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管理crfk.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2讲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管理crfk.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管理crfk.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讲 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管理主要内容v 一、保护区效益v 二、保护区成本v 三、效益与成本比较v 四、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及其分类v 五、自然保护区经济评价方法v 六、自然保护区投资管理v 七、自然保护区财务与资金管理v 八、自然保护区筹资机制一、保护区效益 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会产生不同的效益。这些效益来自以下各种不同的保护目标:v(1)维护并保护环境资源、功用及生态过程;v(2)产出自然资源,如木材和野生动、植物等;v(3)提供娱乐和旅游服务;v(4)提供教育和科研机会。效益分类法v 1、娱乐与旅游v 2、集水区保护v(1)控制水土流失v(2)减少局部洪水v(3)调节河水流量v 3、生态过程
2、保护v(1)营养素的固定和循环v(2)土壤形成v(3)空气和水的循环及清洁v(4)对全球生命的支持v 4、生物多样性保护v(1)基因资源v(2)物种保护v(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v(4)进化过程v 5、教育和科研v 6、消费性效益v 7、非消费性效益v(1)美学v(2)精神v(3)文化/历史v(4)存在价值v 8、未来价值v(1)机会价值v(2)准机会价值二、保护区成本 与建立和维护保护区有关的三种主要成本是: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1.直接成本指直接与建立和维护保护区有关的成本。2.间接成本指因保护区的建立而引起的不利影响,包括野生动物对财产的破坏或对群众的伤害。3.机会成本指与保护某一
3、地区的资源,而不是开发这一地区的资源有关的潜在效益的损失。v 一、直接成本v 直接成本代表直接的预算支出,通常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支付,凡与建立保护区有关的成本,都属于直接成本的第一类。v 比如:如果土地不属政府所有,就会产生为获取土地所有权的费用;如有群众居住在这一地区,按照管理目标,就可能要求群众搬迁,这也涉及到费用;另外,还可能有由修路、修建基础设施,拟订保护区管理计划等活动而产生的费用。v二、间接成本v 另外一种成本是由于保护区的存在而间接引起的费用。v 例如,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保护区外的损失庄稼被野生动物践踏或吃掉,还可能对人员、家畜或物资造成伤害。这些都是间接成本。v三、机会成
4、本v 保护区的机会成本是指:当某一地区被划成保护区以后,社会或个人所失去的利益。v 机会成本包括:该保护区所放弃的产出(野生动物、香料、木材)不仅仅指目前存在于保护区的资源,还指那些如进行更广泛的利用,可能开发的资源。v 机会成本还包括:如若转向另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而可能获得的利益。(这种机会成本可能已被算作保护区的建立成本。如把这一地区在公开市场买卖的话,其价格就反映了可能性的商业价值)。三、效益与成本比较v 在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时,有几种权衡效益和成本的方法。v 如果能够估算出效益和相关成本,则可以采用某种形式的“效益 成本分析法”。这种技术要求在一段选定的时期内,对效益和成本作不间断的评
5、估。然后再用“效益 成本分析法”计算出保护区的“净现值”(NPV)数额、“效益 成本比率”(B/C 比率)、和“内部收益率”(IRR)。v 在多数有关保护区的例子中,可以量化的效益(即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效益)要少于整体效益。而当直接可以量化的效益大于保护成本时,则很容易做出保护的决定。v 在考虑与某一天然地区的保护或者开发有关的全部效益成本时,经济分析把保护区分成3大类:个人受益型、社会受益型,以及受益未定型。1.效益评估的障碍v 1)非竞争性特点v 2)非排斥性特点v 3)异地效益v 4)非确定性v 5)不可逆转性2.估价效益的方法v 1)基于市场价格的技术v 2)基于替代市场价格的技术v
6、3)基于调查的方法v 4)基于费用的方法v 5)基于支出的方法3.估价技术的应用四、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及其分类v 一、自然资源价值的含义v 自然资源、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所以,自然资源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量。v 二、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v(一)自然保护区的使用价值v(1)直接实物价值,直接实物价值一般指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包括缓冲区),通过生产示范、资源持续利用示范和资源适度开发研究等活动获得的生物资源产品价值。一般包括林产品、林副产品、农副产品、医药产品等等。v(2)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主要指自然保护区在
7、提供科研基地、教学实习基础和适度开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v(3)间接价值可以理解为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发挥,为人类社会提供的间接有益作用。它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维持经济的发展,创造出社会经济价值,是自然保护区现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v(二)自然保护区的非使用价值v 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价值形式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遗传价值及生态功能的间接价值。即1)存在价值;2)遗产价值;3)选择价值。五、自然保护区经济评价方法v 一、基于市场的经济评价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有市场存在的物品和服务)v(一)直接市场价格法v(1)市场价值法森林每年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v(2)费用支出法常用于评
8、价环境或生物多样性的服务价值。费用支出法常有3种形式:1)总支出法;2)区内支出法;3)部分费用法。v(二)替代花费法v 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的价值,即以使用技术手段获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同的结果所需的生产费用为依据。v(三)生产成本法v 1、机会成本法;2、恢复和保护费用法;3、影子工程法。v 二、基于替代品市场的经济评价环境偏好显示(观察人们的市场行为而推测其显示的偏好)v(一)旅行费用法v(二)享乐价格法v(三)条件价值法v 三、基于无市场公共物品的评价方法条件价值(CVM)v 条件价值法(权变评价法和应急评价法等)。六、自然保护区投资v(一)投资的目的v(二)基本
9、原则v(三)自然保护区投资机制框架v(四)完善自然保护区投资机制的方向和途径v(五)保护遭受威胁的资源v(六)提高财务回报v(七)资金与管理(一)投资的目的v 投资机制改革的目的是为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具体讲:v 一是为了保证投资达到应有的水平,以满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v 二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自然保护区投资的正常增长;v 三是为了改善投资结构,引导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v 四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增强保护区活力,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基本原则v 1、严格保护,积极培育,合理利用v 2、分类指导,分级管理v 3、量力而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自然保护区 经济效益 管理 crfk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