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唐代中期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还学过白居易的诗有钱塘湖春行。赤壁的作者杜牧,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有樊川诗集、樊川文集。我们学过杜牧的诗还有江南春、泊秦淮、山行。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爱国诗人,著名抗元将领。字覆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所著指南录,记述了平生所遭险难以及战友的事迹,可视为诗史。他在大都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更为世所传诵。已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一名
2、巩祚,字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山坡羊,曲牌名。二、理解性默写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此句和白居易的买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观刈麦中描写夏收季节丰收景象的诗句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写青壮劳力辛苦劳碌情景的句子是“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刻画劳动人民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反映官府对贫苦农民残酷剥削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
3、心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杜牧的赤壁诗中交代兴感之由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抒写诗人由“折戟”而生感慨(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中借用地名抒写自己孤独无援,忧患不安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及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已亥杂诗中写“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相近意境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借比喻言心志,体现作者精神境界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晏殊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而龚自珍却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
4、达了自己辞官还想为社会尽责任,为国家、民族效力的愿望,与此句类似的名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极言潼关形势险要,寓兵家必争之意的句子(写景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曲中写诗人感叹昔日光景与今日所见的诗句(怀古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阕万间都做了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这种历史的真实写照。(表达全曲主旨的诗句)。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谁知盘中餐,粒粒
5、皆辛苦。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主题观刈麦主要描写夏收时农民的贫困生活,刻画了一位贫妇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赋税的繁重和不公平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赤壁从叙事开始,借一截沉于江中的断戟引发了对前朝人事的慨叹,议论说明了假设东风不助周郎,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抒发了自己的抑郁之情,说明了成就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道理。过零丁洋是一首凛然的正气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和国家的遭遇处境,抒发作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国家民族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已亥杂诗通过描写离京时的复杂心情,诗人以“落红”“春泥”自喻,表现自己虽已脱离官场,但不甘沉沦,要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不惜献出生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
6、关心国家命运的理想。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吊古伤今,写了潼关的险要地形,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最后得出结论:历代王朝不论兴亡、受苦的依然是人民,表达自己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2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
7、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8、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
8、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四、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
9、“欲穷其林”的原因是4、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3一、生字识记:1、 绥( ) 靖( ) 阻( ) 遏( ) 锐( ) 不可( ) 当( )2、 悠( ) 闲(
10、 ) 寒( ) 噤( ) 阴( ) 惨( ) 仄( ) 歪( ) 张皇( ) 失措( )3、 拂( ) 晓( ) 瓦( ) 砾( ) 地( ) 窖( ) 鞠( ) 躬( ) 颤( ) 巍( ) 巍( )4、 赃( ) 物( ) 箱( ) 箧( ) 荡( ) 然( ) 无存( )5、 肃( ) 穆( ) 荒( ) 谬( )6、 骇( ) 掳( ) 悚( ) 惶( ) 急( ) 疮( ) 疤( ) 诘( ) 问( ) 渴( ) 慕( ) 疏( ) 懒( ) 霹( ) 雳( )7、 交( ) 卸( ) 奔( ) 丧( ) 狼( ) 藉( ) 簌( ) 簌( ) 赋( ) 闲( ) 颓( ) 唐( )
11、 琐( ) 屑( )8、 凹( ) 凼( ) 尴( ) 尬( ) 烦( ) 躁( ) 大庭( ) 广( ) 众( )9、 伛( ) 惶( ) 恐( ) 荒( ) 僻( ) 塌( ) 败( ) 取( ) 缔( ) 骷( ) 髅( ) 滞( ) 笨( ) 愧( ) 怍( )10、 克( ) 扣( ) 接( ) 济( ) 唏( ) 嘘( ) 稀( ) 罕( ) 噩( ) 耗( ) 呵( ) 斥( ) 焦( ) 灼( ) 伎( ) 俩( ) 颠( ) 沛( ) 吊( ) 唁( ) 文( ) 绉( ) 绉( ) 长( ) 途( ) 跋( ) 涉( )11、 推( ) 崇( ) 惟( ) 妙( ) 惟(
12、) 肖( ) 巧( ) 妙( ) 绝( ) 伦( )12、 轩( ) 榭( ) 丘( ) 壑( ) 嶙( ) 峋( ) 重( ) 峦( ) 叠( ) 嶂( )13、 磬( ) 鳌( ) 头 琉( ) 璃( ) 藻( ) 井( ) 蟠( ) 龙( )金( ) 銮( ) 殿( )14、 帷( ) 幕( ) 缓( ) 冲( ) 伧( ) 俗( )15、 萌( ) 发( ) 翩( ) 然( ) 孕( ) 育( ) 销( ) 声匿( ) 迹( ) 衰( ) 草( ) 连( ) 天( ) 风雪( ) 载( ) 途( )16、 囊( ) 繁( ) 衍( ) 胚( ) 胎( ) 蟾( ) 蜍( ) 脊( )
13、椎( ) 两( ) 栖( )17、 遗( ) 骸( ) 褶( ) 皱( ) 劫( ) 难( ) 追( ) 溯( )18、 藩( ) 篱( ) 归( ) 咎( ) 在( ) 劫( ) 难( ) 逃( ) 斑( ) 斓( ) 无动( ) 于( ) 衷( )19、 吟( ) 咏( ) 绮( ) 丽 殷( ) 红二、解词 (写在作业本上)1. 锐不可当: 阻遏:不含: 2. 编算: 寒噤:仄歪: 张皇失措: 提防:3. 精疲力竭: 肃穆: 4. 不可名状: 瞥见: 5. 憧憬: 荒谬: 6. 震悚: 惶急:7. 狼籍: 簌簌: 蹒跚:颓唐: 踌躇:8. 尴尬: 9. 愧怍: 滞笨: 塌败:10. 伎俩
14、: 颠沛: 11.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推崇: 胜景:13. 标本: 嶙峋: 雷同:14. 玲珑: 矫健: 迥然不同:井然有序: 掩映:15. 伧俗: 休憩: 16. 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载途:17 .繁衍: 濒临: 相安无事:18 .劫难: 追溯: 遗骸:19.扼制: 斑斓: 劫掠:20.束手无策:三、文学常识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15、。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10.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等。11.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12、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13、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
16、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14、.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15、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
17、称。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16、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17、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18、湖心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