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城市工作要点.docx
《建设生态城市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生态城市工作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建设生态城市工作要点 一、加强生态建立是可持续进展的客观要求 国森林掩盖率为20.33%省森林掩盖率为13.34%市森林掩盖率为7.56%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8.7个百分点和6.99个百分点。国的森林掩盖率缺乏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一是缺树少绿。二是风沙灾难多。市有风天气较多。历年瞬时最大风速28米/秒,相当于11级大风。因地表暴露,植被稀疏,只要有风,都伴有沙尘。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特别,极端天气增多,沙尘暴天气频发,给工农业、交通通信等造成灾难,经济损失逐年增大。三是水土流失量大面宽。全市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6.2%全年降水的60%至70%形成
2、地表径流,年流失土壤6112万吨,相当于每年流失表土4.50毫米左右。平川、靖远北部草地沙化问题日益突出,有近2万公顷草场退化为沙漠化土地。四是污染整治任务重。随着工业的进展。全市废水排放量仍旧较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较高,对黄河段及排水流域的水质和土地造成了污染,严峻威逼着几十万人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安康。固体废物侵占土地、污染土壤、破坏植被,成为环境安全的一大隐患。 二、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也是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载体。一亩树林,每天能汲取67.5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8.2千克氧气;一个月可汲取4.1千克二氧化硫;一年可汲取22吨至60吨灰尘。因此,植树造林是
3、改善生态环境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必需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大力推动植树造林,发挥林业的多重生态功能。积极实施以退耕还林、自然林爱护、三北四期、野生动植物爱护及自然爱护区建立等为主的林业生态建立工程,重点抓好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的人居小环境生态圈、城区大环境生态圈和都市屏障生态圈绿化工程,确保每年植树造林32万亩以上、森林掩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植树造林各项责任,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有序推动重点部位、重点地带、重点区域绿化造林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造林任务。对人居小环境生态圈建立,由政府供应苗木补贴,相关部门统一规划、统一供给苗木、加强技术指导,机关企事业单
4、位、居住小区和农户负责自己院落及周边绿化。对城区大环境生态圈建立,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供水设施,各单位划片包干,靠实责任,自想方法,自筹资金,自己栽种,自己管护,确保地块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把实效表达在成活率上,展现在扩面增绿上。对都市生态圈建立,坚持各级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步组织实施。以推动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运用市场手段,完善公众参加保障机制,将全部集体宜林荒山荒坡和滩涂地承包或拍卖到户,明晰全部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激活全民造林营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充分发挥林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资源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市场空间广的优势,进展林业产业,带动构造经济调整,提升林
5、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二是突出产业构造调整。但“两高一资型”特征突出,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较大、较高,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最大源头。必需把经济生态化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优化经济构造和产品构造,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立足做大做强,突出产业链延长,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四大传统主导产业,提高先进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加快进展循环经济。仔细落实循环经济政策,遵循循环经济进展规律,加强循环经济企业、园区和基地建立,努力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进展格局。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进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抓手,抢抓国家支持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生态 城市 工作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