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贡献青春力量心得体会(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疫贡献青春力量心得体会(4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抗疫贡献青春力量心得体会(4篇)抗疫奉献青春力气心得体会篇一/h3 “夫战,士气也。”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这场与病魔殊死比赛的抗疫斗争中,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疾控人员奋战一线、不眠不休;社区工和志愿者不辞辛苦、守护家园;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和下沉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用千辛万苦效劳千家万户;新闻工一次次深入前线,记录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一幕幕;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一般劳动者坚守岗位,两千多万北京人大气坚韧、协作防控,形成与病毒斗争最广泛最坚实的力气今日回头来看这场大考,最具战斗力的,是人;最该致敬的,也是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抗疫群像,闪烁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
2、生忘死、敬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新冠疫情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我们国家制度所具有的非凡的组织发动力量、统筹协调力量、贯彻执行力量,直观感受到首都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力量。这段风雨同舟的集体记忆,也已载入北京城市的进展史册。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首都的进展与党和国家的使命更加严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需仔细学习、深刻领悟书记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进展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北京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化危为机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切实保
3、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首都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推动安康北京建立,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以更大视角来端详和谋划首都工作,更加奋勉有为地推动首都新进展,更好效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表彰是为了更深地牢记,回忆是为了更好地动身。抗疫实践再次证明,只要全市上下团结协作、勠力同心,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就没有打不赢的仗。让我们将宏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首都新奉献。 抗疫奉献青春力气心得体会篇二/h3 作为一位医务工,我非常清晰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与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在高度危急状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这是
4、“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需要士气、才智和信念。 陈俊医生。早上8点起床,洗漱之后等待蔡院长和袁师傅来接我,内心既感动、又忐忑。 主动报名参与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救治工作,让我这名精神科医生有了时机去帮忙患者和呼吸科同事。回想08年,一份请战书如愿把自己送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 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久违的大方激扬又回来了。但是,既往的工作阅历告知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需要有规划、有观看、有应对。0在什邡时有徐勇医生一起工作,老大哥在让我省了不少心,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穿越上海城区时,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间或几个行人,也都是戴着口罩,行色匆忙。 到达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后,我再次感到气氛非常紧
5、急,这就是的上海版“小汤山”。不,它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全面、效劳力量更长久,是上海医疗治理水平的集中表达。 有人问我:去那里你怕不怕被传染?我内心笃定的很,我信任上海医疗同事们的专业水平。 一进入a3病房隔离区,在经过短暂的了解适应后我就投入了一线工作。 陈俊医生在公卫中心工作。首先,在院感科黎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穿脱隔离衣,这是医务人员自我爱护的重要一环,半点马虎不得。待我穿戴整齐,感觉自己就像航天员一样,头戴帽子,手戴手套,还有口罩和防护眼镜,身穿防护服,脚穿隔离鞋外加鞋套,工作起来很笨重、艰难。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要坚持4-8小时的工作,我立即体会到感染科工作人员的不易,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看上
6、去弱弱的护士们。 下午床边会诊了两个有些焦虑紧急的病患,在了解病史后我赐予了他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些药物;晚上在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下,辟出了一楼茶室作为医护职工的心灵减压室,并且用微信二维码做了宣传海报供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单独联系。 在这里我暗暗宣誓: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肯定要战胜病魔! 抗疫奉献青春力气心得体会篇三/h3 厢货当成“房车”,每天运送抗疫物资,为群众跑腿送暖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常的身份是企业员工、出租车司机、社区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他们换上了蓝马甲、红马甲,转瞬间变成了公益团队的一名志愿者,奔驰于青岛莱西市各街道、社区和乡镇。自3月4日疫情以来,已经有20多支
7、青年志愿效劳队伍、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间续充实到防疫工作中,成为一支不行或缺的重要力气。 3月16日,早报记者采访到了众多坚守一线志愿者中的典型代表。 “君乐宝志愿效劳车队的5辆厢货24小时待命,有需要的随时联系。 ”在莱西水集抗疫志愿者群里,每天早晨五六点钟都会消失这样一句话。“车队已经送货归队,有需要的在群里说一下。 ”在莱西水集抗疫志愿者群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消失他的信息。他是君乐宝乳业的莱西代理商孙清波,也是志愿者。 “从疫情发生后,就始终保持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运送物资。”孙清波介绍,从3月4日以来,他就组织了3个人3辆车,开头了以“车”为“家”的抗疫生活。吃饭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8、,通常是随车携带的便利面和咸菜,晚上就在车厢里睡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区就会被封控管控,到时候就出不来了。 ”抗疫已经10多天了,他们就这样始终坚守着。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在群里发提示信息。 孙清波说,抗疫期间运送物资不分时间,随时都有可能动身。所以他们几个志愿者常常吃饭不定时,把便利面泡好后,先放在车里,该干活儿干活儿,利用空余时间匆忙吃完 “不光开车,还帮助卸货,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然后再次在微信群内公布信息。 ”孙清波介绍,以其中一次帮忙水集街道接收捐赠物资为例,300张床、150包矿泉水以及便利面、火腿等物资共2吨多,从接收点的卸车、装车,到达街道效劳中心后的卸车、入库,全程
9、参加,等忙完后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他们出了多少次车,卸了多少吨货,担当了多少的加油费用,没有人上心统计,“记不住了,到目前,至少也出了600屡次车,装卸了20多吨货了。 ”孙清波说,不仅出车、出力,他还捐赠了君乐宝饮品140箱,带动朋友捐赠了100箱,价值1万多元。 抗疫奉献青春力气心得体会篇四/h3 孙喜庆平常是莱西贝壳家防水的经营者,疫情发生后,他变成了一名志愿者。为了协作疫情防控要求,许多外援物资都在高速路口,急迫需要将物资消毒处理后运到所需要的地方。孙喜庆主动参加了莱西市水集街道上善莱西志愿者分会萤火虫义工大队志愿者物资运输队,带着志愿者团队担负起防疫物资运输的任务。 “志愿者们大多
10、是个体业主,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立刻动身,快速赶到指定位置,一刻也不敢耽误。或许是早上六点,或许是下午两点,也或许是凌晨三四点钟” 孙喜庆介绍,志愿者开的都是私家车,市里、村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一天跑个几百公里都是常见的。由于每天有许多物资需要运送,所以没时间和家人打电话,有时候孩子的哭声从电话那头传来,没来得及说上几句,便匆忙挂掉电话,赶往下一个地点。 “志愿者运输队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帮市民做购药送药、买菜送菜等急需的事情,无论是哪里,只要有急需的,我们都会想尽方法第一时间送达,目前为止已经送了350多人次。每送完一单,我和队友们都发自内心的快乐。 ”孙喜庆说。 今年56岁
11、的党玉文是神龙潮集团行政副总。疫情发生后,应团市委紧急号召,神龙潮集团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疫情志愿者突击队,踊跃投身抗疫前线。党玉文第一个报名,但是根据志愿者报名条件,他已超龄,不符合参与志愿者队伍的条件。看着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党玉文心急如焚,当天晚上恳切而迫切地向神龙潮志愿突击队队长王日烈提出了申请。年龄超了他不怕,身体很硬朗;电脑不娴熟当晚就抓紧请教学习。申请最终得到了队长的同意,他兴奋又感动,急等其次天早上5点半集合那一刻的到来。 其次天凌晨四点左右,党玉文踏上了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征程。 5点半准时集合,团市委组织的神龙潮防疫突击队、军创营退役军人突击队、华润爱家突击队、温馨家园突击队、蒲公英志愿者突击队、稻子爱心青年突击队、万家居青年突击队、爱心港公益突击队等8支队伍70余人齐聚人民广场,点名、整队、上车、动身。到达目的地后,8支队伍总队长作简短的战前发动,分发防护服后,大家便全副武装,分组分批次,由各村委会带着入村,开头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莱西市快速招募并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效劳队,第一批共12支队伍、600余名队员,在做好上岗培训、物资保障、自我防护等根底上,直接奔赴抗疫一线。他们与医护人员、干部群众、公安干警等亲密协作,参加社区管控、核酸检测等各项艰难任务,志愿者力气还在不断壮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