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2023年1月1日实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2023年1月1日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2023年1月1日实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2023年1月1日实施) 各会员单位: 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指导内部审计实践,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修订完成了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经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其次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同时废止。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准时反应我们。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023年12月26日 附件下载: 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更多干货,关注内审网公众号).doc 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其次章 一般
2、原则 第三章 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 第四章 审计报告的格式 第五章 审计报告的编制 第六章 审计报告的复核、报送和归档 第七章 附 则 附录1: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附录2: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函参考格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标准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和报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依据内部审计根本准则及内部审计详细准则,制定本指南。 其次条 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规划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承受托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内部审计业务,也
3、应当参照本指南。 其次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猎取相关、牢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后,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的有关规定或其他相关标准,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出具审计报告。 第五条 审计工程终结后应当编制审计报告,假如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过程中提交中期审计报告,以便准时实行有效措施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 (一)审计周期过长; (二)审计工程内容简单; (三)突发大事导致对审计的特别要求; (四)组织适当治理层需要把握审计工程进展信息; (五)其他需要供应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形。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工程终结后的审计报告,但可
4、以作为其编制依据。中期审计报告可以依据详细状况适当简化审计报告的要素或内容。 第六条 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实事求是地反映被审计事项,不歪曲事实真相,不遗漏、不隐瞒审计发觉的问题;不偏不倚地评价被审计事项,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要素齐全,行文格式标准,完整反映审计中发觉的全部重要问题。 (三)规律清楚、脉络贯穿,主次清楚、重点突出,用词精确、简洁明白、易于理解。也可以适当运用图表描述事实、归类问题、分析缘由,更直观地传递审计信息。 (四)依据所确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事项和重大风险作重点说明。 (五)针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深入分析缘由,提出可行的改良意见和建议;或者针对审计发觉问题之外的其他情形提出完善提高的建议,以促进组织实现目标。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报告的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审计报告的复核层级、复核重点、复核要求和复核责任,并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相结合。 第八条 审计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应当以内部审计机构的名义送达被审计单位,并报送组织适当治理层,必要时可以抄送其他相关单位。 第三章 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 第九条 审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正文; (四)附件; (五)签章; (六)报告日期; (七)其他。 第十条 审计报告标题应当说明审计工作的
6、内容,力求言简意赅并有利于归档和索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或工程); (二)审计事项(含事项涉及的时间范围); (三)其他。 第十一条 审计报揭发文字号由发文组织代字、发文年份和文件挨次号三个局部组成。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国家工商行政治理局公布的关于制止侵害商业隐秘行为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的保密制度要求,评估被审计工程的重要程度和保密性,设置审计报告密级和保密期限,并报相关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三条 审计报告收件人可以依据组织的治理构造、内部审计领导体制、审计类型与审计方式确定。一般包括: (一)组织的权力机构或主要负责人;
7、 (二)被审计单位; (三)托付审计的单位(部门); (四)其他相关单位(部门)或人员。 第十四条 审计报告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计概况; (二)审计依据; (三)审计结论; (四)审计发觉; (五)审计意见; (六)审计建议。 第十五条 审计概况是对审计工程总体状况的介绍和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立项依据。审计报告应当依据实际状况说明审计工程的来源,包括:审计规划安排的工程;有关单位(部门)托付的工程;依据工作需要临时安排的工程;其他工程。如有必要,可进一步说明选择审计工程的目的和理由。 (二)背景介绍。审计报告应当简要介绍有助于理解审计工程立项的审计对象的根本状况,包括:
8、被审计单位(或工程)的规模、性质、职责范围或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组织构造、治理方式、员工数量、治理人员等状况;与审计工程相关的环境状况,如相关财政财务治理体制和业务治理体制、内部掌握及信息系统状况;以往承受内外部审计及其他监视检查状况;其他状况。 (三)整改状况。审计报告中应当说明上次审计后的整改状况。 (四)审计目标与范围。审计报告应当明确说明本次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审计工程涉及的单位、时间和事项范围)。假如存在未审计过的领域,要在审计报告中指出,特殊是某些受到限制无法进展审计的事项,应当说明缘由。 (五)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报告应当对审计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作出必要的说明,并适当
9、说明针对这些方面实行了何种措施(主要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及其产生的效果。 第十六条 审计依据是实施审计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等规定。如存在未遵循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形,应当在审计报告中作出解释和说明。 第十七条 审计结论是依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作出的评价。应当围绕审计事项作总体及有重点的评价,既包括正面评价,概述取得的主要业绩和阅历做法等;也包括对审计发觉的主要问题的简要概括。 (一)业务活动评价。是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已审计的业务查明的事实,运用恰当的标准,对其适当性和有效性进展评价。主要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
10、活动进展的评价。 (二)内部掌握评价。是对内部掌握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展评价。既包括对组织层面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掌握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视五个要素进展的评价;也包括依据治理需求和业务活动的特点,对某项业务活动内部掌握进展的评价。 (三)风险治理评价。是对风险治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展评价。主要包括:对风险治理机制进展评价;对风险识别过程是否遵循了重要性原则进展评价;对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进展评价;对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展评价等。 第十八条 审计发觉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实施审计过程中所发觉的主要问题的事实、定性、缘由、后果或影响等。一般包括: (一
11、)审计发觉问题的事实。主要是指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在适当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违规、缺陷或损害的主要问题和详细情节。如经济活动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内部治理制度、造假和舞弊等行为;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记录、财务报告存在不合规、不真实或不完整的情形;内部掌握、风险治理或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漏洞;以及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等。 (二)审计发觉问题的定性。主要是指审计发觉问题的定性依据、定性标准、定性结论。必要时可包括责任认定。 (三)审计发觉问题的缘由。即针对审计发觉的事实真相,分析讨论导致其产生的内部缘由和外部缘由。 (四)审计发觉问题的后果或影响。即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评估审计发觉问题已经或可能
12、造成的后果或影响。 第十九条 审计意见是针对审计发觉的被审计单位在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等方面存在的违反国家或组织规定的行为,在组织授权的范围内,提出审计处理意见;或者建议组织适当治理层和相关部门作出的处理意见。 审计意见一般包括:订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见;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铺张的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赐予通报批判或者追究责任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十条 审计建议是针对审计中发觉的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内部掌握和风险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他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事项,在分析缘由和影响的根底上,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其次十一条 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展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据等支撑性材料
13、。一般包括: (一)相关问题的计算及分析过程; (二)审计发觉问题的具体说明; (三)被审计单位的反应意见; (四)记录审计人员修改意见、明确审计责任、表达审计报告版本的审计清单; (五)需要供应解释和说明的其他内容。 其次十二条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应当由审计组组长签字,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有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签名或内部审计机构的公章。 其次十三条 审计报告日期,一般以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签发日作为报告日期。 第四章 审计报告的格式 其次十四条 审计报告的一般格式包括: (一)标题。在版头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相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可以使用梯形或菱形。有文
14、头的审计报告,标题编排在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没有文头的审计报告,标题编排在分隔线上空二行位置。 (二)发文字号。由发文组织代字、发文年份和文件挨次号三个局部组成。年份、发文挨次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当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挨次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例如,审20号。有文头的审计报告,发文字号在文头标志下空二行、红色分隔线上居中排布;没有文头的审计报告,发文字号在分隔线下右角排布。 (三)密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其次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自标明的制发日算起。密级一般分为绝密、机密、
15、隐秘三级。保密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如隐秘5年;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如隐秘6个月。 (四)收件人。有文头的审计报告,收件人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没有文头的审计报告,收件人编排于发文字号下空一行位置。收件人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终一个收件人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五)正文。编排于收件人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构造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其次 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六)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101 内部 审计 实务 指南 审计报告 2023 实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