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外汇管制cvqd.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外汇管制cvqd.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外汇管制cvqd.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调节 第五章 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调节 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调节是指国家通过行政、立法和其他经济手段主动调节经济运行,以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达成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系列行为。主要包括汇率制度选择、外汇直接管制和外汇市场干预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 外汇制度及其效率分析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固定汇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完全不变?可调整)浮动汇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如此理想?)一、固定汇率制
2、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1.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1)简单性:以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所需的调整为例 浮动制:短期速度、成本低、扰动小;固定制:长期考量,结构调整的必要,长期成本低(2)自发性: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需要 浮动:自动、即时、时滞;固定:汇率变化方向不确定、多因素考虑、需要政策配套(3)微调性 浮动:连续微调、避免急剧波动 固定:避免无谓的汇率调整(成本、谁判定?)(4)稳定性 浮动:浮动下稳定性投机、投机目标不定、机会难觅、风险较大 固定:羊群效应(非理性)、非稳定投机、名义驻锚、消除不确定性(需要条件?)2.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1)政策自主性 浮动:货币政策的
3、独立性、专注国内目标、隔绝通胀 固定:不是任何水平的汇率都是可以接受的、需要其他政策配合、浮动不能隔绝输入性通胀(2)政策纪律性 浮动:防止对汇率政策的滥用(脱离当局控制)固定:防止对货币政策的滥用(固定的约束)(3)政策效力的放大性 汇率制度与政策效力(后话);政府声誉与政策效果 3.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1)对国际贸易、投资活动的影响 浮动:推动经济自由化、不确定性是可以规避的 固定:规避风险是有成本的(2)对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影响 汇率竞争、以邻为壑、汇率波动、国际协调 总而言之,两种汇率制度的 比较实际上意味着在内外均 衡目标实现中对“可信性”与“灵活性”的权衡,而这 两者是不可兼得的。
4、二、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政策选择的基本问题和先导问题 IS-LM-BP 模型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扩张经济有效 2.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扩张经济无效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扩张经济无效 4.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扩张经济有效 5.政策启示:在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间,只能同时实现两个“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三、其他汇率制度简介 1.爬行钉住制 2.汇率目标区制 蜜月效应、离婚效应 3.货币局制第二节第二节 外汇直接管制及其效率分析外汇直接管制及其效率分析 一、外汇直接管制的含义 狭义定义特
5、指国家对外汇的直接管制,即国家通过法令、法律、条例等形式,对外汇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汇入和汇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方式及兑换比价所进行的限制,目的在于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的有序安排,维持物价和金融的稳定,促进本国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二、外汇管制的主要原因 1.短期冲击因素:失衡、调整过度、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2.宏观经济因素:特定情形下施政空间的扩大、矫正错误政策的需要 3.微观经济因素:价格体系、幼稚产业、外汇短缺 三、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略)1.货币兑换限制 2.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的管理 3.汇率种类管理 四、外汇直接管制的效率分析 1.货币兑换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寻租行为
6、、非法交易;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阻碍国际经济交往 2.复汇率制度的效率分析 作用:维持国际储备并保持官方汇率;隔绝外国冲击;实现产业政策;实现财政收支的目的 损害:管理成本高;扭曲价格;不公平竞争 五、评价第三节 外汇市场干预及其效率分析 一、外汇市场干预(定义)的类型 1.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 2.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为什么以它为标准)3.每日波动干预、逆向干预、非官方钉住干预 4.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 二、外汇市场干预的工具和手段 1.外汇储备 2.货币市场工具 3.利率 三、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 1.运用货币模型的分析 2.运用资产组合模型的分析 重点关注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的效应第四节
7、 外汇管理中会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外汇管理下的资本外逃问题 二、外汇管理的可信度问题 三、外汇管理中的货币替代问题 2,利率平价说基于金融市场的考量(意义?)(1)套(抛)补的利率平价(资金自由流动)通过远期市场的交易消除汇率风险后的市场均衡:=id-if 公式的含义?如果不成立,情况如何?经济生活基本关联,实践指导,经验检验等(2)非套(抛)补的利率平价(具有风险)E=id-if 公式的含义?预期的异质性(3)套补和非套补利率平价的关系 均衡条件下:f=Eef,=E=id-if 不均衡向均衡的调整过程?如何套利?(4)对利率平价说的简单评价 A.角度的更新(资金流动的角度)有利于认识现实中汇
8、率形成和变化机制 B.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只是强调关联的存在,而不强调互为因果或有共因 C.特别的实践价值商业层面和政策层面 3,国际收支说 早期的国际借贷说(1)国际收支说的基本原理 国际收支均衡约束下的汇率决定 BP=CA+K=0 e=f(Y,Y*,P,P*;id,if,Eef)各变量对汇率的影响:方式和方向?(2)对国际收支说的简单评价 A.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对汇率短期决定的理解 B.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即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供求决定了短期汇率水平及其变动。4,汇兑心理说 观点: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币,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如支付、投资、投机、保值等。这些主观欲望
9、是使外币具有价值的基础 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欲望来判断外币价值的高低。(汇率突变的基础之一)根据边际效用学说,外币供应增加,单位外币的边际效用就递减,外汇贬值 意义:汇兑心理学说和心理预期说在解释外汇投机、资金逃避、国际储备下降及外债累积对未来汇率的影响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汇率决定学说(下)国际资金流动外汇市场汇率变动极为频繁将汇率看成资产价格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 汇率的资产分析法在分析方法上的不同:A.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B.在当期汇率决定中,预期发挥重要作用 C.偏重分析政府在市场上的行为对汇率的影响 三大假设:1.外汇市场有效 2.资产市场包括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 3.
10、套补利率平价成立 资产市场说的分类:A.货币分析法(本外币资产可完全替代)a.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b.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B.资产组合分析法(本外币资产不完全可替代)1.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和比尔森等提出 货币模型的分析重点:货币供求变动对汇率的影响(1)基本模型 假设: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购买力平价成立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e=(mds-mfs)-(yd-yf)+(id-if)(0,0)对基本模型的解释(数学公式与经济逻辑):第一,本国货币供应一次性增加,其它不变;第二,本国实际收入增加,其它不变;第三,本国利率上升,其它不变。(2)引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外汇管制 cvqd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