工程测量这门课的学习,把我们培育成一名合格的测绘工。现在看来,我距那个岗位还有一段距离,但不远了。由于两周来都是负责操作仪器观测,所以对那个高档玩具并不觉得
9、生疏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收获。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名合格的测绘工并不只是懂得如何操作仪器,他还需要知道如何去组织,规划,谐调工作的进展,并且对整个步骤和程序要有足够的熟识和了解,包括外业,也包括内业。通过这次实践的检验,我悟出一条真理:在实践中学习比在教室中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训报告篇二 xxxxx xxxxx 组长:;组员: xxxxx。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稳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学问的环节,更是培育学生动手力量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掌握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加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
10、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力量,为今后参与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1、 水准测量:依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依据掌握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1、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供应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依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展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
11、点,b称为前视读数。假如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猜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屡次设站,进展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猜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展计
12、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展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展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当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当大于你容许值,即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说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掌握点动身,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
13、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意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当满意限差要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掌握点的成果资料,将掌握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终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留意以下事项: 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
14、地方。 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匀称,便于掌握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纳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精确。 1)预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
15、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行避开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表示,即 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p的计算公式为: 假如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假如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展调整。 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安排到各观测水平角中
16、,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一样的改正数v,v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依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终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计算坐标增量 依据已推算出
17、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剩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 、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w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图根导线的wkp为1/2 000。 假如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展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假如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展调整。 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安排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18、。以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即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像的地物外形。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响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依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
19、比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掌握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4、绘图,如附图所示。 1、 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打算,属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
20、(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掌握,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2、 削减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适宜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屡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削减误差。 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明显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学问。事实也的确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准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
21、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根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讨论地球的外形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根底,供应了最根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大路、根底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猎取和更新根底地理信息最牢靠,最精确的手段。 通过这次实习,熬炼了许多测绘的根本力量。首先,是熟识了仪器的用途,娴熟
22、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把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开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削减测量误差的方法, 第三,除了熟识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削减措施,还应把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肯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掌握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存,准时发觉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方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娴熟,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测量 报告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