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信息经济学cuzj.pptx
《第六讲信息经济学cuzj.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信息经济学cuzj.pptx(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章讨论的主题 委托代理问题 逆向选择-旧车市场 信号传递 道德风险-偷懒模型一、基本概念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与信息不对称有关的经济行为及其相应的制度设计问题,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可能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契约安排。完全信息 complete information:u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u即消费者与厂商在任何时点都能了解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状态。p 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成本,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等主客观因素会严重地阻碍市场信息交流和有效的传播,市场参与
2、者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p市场参与者拥有价格的不完全信息,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因此失灵,市场出清不能通过价格体系达到。不完全信息:n 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即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n 而且,在相对意义上,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l市场出清主要是通过实物形式的调节机制,即商品数量的调整。p信息不对称,至少有一个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u信息不对称会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n信息不对称: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存在差异,不相等或不平衡。n 分工、专业化和获取
3、信息需要成本,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二、基本分类及应用举例发生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后,则称之为事后不对称信息,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包括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和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从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看,发生在市场交易合同签订之前称为事前不对称信息,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模型。包括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二、基本分类及应用举例信息经济学的分类:一是依据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依据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分类如下:隐藏行动 隐藏信息事前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筛选模型事
4、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信号的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在签定交易契约前,进行市场交易的一方可能因为占据信息优势,做出对自己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的事情,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这一市场的萎缩。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契约后,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而且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principal)与代理人(agent)的概念来自法律,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存在原因:代理人试图从委托人那里获得更多的收
5、益。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action)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自然选择状态;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本身状态。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例如: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员工与经理;房东与住户;公民与政府官员等。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information)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自然选择状态;代理人观测到自然的选择,然
6、后选择行动;委托人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测到自然的选择。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在给定自然状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例如:企业经理与销售人员的关系;股东与经理;债权人与债务人;原告(或被告)与代理律师等。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合同。例如:卖者和买者的关系;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雇主与雇员;债权人与债务人等。信号传递模型(signaling model)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测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例如: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7、;买者与卖者。信息甄别模型(screening model)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选择行动。例如: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垄断者与消费者;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说明 习惯上委托-代理理论是指隐藏行动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理论包括了信号传递模型与信息甄别模型委托代理模型 委托代理的基本要素。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要素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生产技术:代理人对企业价值的贡献y。代理人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行动a。代理人无法控制的影响生产结果的事件。首先,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一个合约,该合约明确委托人给代理人的报酬。其次,
8、代理人选择自己的行动a,但委托人不能观察代理人的这种行动选择;第三,某些超越于代理人控制的客观事件()出现了;第四,代理人的行动a和客观事件 共同决定了代理人的产出y;第五,委托人能够观察到产出结果y;第六,代理依据第一步所签下的契约,作为已经实现的产出y的一个函数,兑现委托人给自己的补偿性报酬。假设:1、生产函数2、杂音的概率分布是正态的,并且契约s 是固定工资或薪水;b 则是奖金率或利润留成比率得益(payoffs)假定:委托人对风险持中立态度,即有E(u(x)=u(E(x)。因此,期望效用最大化可以 通过期望利润最大化来实现。委托人的得益代理人的收益努力成本C(a)的性质努力的成本努力的
9、成本最优行动三标准 标准1:使委托人的得益尽可能的高;标准2:使代理人的得益尽可能的高;标准3: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得益之和尽可能的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中立的条件下,只要求代理人采取同一行动。标准3 委托人的收益加上代理人的收益为标准1 委托人收益尽可能的高。标准2 代理人的收益尽可能的高代理人最优行动 定理1 代理人最优行动: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都是风险中立者,如果杂音 的分布为正态分布,存在代理人的最优行动,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并且这一条件在满足有约束的委托人得益最大值、满足有约束的代理人得益最大值,或满足委托人与代理人得益之相最大值这三个标准下是等价的。这个定理也叫一方固定得益条件下的
10、最优解。是Shavell在其1979年的论文中证明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 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以一篇关于“柠檬市场”的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奠定了“非对称信息学”的基础。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是“残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阿克罗夫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指出在二手车市场,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
11、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买者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旧车市场 不完全信息下的旧车市场卖者知道旧车的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车的质量。只有一个旧车市场,买到的车可能是好车,也可能是次车。隐藏的信息:次品市场与逆向选择 二手车市场:卖主为1,买主为2 买主的效用wq为质量,n1或n0w预算约束为 当且仅当w为平均质量w消费者才会购买二手车 卖主的效用w预算约束为w 当且仅当w卖主才会出售二手车,n0w 如果w卖主不会出售二手车,wn1 逆向选
12、择是如何发生的?如果质量在0,2上服从均匀分布,那么平均质量为1,买主的最高出价为3/2。对卖主来说,只有质量w才会出售w于是二手车的质量分布就退化为0,3/2w这就是第一次逆向选择,之后还有n次逆向选择。w好车逐渐退出市场,卖主出价越来越低,好车进一步推出市场,二手车的平均质量更低,直至p0,q0。图柠檬市场PHPLQHQLSHSLDHDL5,00050,000 50,000高质量车市场10,000DLDMDM75,000 25,000由于信息不对称,买方发现辨别汽车的质量是很困难的。他们对购买的旧车的平均质量的预期下降,这导致对低质量和高质量汽车的需求变为DM。DLMDLM低质量汽车销量的
13、增加使人们对于旧车的质量预期进一步下降,需求曲线变为DLM.。这种调整过程会持续地进行,直到最终的需求为DL.旧车市场 不对称信息的结果:低质量商品将高质量商品逐出市场。市场无法产生使买卖双方互利的贸易。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低质量商品,高质量商品比例较少。逆淘汰现象出现,使市场上只有低质量的汽车。.逆向选择与旧车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Badmoneydrivesoutgood),也称格莱兴法则(GreshamsLaw),为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铸币局长托马斯格雷欣(ThomasGresham)提出,他观察到: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semoney)(贵金属含量高),使用
14、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money)进行市场交易、流通。在16世纪英国,贵金属不敷造币使用,必须在新铸造的货币之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故当时市场上就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原先不含杂质的货币,另一种是被加入其他金属的货币。虽然两种货币在法律上的价值相等,但人们却能加以辨认,并且储存不含杂质的货币、将含杂质的货币拿去交易流通。故市面上的良币就渐渐被储存而减少流通,市场上就只剩下劣币在交易。(此处的良币指的是不含杂质的货币。)目前旧车市场的解决机制:中间商或第三方 中间商和经纪人的出现,也使非对称信息导致的市场失灵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虽然中间商或经纪人本身并不能成为产品质量的信号,但它们能使市场信
15、号强化或具体化。逆向选择与旧车市场的引申逆向选择的其他例子 医疗保险市场 问题:保险公司能够将高风险人群与低风险人群截然分开,实行不同的保险价格吗?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无法正确判断每个人的健康风险,因此,保险公司会制定一个高的保险价格,结果,只有高风险的人才会购买保险。由于出现了逆淘汰,购买保险的人都是高风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售保险的利润大大降低。保险市场1.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购买保险 健康状况 不购买保险 最后购买保险的人都是健康状况非常差的。好坏提高保费健康状况比平均好坏不购买保险购买保险提高保费逆向选择的其他例子逆向选择的其他例子 信贷市场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果:一方面银行对所
16、有人收取同样的利率,另一方面,这会吸引较多的高风险的借款人寻求贷款。问题 个人的信用史是否有助于使得信贷市场的运作更有效率,减少贷款的成本?3.劳动市场n在雇用前,雇主不知道谁的能力强。n雇主只好按照相同的工资招聘所有的雇员。n 如果雇主降低工资,能力强的人就会离开。n 随着工资降低,雇员人数在减少,能力结构发生变化,低效率的雇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二、市场信号 市场信号和信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信号是一种概率分布,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行动,与信息一样,有助于人们在观察和预测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市场信号传递或显示(market signal),帮助卖方和买方对付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信
17、号传递:迈克尔斯宾斯(Michael Spence,1974)首先提出的。他指出,在某些市场,卖方向买方传递产品质量的信号。强信号(Strong Signal):能够区别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例如:教育水平是高生产率工人的一个强信号。弱信号(Weak Signal):无法有效地区别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例如:求职应聘面试时穿着体面。信号传递是解决逆向选择的有效方式之一。让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发出有成本的信号,以证明自己的类型。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一个“柠檬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逆向选择。学生知道自己的水平,但不知道在市场上的转化为工资的水平。而招聘者不知
18、道具体的学生的水平,在购买之前无法观察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如何使招聘者认识到你比别人适合这份工作?信号传递 信号传递高质量商品将通过一些信号将自己与低质量者区分开来。这要求提供这些信号的成本对于高质量者比较低,对于低质量者通过这些信号的成本要超过由此得到的收益。信号传递 假定信号传递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求职者先行动,决定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并传递给雇主,求职者支付相应的信号传递或示意成本。其次,雇主行动,观察到求职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并根据受教育程度与实际能力之间相关程度的概率判断,来决定给予雇员的工资水平。在以下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信号传递的纳什均衡:在存在信号传递成本和对不同教育水
19、平的劳动力实行不同的工资待遇的情况下,求职者没有动机去改变他们的信号传递决策,即求职者传递的信号是真实的。雇主认为自己对信号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雇主制定的工资水平总是使自己获得预期的正常利润。信号传递 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模型设定:两类劳动力:其中1/2为高生产力:MPH2;1/2为低生产力:MPL1;由竞争性企业聘用,其每单位产品售价为10,000元,并且合同期为10年。预期从H组工人得到的收益为200,000美元,从L组工人得到的收益为100,000美元.信号传递 信息与工资合同如果企业能够区分雇员的生产能力,那么按他们的边际产品价值来支付工资:WH=200,000元/10年WL=10
20、0,000元/10年如果企业不能区分雇员的类型,那么就根据期望边际价值制定统一的工资:WM=150,000元/10年信号传递 低生产力者有激励与高生产力者混同在一起,而高生产力者有激励将自己区分开来。高生产力者要向企业提供一些信号,证明自己是高类型的。而且低生产力者不愿意/不能提供这些信号。信号传递 教育的信号传递功能信号: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y 教育成本存在差异 低生产力者:C(y)=40000*y 高生产力者:C(y)=20000*y 假设教育只有信号功能,对受教育者的生产力没有影响。信号传递 问题:是否存在一个教育年限:y*,使得低生产力者选择yL=y*。企业则根据是否接受y*高等教育作为
21、区分类型的标准。W(yy*)=WHW(yy*)=WL信号传递 给定企业的工资政策下,雇员接受y年教育的收益:如果受教育年限达不到y*,即介于0与y*之间,都属于低生产率者,工资相同,故教育收益R(y)=0。如果受教育年限达到y*时,都属于高生产率者,工资(工作10年)从100,000提高到200,000,故教育收益R(e)=100,000。1)对于低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40,000y,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低生产率者宁愿不接受教育:100,000(受教育收益)40,000y*(受教育成本)即 y*2.5 2)对于高生产率者,受教育的成本为20,000y,而
22、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高生产率者愿意接受y*的教育水平:100,000(受教育收益)20,000y*(受教育成本)即 e*5 因此,当2.5y*5时,社会达到信号均衡。即低生产率者不再接受教育,而高生产率者将接受y*的教育程度,劳动者不再改变其教育水平。肯尼思阿罗(1973)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器过滤器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在社会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双重过滤器的甄别作用。较高的教育水平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结果并没有太大帮助,它既不能增加认知能力,也不会增加社会化程度。相反,教育仅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过滤作用,将具备不同生产率的个人加以分类,从而向雇主传递信号。大学
23、教育就象一个双层过滤器,一方面对进入与没有进入大学的社会成员进行挑选,另一方面甄别通过或没有通过大学教育的社会成员。图表4-2简要地解释了教育水平作为市场信号的机制。u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使厂商能够根据生产率挑选工人。(即使教育对提高工人生产率不起作用)u某些工人会获得大学教育,只是想证明他们是高生产率的,通过接受教育来发出一个信号。u现实中,教育是提供了有用的知识并提高一个人的基本生产率。例如,MBA。第一,学习专业知识;第二,完成管理硕士计划,需要智力、纪律以及勤奋等基本品质。讨论:信号显示与失灵 如果大学教育过程对学生过滤不严,或者出现“买卖文凭”现象,那么,厂商如果继续将文凭作为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信息 经济学 cuzj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