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九章bzo.pptx
《《成本会计学》第九章bzo.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第九章bzo.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章 成本会计前沿第9章 成本会计前沿n 作业成本法n 质量成本n 环境成本9.1 作业成本法n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n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n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n 作业成本法举例n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局限性和借鉴时应注意的问题9.1.1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n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都要求成本会计进行革新,呼唤新的成本计算方法的出现。作业成本计算法应运而生。n 作业成本法的本质就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并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关注成
2、本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克服传统成本系统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9.1.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n 作业n 作业链和价值链n 成本动因1.作业n 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q 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数量多少与产品数量密切相关,所耗成本随产品数量而变动。q 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数量多少与产品批数密切相关,所耗成本随产品批数而变动。q 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数量多少与产品种类密切相关,所耗成本随产品种类而变动。q 维持性作业:使某个机构或某个部门受益的作业。2.作业链和价值链n 企业管理深入到作
3、业层次后,现代企业实质上是一个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这形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作业链。n 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作业的推移,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这个总价值即是产品的成本。3.成本动因n 成本动因就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n 根据成本动因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q 资源动因就是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的标准。q 作业动因就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9.1.3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
4、理 和一般程序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q 作业成本法下,费用的分配与归集是基于以下认识进行的:(1)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2)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q 作业成本法对直接成本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相同。在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方面,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法作了根本变革:(1)将制造费用由全厂统一或按部门的归集和分配,改为由若干个作业成本库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2)增加了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分配改为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分配。2.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p 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并以主要作业为主体,将同质作业合并建立作业中
5、心。p 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费用,计算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p 将各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计算产品或劳务的成本。9.1.3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和一般程序9.1.4 作业成本法举例n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生产批量较大;乙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产量(件)10000 2000 直接人工小时 25000 4000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12 10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20 20 制造费用总额 2320009.1.4 作业成本法举例n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9.1.4 作业成本
6、法举例n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库 可追溯 成本动因 作业量 成本动因(作业中心)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分配率 机器调整准备 50000 准备次数 300 200 500 100 质量检验 45000 检验次数 150 50 200 225 设备维修 30000 维修工时 200 100 300 100 生产订单 55000 订单份数 195 80 275 200 材料订单 25000 订单份数 140 60 200 125 生产协调 27000 协调次数 50 50 100 270 合 计 232000 9.1.4 作业成本法举例n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库 成本动因 甲产品 乙产
7、品 作业成本(作业中心)分配率 作业量 作业成本 作业量 作业成本(制造费用)合计机器调整准备 100 300 30000 200 20000 50000质量检验 225 150 33750 50 11250 45000设备维修 100 200 20000 100 10000 30000生产订单 200 195 39000 80 16000 55000材料订单 125 140 17500 60 7500 25000生产协调 270 50 13500 50 13500 27000 合 计 153750 78250 232000 产 量 10000 2000单位产品应分 摊的制造费用 15.38
8、39.13 9.1.4 作业成本法举例n 作业成本计算法n 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产品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法 传统成本计算法 绝对差 相对差 甲产品 47.38 52 4.62 9.75%乙产品 69.13 46-23.13-33.44%9.1.5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局限性和借鉴时应注意的问题n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n 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n 我国企业在借鉴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作业成本法的优点n 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n 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n 可以有效改进企业的战略决策n 提供了便于不断改进的业绩评价体系n 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n 有利于企业杜绝浪费,提高
9、经济效益2.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n 在成本动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观性n 实施作业成本计算的费用较高n 降低成本信息的可比性3.我国企业在借鉴作业成本法时 应注意的问题n 要充分认识企业的具体情况,注意把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与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高结合起来,从现实需要出发来设计作业成本计算系统。n 要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在费用分配上的本质要求,切忌主观武断。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首先应全面、精细地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作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作业成本库和选择成本动因。n 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力求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9.2 质量成本n 质量的定义n 质量成本的定义与分
10、类n 质量成本核算n 质量成本计量n 质量成本控制9.2.1 质量的定义n 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顾客的程度,包括设计质量和一致质量两个方面。设计质量衡量的是产品的功能符合顾客需求的程度。一致质量衡量的是产品的性能符合设计与生产规格的程度。9.2.2 质量成本的定义与分类n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低质量产品而导致的成本。质量成本与控制作业和失败作业相关。q 控制作业是为了预防和检查低质量产品而实施的作业,由此产生的成本叫控制成本。q 失败作业是为了对低质量产品作出反应而由企业和顾客实施的作业,由此产生的成本叫失败成本。9.2.2 质量成本的定义与分类n 质量成
11、本包括如下四类:q 预防成本: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q 鉴定成本:为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而发生的成本。q 内部失败成本: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前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q 外部失败成本: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后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9.2.3 质量成本核算n 非独立核算形式n 独立核算形式1.非独立核算形式n 所谓非独立核算形式就是将质量成本核算纳入现有的会计核算账户体系的一种核算形式。n 企业在原有的会计科目表中增设“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同时取消“废品损失”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下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四个二级科目,各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会计学 成本 会计学 第九 bzo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