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下egwy.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下egwy.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下egwy.pptx(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松财政紧货币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0IS0IS1LM1LM0YfYr0r1E0E14.紧财政松货币降低利率,以防止经济萧条。0YfYIS1IS0LM0LM1E0E1r1r0r二、作为规则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n 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n 一、充分就业n 二、价格稳定n 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n 四、国际收支平衡n 第二节财政政策n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n 1.政府购买n 2.政府转移支付n 3.税收n 4.公债n 二、自动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n 1.内在稳定器n 1)所得税n 2)政府购买n 3)政府的转移支付n 4)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n 2.相机抉择的财政
2、政策n 1)经济的微调n 2)经济的总调n n 三、财政政策的姿态n 财政政策的姿态是指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扩张性影响或紧缩性影响。n 1财政预算余额n 预算余额=货币预算收入-货币预算支出n 预算余额0,为预算盈余;n 预算余额=0,为预算平衡;n 预算余额0,为预算赤字。n 2周期平衡预算n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第三节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n 1.商业银行是由私人拥有的各种私人银行,它主要为公众服务。n 2.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拥有的,用于控制管理银行体系的银行,它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机构。n 1)作为发行的银行n 2)作为银行的银行n 3)作为国家的银行n 3.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n 二、存
3、款创造和货币供给n 1法定准备金率n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n D=R/rdn(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n rd:法定准备金率)n 100+80+64+51.2+=100/(1-0.8)=500n 货币创造乘数:k=1/rdn 2.超额准备金(ER):n 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n 货币创造乘数:k=1/(rd+re)n(re:超额准备率,rd+re:实际准备率)n 3.现金存款比例(rc)客户抽出的现金占其所存入银行贷款的比例。D=R/(rd+re+rc)4.高能货币(强力货币)n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称为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它具有创造派
4、生货币的强大能力,用H来表示。n H=Cu+Rd+Ren(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Rd:法定准备金,Re:超额准备金。)5.货币创造乘数和货币供给(M1)n 表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H)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M)增加的倍数。n M/H=(Cu+D)/(Cu+Rd+Re)n=(Cu/D+D/D)(Cu/D+Rd/D+Re/D)n=(rc+1)/(rc+rd+re)n(Cu:即通货,D:活期存款。)n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n 1.再贴现率政策n 2.公开市场业务n 3.变动法定准备率n 4变动法定保证金率n 5道义劝告第910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n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n 一、总需求函数n 1
5、总需求(Aggregatedemand)n 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应于不同价格,经济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序列,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n AD=C+I+G+NXn 2总需求函数n Y=AD=f(P)n 3.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n 1)收入效应n 2)财富效应n 3)利率效应n 4)替代效应0PYADY0 Y1P1P0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AE模型)AEPAE0(P0)AE1(P1)YYY1 Y0Y1 Y0P1P000ADE0E1AA总需求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P00YYISLMLMP0P1Y0 Y1Y0 Y1rE0E1AA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n 1.消费者的收入 n 2
6、.厂商的投资n 3.财政政策n 4.货币政策n 5.外贸政策0YADADPP0Y0 Y1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n 一、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n 1.宏观生产函数n Y=f(N,K,T)n(Y:总产出,N:就业量,K:资本存量,T:技术水平)n YY00NY=f(N,K,T)N0n 2.潜在产量n 又称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n Yf=f(Nf,K,T)n(Nf为潜在就业量时,Yf即为潜在产量;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就业水平决定了总供给。)3.总供给(AS:AggregateSupply)n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
7、应于不同的总物价水平,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出序列。n Y=AS=f(P)n 1)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n 它表示在短期中总价格水平同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n Y=SRAS=f(P)(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n A)凯恩斯的假定:工资是刚性的。n B)古典的假定:工资是灵活的。P0Y0YPSRASSRAS(A)(B)YfP0C)现实的假定:工资是粘性的。0P0P1PYSRASY0 Y1(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n A)生产要素的价格n B)生产技术的水平n C)社会经济的前景0YPASASAS(3)短期总供给与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n A)凯恩斯模型n
8、B)古典模型0PP0ASADADYP ASADADYY0P0P1Y0 Y1E0E1E0E1(A)(B)0C)现实模型ASAD0P0P0 YYADAS0AS12)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P0YLRASYf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n 一、劳动的需求n 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前提: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即;W/P=MPn W=MPPMPP0WN(Nd)Nd=Nd(w/p)n(W/P)2.劳动需求曲线取决于价格水平n Y=F(N,K,T)n dY/dN=MP=W/P W0Y0 NNW0N0 N1 N2N0 N1 N2Y2Y1Y0Nd2=f(W0/P2)Nd1=f(W0/P1)Nd0=f(W0/P0)Y=
9、F(N,K,T)MPPN二、劳动的供给n 1.劳动供给的前提是:n 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等于工资的效用,即实际工资(W/P)。n NS=NS(W/P)n 2.劳动的供给曲线W/P0Nf NmaxNNS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n Ns(w/p)=Nd(w/p)0W/pNNf N0Nd(W/P0)Nd(W/P1)E0E1W/P0NS(W/P0)第四节 国内市场的均衡n 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n 均衡的数学模型n 1.商品市场均衡:I(r)=S(Y)n 2.货币市场均衡:MO/P=L1(Y)+L2(r)n 3.宏观生产函数:Y=F(N,K,T)n 4.劳动市场均衡:dY/dN=W/P=MPn Nd
10、(W/P)=NS(W/P)n 二、国内市场均衡的IS-LM模型国内市场的均衡0YY0NYY0NY0 Y1Y1Y0N0 NfN0 NfE0E1IS0LM0IS1LM1E1r0W/pNSNdNdE0E1Y=F(N,K,T)45r0第十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n 第一节失业和失业率n 一、失业和充分就业n 二、自然失业和非自然失业n 1摩擦性失业n 2.结构性失业n 3.求职性失业n 4.技术性失业n 5.季节性失业n 6.自然失业率n(充分就业失业率,正常失业率)n 指一定的经济结构下所含有的失业率,也即充分就业时仍存在的失业水平。三、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四、隐蔽性失业五、失业的经济损失(奥
11、肯定理)n 奥肯法则: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 下降1个百分点。自然失业率和非自然失业率NE Nf NmaxNdNS0NW/PE0非自然失业自然失业 实际失业=非自然失业+自然失业实际失业率=非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n第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第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n 1.通货膨胀的定义n 一般物价水平全面的持续的上涨的过程,并伴随着货币的贬值。n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n 1)消费物价指数(CPI)n(ConsumerPriceIndex)n CPI=(PitQit/PioQit)x100n i:某种产品或劳务,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n t:当期,o:基期,P:价格,Q:产
12、量。n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i=1ni=1nn 2)生产物价指数(PPI)n(ProducerPriceIndex)n 企业购买的一组产品和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n 3)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n 用名义GDP与实际GDP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反映价格的变动,而不是产量的变动。4)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通货膨胀率(%)=CPIA-CPIBCPIB100(A为当期,B为对比期。)(或)=名义GDP-实际GD
13、P实际GDP100n 3通货膨胀的分类n 1)爬行的通货膨胀n(温和的,一位数的,稳定的)n 2)加速的通货膨胀n(奔驰的,两位数的,还在加速的)n 3)超速的通货膨胀n(恶性的,三位数以上的,失去控制的)n 4)隐蔽的通货膨胀n(受抑制的,实行了价格管制的)第二节 货币数量论n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n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量决定物价水平,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n MV=PYn(M:货币供给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水平;Y:实际收入水平。)货币供给增加与通货膨胀MS0MS1Md01/p(货币价值)P(物价水平)(高)13/41/21/40E0E1M0M1421.331
14、(低)(高)(低)货币量n 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n 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P0YYfP0P1P2AD0AD1AD2AS0Y1Y2三、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n 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人为地提高,使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升。PP0P1Yf Y10YAD0AS0AS1E0E1四、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滞胀)n 1.过度需求引起物价上升,从而工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0PYE0E1E2Y2Y0Y1P2P1P0AD0AD1AS0AS12.由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引起了严重的失业和物价上升,政府采取需求管理,于是又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0PP2YY1YfP1P0AD0AD1
15、AS0AS1E0E1E2n 五、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n 六、国际传散的通货膨胀n 七、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n 八、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n 1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n 2在雇主与工人之间n 3在政府与公众之间n 九、“有利论”,“不利论”和“中性论”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n 一、凯恩斯的观点:n 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n 二、菲利普斯观点:n 失业与通货膨胀此消彼长。n 1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n 1)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n W/W=f(u)n 2)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n W/W=P/P=f(u)n 3)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0W/WP/PU0UPhU1 U2U0为自然失业率,U1,U2为实际
16、失业率。4)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n 5)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临界点0P/PP/P0U0UPH0PH1ABC2.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n 1)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n W/Wt=f(u)t+Pte:为价格预期系数,01;Pt:为时期中预期价格变化;t:为考察期。en 2)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0P/PUU0PH0PH1PH2ABCDELRPHW0W1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治理n 一、需求管理政策n 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n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n 3.“冷火鸡”式n 二、供给管理政策n 1收入政策n 1)工资-物价冻结n 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n 3)税收刺激计划n 2.指数化政策n 1)工资指数化n 2)税收
17、指数化n 3.人力政策n 1)人力资本投资n 2)完善劳动市场4经济增长政策n 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n 2)资本积累n 3)技术进步n 4)计划化与平均增长第8章国际经济部门(开放型经济模型)n 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一、绝对优势理论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1.生产可能性边界设农民和牧牛人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种土豆,养牛或两者的结合上。农民用10小时生产1磅土豆,20小时生产1磅肉。牧牛人用8小时生产1磅土豆,1小时生产1磅牛肉。n 农民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0122 40405 2.520牛肉(磅)牛肉(磅)土豆(磅)土豆(磅)AB2.专业化与贸易n 设牧
18、牛人用3磅牛肉与农民交换1磅土豆。贸易增加了农民的消费 贸易增加了牧牛人的消费AABB2340123021202.535牛肉(磅)土豆(磅)牛肉(磅)土豆(磅)40二、比较优势原理n 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n 1.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牛肉和土豆的机会成本(1磅的机会成本)牛肉(根据放弃的土豆)土豆(根据放弃的牛肉)农民21/2牧牛人1/88n 2.比较优势与贸易n 1)某一个人或国家生产一种物品,其机会成本小被称为有比较优势。n 2)贸易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n 3)贸易可以使每个贸易者状况更好,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n 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n 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科学 egwy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