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生物上册-酸奶的制作-名师教学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生物上册-酸奶的制作-名师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生物上册-酸奶的制作-名师教学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酸奶的制作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 思考题微生物学实验1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故事情景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就已经制作和饮用酸奶了。最初的酸奶可能起源于偶然的机会。那时羊奶存放时经常会变质,这是由于细菌污染了羊奶所致,但是有一次空气中的酵母菌偶尔进入羊奶,使羊奶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酸甜适口了。这就是最早的酸奶。牧人发现这种酸奶很好喝。为了能继续得到酸奶,便把它接种到煮开后冷却的新鲜羊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酵,便获得了新的酸奶。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伊缅奇尼科夫在研究保加利亚人为什么长寿者较多的现象时,调查发现这些
2、长寿者都爱喝酸奶。他还分离发现了酸奶的酵母菌,命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缅奇尼科夫的研究成果使西班牙商人萨克卡拉索很受用,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酸奶制造厂,把酸奶作为一种具有药物作用的“长寿饮料”放在药房销售,但销路平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卡拉索来到美国又建了一座酸奶厂,这次他不再在药店销售了,而是打入了咖啡馆、冷饮店,并大作广告,很快酸奶就在美国打开了销路,并迅速风靡了世界。学习并初步掌握制作酸奶的方法;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实验目的 酸奶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饮料。用于酸奶发酵的乳酸菌主要是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3、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rnophilus)。由于乳酸细菌利用了牛奶中的乳糖生成乳酸,使pH降至酪蛋白等电点(4.6)时,酪蛋白凝固成形即成酸奶。另外,乳酸菌还会促使部分酪蛋白降解,形成乳酸钙、脂肪脂肪、乙醛、双乙酰和丁二酮等风味物质。实验原理 设备与材料1、仪器设备: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冰箱等。2、材料:市售酸奶、牛奶、白糖、一次性塑料杯、保鲜膜 酸奶瓶(自 备,1个/组)等。1、菌种2、牛奶的配制新鲜牛奶:新鲜牛奶+8%白糖(选用)复原牛奶 奶粉+开水+8
4、%白糖(可据个人口味调整)(1:7)3、装瓶、包扎实验方法步骤酸奶的制作流程消毒器具:灭菌(若用新鲜牛奶需加热消毒)接种:将酸奶菌种一袋加入1L牛奶中或按5%10%(v/v)将新鲜市售优质酸奶作菌种接入牛奶中,添加5%的蔗糖,充分搅匀;接种之前,将发酵剂进行充分搅拌,目的是使菌体从凝乳块中游离分散出来。分装:液面距杯口1.5cm,用保鲜膜封口;保温培养:4042 保温812h恒温箱中培养(视凝乳情况而定),判断发酵终点的方法:缓慢倾斜瓶身,观察酸乳的流动性和组织状态,当流动性变差且有小颗粒出现,可终止发酵。培养过程中切勿摇动后熟:将已经形成凝胶态的酸奶放在4冰箱中抑制乳酸菌生长保持1224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初二 生物 上册 酸奶 制作 名师 教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