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局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务局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务局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水务局2023年抗旱工作总结_关于水务局的演讲稿水务局20xx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水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五城一村”建立为抓手,全年争取上级资金9016万元,农田水利、河渠治理、城乡供水、外域调水、防汛抗旱根底设施建立等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总结如下:一、20xx年工作开展状况(一)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我市被列入20xx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县市,争取国家资金6789.48万元,进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节水浇灌工程。地表水浇灌工程涉及3个乡29个行政村,进展管灌节水浇灌面积3.3万亩;井灌区工程共计14个乡镇35个村,进展高效节水浇灌面积2.3万亩。工程于今年11月初开工,年内完成
2、工程量的80%,20xx年3月份竣工。(二)完成两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工程总投资1550万元,共解决15个乡镇办事处49个村和37所学校3.5万人口饮水问题,今年6月份完成;20xx年工程总投资355万元,解决15个村0.71万人饮水问题,主体工程已完工。(三)地表水厂工程全面开工建立。作为南水北调配套供水工程,水厂工程包括净水厂和配套管网两局部。净水厂近期规模12万m3/d,远期增至24万m3/d。配套管线42.99km,远期增加8.37km,投资概算3.58亿元。今年9月11日水厂土建工程开标, 10月5日全面开工建立。(四)推动古洋河治理工程。投资2384万元,实施清淤河道28.33
3、5km、岸坡防护0.4km、重建麻家坞二村桥等工程。(五)加强千里堤治理建立。总投资1500万元,于今年6月份完成大清河治理二期工程,治理总长9.07km。包括翻修小关村北至十二孔闸7.17km、七里庄至大口子1.9km堤顶路面,完成0.7km压重平台、1.2km复堤及1.37km砌石护坡;投资592万元,于今年8月份完成李广段4.32km堤顶路面修复工程。(六)开展隔碱沟治理和西大务码头建立。围绕漂亮乡村建立,对西大坞段3.25公里和李广段2.86公里隔碱沟进展清淤整治。李广段清淤任务于9月15日全部完成。西大务段清淤因拆迁及施工条件影响,指挥部对工程规划进展了变更,目前共清淤3000米,根
4、本完成清淤任务;金马淀渠沽口闸和西大坞码头建立方案获批复,目前已开工建立。(七)完成省级以上资金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989万元,实施西吴扬水站修理,新建北汉扬水站,整治改造坑塘10座,渠道整治5.712公里,铺设防渗管道77.52公里。20xx年7月份完工。(八)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市财政投入107.3万元,于今年4月份从王快水库紧急引水1000万方用于农业浇灌,有效缓解了春季抗旱和生态用水困难。全面部署防汛工作,投资24.95万元,完成水利工程汛前应急修理养护。汛期科学准时指挥调度闸站排水除涝,保障了安全度汛。谋划实施了任青渠和芦各庄排渠疏浚工程,市区排水不畅问题得到改善。(九)实施东大坞
5、克制闸工程。任文干渠东大坞克制闸已运行40余年,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工程正常运行,争取资金426万元,于今年7月实施东大坞闸除险加固工程, 12月份完工。(十)加强水利工程维护治理。投资1584万元,完成28座农村危病桥闸修理重建工作,消退了安全隐患。争取资金66万元,进展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争取资金111万元,完成河道划界竖桩工作。(十一)建立完善地下水监控设施。投资228.77万元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控监测站20处,投资55.65万元建立非农用水户水量监测站53处,实现与省水利厅联网监测,提高了我市水资源治理水平。二、20xx年工作谋划着力推动以下几项工作:(一)千里堤高任界至小关村
6、北段治理工程。规划投资3400万元(其中中心投资1700万元,省补340万元,本市配套1360万元)。实施包括10km千里堤迎水侧复堤,10.79km堤顶路面硬化等工程建立。20xx年上半年完成手续报批、财政评审及招投标工作,下半年实施完成,从而实现*千里堤主堤堤顶沥青路面全掩盖。(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立。工程主要任务为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保持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缓解沿线农业浇灌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实现向白洋淀生态补水的长效机制。资金来源为中心和省级资金。*段工程投资1.02亿元,征迁投资6644万元。输水线路途经我市小白河上段和任文渠,共计利用渠道长度32.4km。工程主要包括
7、渠道清淤、疏浚、扩挖、削坡、衬砌等;闸涵工程共24座,桥梁工程3座。20xx年底开工建立,工程工期24个月,20xx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xx年底全部工程完工。(三)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在完成20xx年压采工程根底上,连续争取投资2400万元,实施20xx年地下水压采治理工程,解决2.4万亩浇灌用水问题,压采深层地下水380万立方。(四)地表水厂建立。全力推动净水厂和配套管网建立,于20xx年6月份完成净水厂、配水管网施工及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五)农村病险桥闸改造工程。20xx年规划改造农村病险桥闸18至25座,估算本市财政投资1500万元。 (六)加强水资源治理。投资52.5万元,建立地下
8、水动态监控治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地下水信息时监测。积极跑办以下工程:(一)聚龙淀整治工程。工程总容量1500万m3,由原千里堤、新建隔堤、泵站、退水闸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核定概算总投资4.97亿元,资金来源为本级财政投资。争取20xx年上半年完成技设、评审、招投标、征迁安置等前期工作,20xx年下半年开工建立。(二)小白河古洋河水系连通工程。连通工程西起小白河上段成功渠分水口,东至古洋河上段麻家坞扬水站,全长20.2km。分为三段:自小白河上段至成功路西沟进展河道清淤疏浚;自成功路西沟至杮庄排渠沿南绕城交通线新开挖河道;杮庄排渠进展河道清淤疏浚;滨岸带设15m绿化带,估算本市财政投资1.5亿元。
9、规划上半年完成勘测设计、财政评审和占地征迁,下半年组织招投标和施工。(三)小白河中段治理工程。小白河中段南起12孔闸引渠,北至任文边界四周十字河。治理目的是提高小白河中段行洪标准至设计标准,解除流域内的洪灾威逼。工程措施包括全段25.1km河道清淤疏浚,滨岸带建立25m景观绿化带,估算投资7000万元。(四)任文干渠治理工程。任文干渠西起千里堤七孔闸,东至*与文安交界,全长33.8km(含12孔闸引渠),是*市重要的灌排渠道。自上世纪七十年月分段清淤后,多年未实施系统治理。工程措施包括河道清淤疏浚33.8 km、河岸险工段及村占段防护6.4km、河滩地及河堤恢复、滨岸带生态景观建立和种植防护林
10、2.4km2。估算投资5.0亿元。水务局水利工作总结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作下,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忠诚、为民、科学、务实”的精神,切实提高公共效劳意识,针对水利工作薄弱环节夯实水利根底,水利设施建立得到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力量大大提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得到贯彻落实,全市水利工作在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科学进展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一、年任务完成状况 (一)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推动水利建立各项任务。 根据市政府年度工作任务的安排,全市水利系统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城乡排涝设施等工程的建立进
11、度,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优化水利设施布局,展现美丽水环境和水乡文化特色,水利建立取得了较快进展,为全面构建我市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奠定了坚实根底。年度全市开工工程 宗,至12月底完成工程141宗,全市水利建立投入8.39亿元,完成工程量土方655万立方米,石方41万立方米,浆砌石 万立方米,混凝土方 万立方米。江堤修理加固 公里,险段整治22.1公里,堤路结合38.86公里,堤围灌浆68.8公里,填塘固基 公里,河涌清淤218.22公里,渠道修理加固379.1公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宗,中型水库应急除险1宗;水闸修理加固10宗;新建涵闸19宗,修理34宗,穿堤涵窦4宗;机电排灌站修理 千瓦,排灌站
12、调整稳固改造 千瓦。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立和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是我市目前水利建立的两大系统工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自XX年启动以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细心组织,抓好领导责任、前期工作、资金投入和监视治理四大环节,积极组织建立高潮,工程建立进展顺当,并连续四年获得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立先进单位一等奖称号。我市列入规划的18项防灾减灾工程,至年12月,已累计完成投资29.95亿元,完成建立任务92.4%,目前除两涌达标加固工程中的三水芦苞涌堤防加固工程尚未完成,樵桑联围达标加固工程正在重新办理报省发改委立项外,其余工程已进入竣工销号阶段。 全市性的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于XX年
13、下半年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通过实行有效措施,得到全面推动。东平新城荷村涌、新城涌,禅城区的新市涌,南海区狮山解放涌,顺德区勒流扶安河、大良河以及三水区的西南涌等已建成工程,成为当前河涌综合整治的亮点。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主干河涌整治约427.6公里,完成投资约9.92亿元。 (二)做好三防减灾工作,抗洪防风取得全面成功。 年三防工作切实抓好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三防工作责任制,狠抓防汛工作的思想、组织、队伍、物资和措施等“五落实”工作,并对堤围、水库、涵闸和排涝设施及有关的险工险段进展了加固和整治,充分做好防大洪、抗大灾、抢大险的各项预备,做到行动早、检查细致、
14、措施落实,先后启动全市防汛级应急响应、防汛级应急响应、防暴雨应急响应、防暴雨级应急响应、防台风级应急响应各1次,防台风级应急响应2次,安全转移群众6500人次。胜利抗击“08.”超50年一遇大洪水和“风神”台风特大暴雨、以及热带风暴“北冕”、 台风“鹦鹉”、 强台风“黑格比”等灾难,把损失削减到最低程度,没有人员伤亡,保持了社会稳定,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效益。 其中,“08.6”大洪水是超50年一遇量级的大洪水,流量大、涨势急、来势猛、退水慢,总的特点是:上游的干流、支流同时发洪;中游,西江、北江两江洪峰相遇;下游,天文大潮顶托;后期,流域区内降雨不断。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
15、重视防洪工作,元和书记、云贤市长屡次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需把防洪、抢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千方百计确保安全,重点是确保堤围安全,确保水库安全,确保防洪排涝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冼瑞伦直接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四次紧急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坐镇三防指挥部指挥,并深入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顽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驻禅部队,各部门和单位快速从思想、组织、队伍、物资和措施五个方面,落实抗洪、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各区、各堤段的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仔细履行职责,靠前指挥
16、,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驻禅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抗洪抢险队伍在抗洪抢险中充分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各级防汛专家充分发挥了防汛助手的作用。抗洪期间,市三防指挥部先后启动防汛级和防汛级应急响应,全市派出27个工作组深入基层检查和指导抗洪工作;全市1248公里的堤防实现全线值守,累计上堤人数达13.36万人次;紧急处置地质灾难6宗;全市水利工程消失险情8宗,包括禅城区罗南泵站的险情,由于指挥有力、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响应快速、人员物资保障有力,准时地化解和掌握险情,确保了全市堤围安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730万元,损失降低大最低程度,保持了社会稳定,取得抗击“08
17、.6”大洪水全面成功。 此外,我市还抗御了 “北冕”、“风神”、“鹦鹉”、“黑格比”等多个台风灾难。其中受“风神”台风环流影响,从6月25日白天到26日早上我市各区消失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这场大暴雨强度大、时间集中,范围相对集中。降雨最大的顺德区消失特大暴雨,强降水中心位于大良四周,雨量超过300毫米。超历史纪录的强降雨使全市五区普遍消失路面水浸,局部消失交通堵塞,顺德区局部低洼区域消失严峻内涝。在抗击这场特大暴雨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靠前指挥,坚决决策,组织有序,指挥得力;各级三防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积极履行职责,按防暴雨预案和三防台账各司其职,严密协作,准时转移危急低洼易涝、危房、山
18、体灾难易发点的群众,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的预备;气象部门准时公布暴雨预警信号,水利部门全力开泵排涝,并增加流淌泵到低凹地区进展紧急排涝。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把罕见的强降雨造成的损失削减到最低程度,这场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28亿元(其 中顺德区1.65亿元),受灾镇(村)14个,受灾人口1000人,暴雨造成地质灾难(山体滑坡或倒塌)18宗,无造成人员伤亡。 (三)加强治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水利根底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进一步标准河道治理。进一步明确我市河道治理权限,制定市河道治理范围内建立工程开工业务治理表、市河道治理范围内建立工程水利专项验收鉴定书;标准河道治理范围内
19、工程建立工程的开工业务治理以及水利专项验收工作。二是加强历史险段和冲刷河段的监测,建立年度监测制度。市水利局对省管河道重要堤围险段实行监测,各区水利部门结合实际状况、安排适当资金,在每年的汛后对各自辖区范围内的险工险段进展定期的监测。三是加强水利工程治理考评工作。今年,针对我市各类水利工程现有实际,市水利局组织了全市范围水利工程治理示范单位、先进单位的考评工作,经各区推举,共评比出顺德区凫洲河船闸等6个水利工程治理示范单位和禅城区石角泵站等14个水利工程治理先进单位,充分调动了基层水利单位的积极性,促进了水利工程治理工作连续稳步进展。 (四)突出重点,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我市列入省
20、人大连续解决小型水库安全隐患问题议案年度规划的小型水库有39宗,另有28宗小型水库列入自行加固工程(省级不予补助局部,其中实际需要加固的工程12宗)。在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人大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水利部门积极做好技术指导,措施落实,责任明确,监视到位,使议案得以顺当实施。39宗列入年度规划的工程和12宗实际需要加固的自行加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各区已经完成验收。小型水库议案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水库进展除险加固,一批险情突出、隐患严峻的小型水库得到了安全加固,消退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水库的防洪力量,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恢复了正常的蓄水力量,提高了蓄水量,
21、保证了下游农田、耕地的浇灌用水和下游乡镇企业的工业用水,对于保证农业丰收,增加农村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库移民扶持工作根据省、市的有关要求顺当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立足做好效劳,积极为来访的群众解决扶持问题,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XX年7月扶持工作开头至今,全市共计接待群众来访143人次,帮忙群众解决扶持问题168人,按省移民办要求临时登记待办75人,因不符合扶持条件而劝返32人。截至目前没有因水库移民扶持问题引发的上访大事。 (五)依法治水,严格执法,维护正常的河道治理秩序。 为进一步加强河道采砂治理,明确执法责任,保障防洪、供水和航运安全,年省水利厅和我局签订了广东省河道采砂执法
22、责任书,我局和各区水利局也签订了市河道采砂执法责任书。年我市开展了两次为期6个月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市河砂整治工作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各区河道采砂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打击违法采砂工作取得实质成效,为建立打击违法采砂的长效机制打下良好根底。目前我市南海、顺德、高超、三水等区除加大对西、北江重点水域的值班监控外,全市每晚在西、北江值班执勤的执法船及执法快艇达10艘。水上执法巡查由原来每晚巡航一次调整为每晚巡航三次,我市境内西、北江省管河道违法偷采河砂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违法偷采河砂投诉明显削减。依据省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河道采砂治理条例的意见,要求对全省河道治理范围内堆放场进
23、展全面规划设置,我市已完成了对砂石场设置状况的调查工作,新规划制定的市河道治理范围内临时堆放场治理规定已进入征求意见和审核阶段。为维护正常的河道治理秩序,市政府于年12月23日印发关于在河道禁采区实施采砂船集中停靠治理的通告(佛府161号)的标准性文件,为加强采砂船的集中治理供应了有力法制支持。年我市通过实施河道禁采、加强巡查、严格执法、开展联合执法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全市水事治理秩序稳定良好的局面,全市各级水政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40宗,调处回复水事信访141宗,撤除违章建筑29间,共1600多平方米,查处无证和违章采砂船18艘,罚款84万元。西、北江省市河道采砂联合执法点共检查过境我市的运砂船
24、13000多艘,查处非法运砂船150多艘,水事违法案件及违法采砂势头得到遏制。 (六)加强机关作风建立,完善效劳机制。 根据市委办、市府办工作要求并依据我局机关作风建立方案安排,我局于年4月上旬开头进展机关作风建立“查摆问题、搞好测评”阶段的工作,于9月底前完成了机关作风建立活动“整改提高、稳固深化”阶段工作。我局紧紧围绕“进展科学、环境美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目标和“廉政、效能、效劳”的活动主题,从水利工作实际动身,通过进一步增加局机关干部勤政廉政效劳意识,切实解决了机关工作作风突出问题,完善了政府治理体制和效劳体制。一是积极推动信息公开。依据市府办对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局制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务局 2023 抗旱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