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废弃选厂及尾砂堆场场地综合治理与修复风险管控方案.doc
《矿区废弃选厂及尾砂堆场场地综合治理与修复风险管控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废弃选厂及尾砂堆场场地综合治理与修复风险管控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区废弃选厂及尾砂堆场场地综合治理与修复风险管控方案1化达三选场地场地平整、护坡建设、异位填埋、生态喷播、场区积水无害化处理。1.1放线定位测量放线前技术负责人应认真组织学习化达三选场地修复范围图,对范围图 中的坐标线关系、集合尺寸进行校核。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设计变更文件,确保测量放样数据准确可靠。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约请建设单位和测绘单位对本工程进行控制点位的交桩,项目测量人员协助接桩,并确定准备的污染区域范围。整个过程需做好以下工作:(1)取得修复区域的绝对坐标值;(2)协助相关单位完成修复区域边界的确定和放样。 勘察单位应根据坐标等信息,科学准确的确定好修复区域的范围和放样工作。1.2土
2、方施工1.2.1 开挖原则开挖前应先探明地下障碍物,办理专业移交手续后方可开挖。开挖过程中遇 到文物或不明物立即停止,业主单位同意方可开始下一步施工。如初探时发现地 下存在障碍物,先挖开暴露出地下障碍物,对于混凝土板、路面及地下钢筋混凝 土结构,如挖掘机能直按挖除的则直接挖除,不能挖除的需配上破碎炮、必要时 配上液压剪进行破除。如遇专业管线,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排查。土壤清挖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工地扬尘。对于地面扬起的粉尘,现场安排专人 对施工区进行洒水、清洁;对暴露的土地进行硬化,在出入口安装洗车台,并安 排专人负责运输车辆的清洗和出口外运输道路的清扫工作,以免车辆出入带泥, 引起扬尘污染。场内运
3、输道路每天按照规定时间清扫并洒水,保证现场干净,不 起灰。开挖时要注意现场安全,对于落差较大的部分设置脚手架栏杆,并设专人指 挥机械,以免发生滑坡。大风天气及时对土方进行覆盖,防止扬尘及二次污染。 四级以上大风停止土方施工作业,并做好苫盖。施工过程中遇到雨水天气,在雨量较小时可继续施工,但要防止出现二次污 染问题。在雨量较大时,要采取临时措施,做好挖掘面的抽水工作,防止积水, 减少未污染区域汇聚的雨水进入开挖面;在开挖基坑采用集水井汇集降雨积水, 并泵入雨水应急池进行暂存,并采样分析其是否受到污染,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基 坑积水是否外排,或是经过水处理达标后再外排。安排专人负责排水工作,防止 基坑
4、底部被雨水浸泡。为保证开挖面边坡稳定,应定期监测边坡稳定状态。1.2.2 开挖顺序本场地需要清挖 1735 方尾砂,清理面积约 868 平方米,开挖深度至填土层。根据场地污染调查结果,场地污染区域见图 5-10,开挖边界乖点坐标见表 表 5-14。在清挖地块施工前,由技术工程师带领测量员对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 并分别标识,标明该区域原地面标高设计清挖深度及设计清挖的控制标高。图 5-10 场地开挖区域表 5-14 开挖区域拐点坐标序号XY序号XY12792792.851520446.23172792740.322520470.67122792797.159520452.38382792750.4
5、14520463.60532792756.482520480.86692792753.958520468.66542792741.131520484.453102792760.197520464.29652792735.870520483.539112792762.452520467.51662792734.289520477.8611.2.3 施工前准备(1)路面防护 土方清运前,做好施工道路的硬化,防止车辆破坏路面及带泥土出场。(2)标识牌制作 根据污染土壤开挖情况,制作场区内污染区域的标识。(3)机械设备准备 按照挖运方案做好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每天出土量,安排设计运输车辆和挖掘装载设备)
6、,保证挖掘与外运过程、场内倒运现场修复所需土壤无缝衔接,做 到污染土随挖掘随运输,尽量减少挖掘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结合土方外运距离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计划配备挖掘机、渣土车、洒水车等,详情见表 5-15。表 5-15 运输车辆安排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挖掘机2台土方开挖2自卸车16台土方运输3装载机2台清理场地4推土机2台土壤平整5洒水车2辆现场及道路防尘6巡逻车1辆机械抢修遗洒清扫(5)人员准备根据机械装备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具体人员配备见表 5-16。表 5-16 人员配备序号人员名称数量单位岗位1挖掘机司机2人现场挖土2运输车司机16人污染
7、土的运输3推土机司机2人配合挖运卸载4装载机司机2人场地清理5洒水车司机2人现场及道路防尘6巡逻车司机2人机械抢修遗洒清扫7现场清洁人员2人负责现场清洁8记录员2人车辆进出管理9巡视员2人负责巡视排查1.2.4 测量放线方案(1)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1)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设计要求;2)应校核坐标成果桩及高程水准点,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取平均值;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得使用无证人员放线;4)每次使用全站仪时都要进行照准后视点进行校验、水准测量尽量采用等 距离测量、钢尺做往返丈量;5)认真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为施工服务的目的;6)严格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
8、制后细部放线的工作程序;7)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步步有校核的要求;8)坚持定位放线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有关部门及监理验 收的工作制度;9)测量记录要保证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迹工整清楚,测量 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认真保管;10)做好竣工测量资料的填写、保管、移交工作。测量组在项目技术负责人 领导下,严格依据验收程序组织专人进行测量复核。11)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记录作到清晰、规范,并由测量组长每周检查一 次,有关测量复核情况,每月由测量组长汇总后报给项目技术负责人审阅。(2)测量准备工作1)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我们选择准确度较高的经纬仪,标高引测
9、及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长测量采用 50 m 及 30 m 的卷尺配合 10 kg 拉力器进行测量。同时用 全站仪作为主控仪器具,并辅以一台测距仪配合。这些仪器在使用前均要送国家 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同时按各仪器要求进行周期检定,以确保 测量仪器的精度。2)测量人员准备 进场后,土壤开挖班组内部成立测量小组,由两名专业测量人员组成。测量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进场后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根据项 目提供红线及坐标控制点,在周围设置水准控制点及控制线,设置时满足稳定、 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3)测量施工 本项目污染区域面积大,工期紧,测量难度大。对污染区域进行定位和放线拟以
10、业主书面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红线和基准标高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 制网,再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各个细部。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和复核 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控制网、施工放线。施工测量的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本工程挖土深度从 02.0 m 不等,呈不规则图形布置。本阶段测量内容为:依据场区平面控制桩与污染区分布图,利用全站仪首先测放出污染区域叠加后的 边界坐标拐点(即污染区域最外层边界坐标拐点),用白灰撒出边界线;其次将 污染土壤修复区域按开挖深度不同分别测放出坐标拐点,确定开挖边线及开挖深 度,基坑最终槽底标高按照业主给定为准。1)控制点和水准
11、点的复核 本工程施工测量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测量成果作为起算数据,配备专职测量员及专用测量仪器,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 并向业主提供书面复测校核报告。施工期间,对控制点进行维护和定期检查,以 保证成果的正确性。2)建立场内施工控制网 复测校核结果经业主确认后,在施工现场后方,布设施工基线、高程控制点,形成本工程的平面测量控制体系和高程测量控制体系。为防止控制点被破坏及为 施工期间校核,应布设备用点及校核点。同时将测量成果以书面形式上报业主审 核,经业主批准后方可使用。建立平面控制网: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工程的平面控制网,埋设 不少于 3 个相互通视而不易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区 废弃 堆场 场地 综合治理 修复 风险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