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docx
《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_员工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23年7月大三暑假开头,始终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很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助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
2、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殊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夫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制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夫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掌握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夫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承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布满了惊慌。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
3、。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教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教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筹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消失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知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查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
4、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拟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其次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根本状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登载。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由于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受了。这真是可遇不行求的没事。但等我
5、回去,被杨教师一提问,才发觉自己问的好不具体,很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登载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味道,但还是可以承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登载是由于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由于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加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登载了一篇的确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登载的这篇稿子的批判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由于一篇仿照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当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
6、稿第一局部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苦痛经受,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其次局部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肯定严厉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登载的其次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大事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当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知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
7、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筹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准备如此等等,还鼓舞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教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洁,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阻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
8、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承受的。这时,我见网上有“苏中周刊聘请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治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预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阅历啊!但我还是当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询问状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拟好的朋友,确定能学到许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其次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
9、京或扬州报到,我快乐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教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由于来的时候是告知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士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忙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很多消失问题的新闻,都是由于我们违反了新闻传播的最根本原则,比方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动身前,那边告知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竟然不知道有泰
10、州,告知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伴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洁,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2023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预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成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觉,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治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
11、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由于他的确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固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阅历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的确了得,曾做出很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缘由,领导水平也的确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头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固然还搞了个大型主
12、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缺乏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进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聘请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聘请。来了三个,最终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每天看管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置的南方都市报、广
13、州日报。固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间或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终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聘请的来了又去的人中,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出了一期报纸后,又迁往佛山。到了佛山,就是抱着报纸到不锈钢市场里面去免费送报,送完报,又要把这些报纸装进信封给全国各地的不锈钢厂商邮寄,贴地址,装报纸,送邮局,全是人工,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固然,主编会犒劳大家的,会在早上买菜时过给10几块钱,多加点菜。至于加班有无工资,就甭想这事。我当时的心态是,这些苦我能经
14、受了,以后什么苦都不怕了。 每天收集新闻,组版,校对。出了报纸,就又重复上门送报、邮寄报纸等活动。到11月分,由于发觉我还和离去的员工联系,就大骂我不忠,由于我同意他不和他们联系的。我说公私分开,无效。我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再在乎他的那个许诺,只要走人。他挽留,过了几天,刚好我党员转正的时间到了,就以此肯定走人。他最终说觉得欠我个人情,让我不要走,可以不在他这里干,并主动给我安排到了广州日报佛山记者站,但我毅然放弃,让他回复广州日报说我不去了。广州日报那边的人纳闷问“他不知道我们广州日报好吗?”固然知道,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学校。临走时,我透露说转正后想去北京的消息,他说北京
15、有人,新京报情愿去吗?京华时报情愿去吗?法制早报也行的!我让他给我联系电话,可是新京报区域新闻部主任、河南籍记者陈锋的电话他却没有,说只是网上有来往,彼此知道对方。让我可以直接去报社找。最终给了我法制早报一记者的电话,并把他写的中国报业大战风云录带给陈锋,在扉页上题了词,作为见面的礼物,只要给了他书,他也不好意思不给你安排实习,再说也是老乡。就这样,我返回了学校。 实习小结:社会上如此的简单,让我们有时都难以想象。上面写的也只是现实的一小局部,很多事,不经受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因此,走进社会,我们要多个心眼,多点爱护自己的才智。固然,有失去就有得到,有苦痛也定有磨砺。这中间,我也的确学到了不少编
16、版、修改标题的“南都”派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我和原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总编、也是我最敬重的报人程益中先生有过几次短信沟通。我把他的遭受称为对个人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新闻事业确是大幸的。并且在我们新一代新闻人中进展了一次具有深刻新闻启蒙意义的教育。对新闻事业的促进作用,他之于中国新闻史如同曾格之于美国新闻史。而赋闲在家的他说“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知其不行为而为之”。这些对我都是深入内心的影响。 三、转折阶段:在北京(2023年11月) 之所以把在北京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单独列出,由于这个转折才打算了我重新回到河南。这使我对自己对新闻的熟悉有了重大的转变。 (入党)转完正,我决踏上了北京的行程。在新
17、京报创刊2周年的日子里,11月11日早上我到达了首都北京。其次天一大早,赶到位于光明日报社的新京报进展有限公司。可是,值班人员说,想找陈锋你要先和他约好才可以,或者你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同意见你,我才让你进。 可是我没有陈锋的电话,就发短信向我在广州的主编求救,可他说他也只能通过朋友问问。我无奈之下,只好发短信,向新京报原老总程益中先生求救,“程总,我是河南大学的小王,我现在在北京,想找陈锋,能把他的手机号给我吗?感谢”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竟然回了我短信把陈锋的手机号给了我。我又告知老主编我已经从程总那里得到陈锋的电话,他很惊异地问“你怎么有程总的号,抓紧发给我,我还没弄到呢!”我说是从你的名片
18、本里抄的,我以前在和程总聊过。可他突然告知我“小王,你可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处处招摇,凭你的实力我敢说你进中国任何一家报社都可以。”我很生气的告知他“你太小看我了,我从来就没向谁提起过你。” 和陈锋主任通了电话,却被告知现在报社规定不要实习生了。我权当信任,由于我也没别的方法,我给陈锋主任留了个纸条,说以后再访问的话,把书交给大门的值班人员,就迈出了离去的脚步。 下午就和法制早报的记者联系,接电话的人说报社没这个人,后来了别人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去向他们固然不知道。我知道不行能再靠这些所谓的关系了。于是打算明天拿着北京地图自己去瞎转悠一下,也散散心。 这中间,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了国家新闻出版
19、总署主办的传媒杂志社,由于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刚分到那里做编辑,她是河大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那儿,吓了我一跳,“感觉有点像开封吧?”朋友见面问到,我说“还不如呢,感觉像一个乡镇!”她说以前总以为在北京多么好,这次当知道自己错了吧!我问她那为什么不留校教书,却在这个地方。她说就是为着这是北京,再烂这里也是北京,只要是北京,这里的时机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我听了似懂非懂。 回来时候,一个人站在北京宽敞公路的天桥上时,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心里很是不是味道。茫茫的、繁华的、偌大的北京城,莫非连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吗?才蓦然觉察自己于芸芸众生中,是多么的渺小。 又一天,自己在*
20、广场四周转了大半天,后来到王府井大街,在地图上突然发觉三联周刊就在不远处,就打算去三联周刊看看。 到了三联周刊编辑部,告知了大厅的接待员我的来历,把简历送上,她拿着说进去给我问问。片刻工夫,她出来了,说可能帮不上我的忙,安排不了。我接过简历,就往外走。但我在楼梯口停下了,心想我来一次三联周刊也不简单,不能就这么走了。就又回来,很恳切的告知接待员,我是从河南来的,我真的想来这里实习,我对杂志社没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实习。还请她再去问一次。可能是被我的恳切打动了,她很仔细的进去了。她再从来后,告知我停会他们领导会来给我说些话,但你别快乐,估量还是不能安排实习的。又轻声告知我你来的不是时候,今日是周一
21、,是出杂志的日子,都忙得没心情,见了不骂你就是好事了。 过了一会,可能是主编朱伟(我在他的博客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出来了。我们坐下后,他告知我“我们很佩服你的士气,一个本科生竟然敢自己找上门来。但我要告知你,平常啊,像你这样的本科生来这里,你连我们理你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来不要本科生的实习生。其次,我们要是让谁来实习,确定是我们想让他进来工作,就是说我们对他提前有个考察,觉得他可以才让他来的。固然我不是说,我们惟学历论,本科学历的我们也要,但我们要的都是他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的。我告知你啊,媒体许多,是分层次的,就像一座金字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尖。你要知道我们
22、三联周刊,是属于塔尖层次的媒体。而像你这样的本科毕业生,不应当来我们这里,就是我把你硬安排给一位记者,可是我们这里的记者任务都很大,都是做大的主题稿子,你根本就帮不上忙,或者你就胜任不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去一家都市报之类的报纸,他们喜爱要本科生,你做好了也可能留下的。北京有许多报纸的,你去吧!” 我听完,说了声感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成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似乎全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预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打算,“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
23、电话(从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知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知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由于要实习的人许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其次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2023年11月2023年1月)(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状况比拟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上午,办公室的王教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快乐,下午就匆忙赶了过去。王教师待我很是热忱,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
24、了个好教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教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快乐,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约费用就是600元啊!由于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谢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教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哄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旧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习 报告 一步一个脚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