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设计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b. 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2.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3.情感目标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三、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四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展示教材“课题背景”相关资料和图片,加以讲解,导入本节课题和目标。材料: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
2、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我国各地气候不同,人民生活习惯不同,生产配料不同及制成的形状不一,腐乳品种多样。如红豆腐乳、糟腐乳、醉方、玫瑰红腐乳、辣腐乳、臭腐乳、麻辣腐乳等。品种虽多,但酿造原理相同。阅读、倾听。情景导入本章和本节目标。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让学生阅读关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故事,讨论下回答相关问题。故事: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微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考试,做起了买豆腐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又舍不得放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上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才想去此事。打开
3、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青色。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香,吃着臭”。街坊邻居们品尝后也很爱吃。于是, 王致和开始专营臭豆腐和酱豆腐的生意。 问题1.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问题2. 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问题3.你能总结王致和做腐乳的方法吗?2.制作腐乳相关菌种(1)制作腐乳相关菌种讲解并展示相关图片: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发酵,如青霉、曲霉、酵母、青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2)毛霉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毛霉相关知识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分类:丝状真菌生殖方式:孢子生殖;适宜发酵温度: 1518 讲解菌种的来
4、源: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2.发酵原因 讲解: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解有机物。蛋白酶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为腐乳。二、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展示实验流程,讲解各个环节目的和前期和后期发酵的主要变化。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在豆腐上生长,效果有二:一是毛霉菌丝将豆腐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蛋白酶水解豆腐中蛋白质。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其他微生物作用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选修 专题 课题 腐乳 制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