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3篇).docx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3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合集3篇)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得出结论、表达沟通。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养分: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猎取现成的养分(异养)。 (2)生物能进展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应激性。例:斑马发觉敌害后快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生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外
2、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供应的根本条件:养分物质、阳光、空气和水、相宜的温度和肯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肯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生物局部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局部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次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看装片。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根本构造和功能单位。 12、植物细胞
3、特有的构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看。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看。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终,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心,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0、人体的构造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植物体的构造层
4、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养分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缘由:水体富养分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生殖。 24、病毒的形态构造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构造: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构造。 生活: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9、种子的主要构
5、造(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一样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养分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养分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30、种子萌发的条件 31、种子萌发的过程:先汲取水分(运输养分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 33、桃花的构造: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
6、上运输,养分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汲取;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37、光合作用: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四单元 3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加。 42、人体需要的主要
7、养分物质。 六类养分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45、食物的消化和养分物质的汲取过程。 口腔糖类开头消化的地方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质开头消化的地方胃蛋白酶。 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49、三种血管的构造和功能。 血管种类概念和功能管壁 动脉送血离心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送血回心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
8、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5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56、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具有承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58、神经调整的根本方式和反射弧的构造: 神经调整的根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构造根底是反射弧。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汗腺。 内分泌腺:直接
9、进入血液循环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 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别调整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作用病症。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骨的发育,调整生长发育。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胰岛胰岛素调整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糖尿病、低血糖病症。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患病严峻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峻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
10、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61、鱼类:靠尾部的摇摆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摇摆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掌握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汲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身体松软靠贝壳来爱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62、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3、通过肌肉和
11、刚毛的协作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敏捷。 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潮湿的体壁来呼吸。 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6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兴旺;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兴旺,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兴旺。 64、空中飞行的动物: 65、骨胳肌的构造和特性: 66、根据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六单元 68、细菌的形态构造和生殖方式。 69、霉菌和
12、蘑菇的养分方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70、细菌和真菌的区分: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 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孢子生殖。 7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7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73植物分类比拟形态构造,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动物分类比拟形态构造、生理功能。 74、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根本单位:种。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类别越多,生物间的相像程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则相反。 75、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是一个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种类多样性
13、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的家乡。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生物多样性面临威逼的缘由: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爱护区。 77、爱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爱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爱护区是爱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
14、、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帮助呼吸。 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缘由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需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 4、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力量下降。消失畸形蛙的缘由:水受到污染。 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鸟卵的构造: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爱护作用,卵白-养分和爱护作用,卵黄-养分作用。
15、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卵黄膜、胚盘是一个卵细胞。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其次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基因掌握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像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性状: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耳垂、舌头、眼皮、鼻尖、大拇指、酒窝。 3、基因掌握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掌握生物性状的DNA片断,DAN上有很多基因。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
16、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二、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三、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制止结婚。由于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 四、人的性别遗传。 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
17、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_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2、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时机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时机均等。 五、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打算于遗传物质根底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趋势。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藻类?原始藓类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
18、物)。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洁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缘由。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生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第八单元 一、传染病。 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单感染该病的人群。 二、免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中考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