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的思想内涵与民俗特征.docx
《目连戏的思想内涵与民俗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连戏的思想内涵与民俗特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连戏的思想内涵与民俗特征目连故事源于佛经,它反映了佛家对世事和人生的基本观念。目连故事后来又演变为戏曲,发展成多元思想。目连戏是成熟戏曲的重要标志,它脱离了戏曲孕育时期的歌舞百戏的初始阶段,是中国戏曲形成的较早记录。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到唐代,处于兴盛阶段。唐代文艺的显著特点是世俗化,于是,艰深难懂的佛经故事演变为俗讲,使之广泛流传。这是一大变革。敦煌发现了很多唐代目连救母变文,这是一种兼说兼唱的艺术形式,简称“目连变”。它使目连故事更加广泛的流传,这又是一大变革。目连救母故事经过两次变革,使它从佛殿走向民间,从封闭走向开放。唐代的经济虽然比较繁荣,但市场经济并不发达。都城长安仅有东西两个集市
2、贸易地点,数量很少。城市结构为坊巷制,长安一百零八个坊,每一个坊就是一个单位,天黑就上锁,缺乏夜生活。文艺的相当部分还停留在说唱艺术阶段。宋代的情况就不同了,坊巷制瓦解,集市到处都有,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夜间灯火通明,店铺林立,且关门很晚,南北各种货物齐全,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有的商店三更才停业,五更又开张。宋代的一些城市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游手好闲”之辈,壮大了市民阶层。宋代经济的繁荣,商业的活跃,城市市民阶层的大量涌现和增多,势必需要文艺生活,而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为社会提供这方面的条件,于是,娱乐场所“瓦舍勾栏”出现了,中国戏曲就在这里诞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构肆乐人,自
3、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增倍。”一些论者由此称现存的目连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戏祖”、“戏娘”。目连戏强烈的宣传佛教思想,宣扬因果报应,同时也融入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并且在数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儒家的孝道越来越加强,它在宗教的氛围里,时时表现儒家观念。目连戏保存了大量的民间风俗,使它具有深厚的民间性,并且形成目连戏的风格,一方面,戏中突出了佛教的阴森恐怖,一方面,戏又给人以活泼风趣,亲切平易的感觉,这是宗教贴近民俗,民俗靠拢宗教的双向选择。目连戏脱胎于佛经故事,佛教思想应当是它的本源。但是,目连故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外国文化逐渐中国化,佛教文化逐渐世俗化,遂使目连戏成为儒、释、
4、道三家思想的庞大集装箱,民间文化的博大载体。一目连是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名为摩诃目犍连,亦称大目犍连,简称目连。传说目连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皈依释迦牟尼之后,甚得佛法。目连佛经故事传入中国,大约在汉晋之间。西晋时佛说盂兰盆经、东晋时佛说报恩奉盆经、南朝梁时经律异相等佛经,已传入中国,其中皆有目连救母的记载。经律异相之目连为母造盆云:“目连始得道,欲度父母,报乳哺恩。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相连,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目连驰还,具陈此事,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可以七月十五日为七世父母厄
5、难中者,具饭五果,汲灌盆器,香油灯烛,床褥卧具,尽世甘美,供养众僧。其日众圣六通声闻缘觉,菩萨示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具清净戒。其有供养此等著者,七世父母、五种亲属,得出三涂,应时解脱,衣食自然。佛教众僧皆为施主家,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食供。”这个佛经故事在宣传佛法无边之中表现了报恩思想,并且随着它的演进,越来越成为目连戏的主导思想。但是,目连戏的思想内涵是广泛的,多元的,宽远的。戏中既宣传儒家的忠孝节义,又宣传佛家的因果报应,也宣传道家的清静无为。元无名氏杂剧行孝道目连救母、明郑之珍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张照传奇劝善金科,都突出“孝”和“善”,可见目连戏中“善”是根本,“孝”
6、是核心。在目连戏里,儒家和释家在思想上寻找到了共同点,目连佛经故事中的报恩意识,正符合儒家的孝道规范,于是儒、释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目连故事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儒家对目连本源的报恩行为,做了较大的发挥和拓展,强调“劝善”、“尽孝”。而佛道两家也找到了相同之处。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中元节,即鬼节,民间谓“七月半,鬼乱串”,需要安抚众鬼。是日佛教也慰藉鬼魂,超度亡灵。同是七月十五这一天,佛道两教祭祀的内容、用意基本相同:道教的罗天大醮,是道教最盛大的法会;佛教的盂兰盆会,是佛教最盛大的法会。罗天大醮的仪式本身与目连故事无涉,但它的消愆谢罪,保命诞生,袚幽荐祖,祈福悼亡之意,与盂兰盆
7、会的追荐祖先,超度亡灵之举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在举行罗天大醮时常演目连戏,罗天大醮的时间是七七四十九天,目连戏为配合要演四十八本即四十八天。释、道两家,本来各有教义教规,互不相杂;儒家也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它们各自标榜,互相攻讦,甚至形成积怨,但是在目连戏里,儒、释、道三家却爱憎相同,目标一致,这是其他剧种的剧目无法比拟的。这种文化现象表明,目连戏在长期的流传中,各个阶级、各种思想对之都很关注。中国自古就有“三教同源”之说,目连戏正适应了这种需要,例如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中第三出“斋僧斋道”有这样的道白:净:小僧,禅定是也。小:小道,全真是也。净:(唱红衲襖)释家大要在华严一经,大抵教人明此
8、心,明时见性灵。小:(接唱)心和性,释同儒混成。小:(唱红衲襖)老君大要在道德一经,大抵教人修此心,修时炼性真。净:(接唱)心和性,道同释混成。外:(傅相即目连之父)唱红衲襖圣人遗下四书五经,大抵教人存此心,存时在性明。净、小(接唱)儒、释、道须知通混成。外:圣人以神道设教,岂非三教混成之意乎!盖儒也、释也、道也,名虽不同,而皆所以成乎已,犹之日也、月也、星也,明虽不一,而皆所以严乎天。外(唱孝顺歌)儒、释、道本一流,名并三光诚不偶。净(接唱)承高谊,赐颖留,三教一家古未有。合(唱)天教皆天授,善事天时在自修,修善工夫只在性内求。可见儒、释、道在目连戏中互相承认,和睦相处,形成“三教皆天授”的
9、局面。儒家的忠、孝、节、义,目连戏里表现得很充分,例如仆人益利对傅家主人的忠,罗卜(目连)对父母的孝,曹赛英对罗卜的节(断婚守节),邻里李厚德对傅相的义(傅相临终,嘱托厚德,提醒傅妻刘青提、儿罗卜都要吃斋把素,广积阴功,敬事神佛。后来刘青提破戒,大开五荤,李厚德苦口婆心劝阻,谨记老友傅相的嘱托)。佛家的因果报应,目连戏里也宣传得很充分,例如傅相一生积善,死后乘白鹤飞升,刘青提违背祖训佛法,打僧骂道,大开五荤,被捉拿到地狱受苦,她由人变鬼,由鬼变犬。后来傅罗卜与未婚妻曹赛英割舍姻缘,出家做和尚,西天取经,得道后超度母亲,又使刘青提由犬变为鬼,由鬼变为人,由人变为神。益利、赛英一贯做好事,也都升入
10、天界。赛英的母亲乐善好施,死后入地狱过银桥,仍投胎富贵人家,狗儿和金奴作为仆人生前怂恿主人刘氏杀生开荤,入冥间轮回变牛变马。道家的清净无为,目连戏中也抓住机会表现。傅相主张“为人在世要志诚”,“想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无常一到万事休也”。傅相一生信佛,本应以佛力腾云入天界,但他却以道家的“白日乘鹤飞升”的道法登上天堂。在目连戏里,傅相一人集儒、释、道三家思想。戏的最后一出盂兰大会,傅相、刘青提、罗卜、赛英、益利,都先后超升成神仙,一家在天上大团圆,表现了儒、释、道的和谐、趋同。目连戏中在地狱受鞭挞的诸恶鬼,有不孝子、不孝妇、图财害命的、与人通奸谋死亲夫的犯妇、杀人放火犯、挑拨是非婆、偷鸡妇,
11、为富不仁,大斗收、小斗放,逼人卖儿卖女的,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上述的恶鬼,也是儒、释、道三家宣传的思想相同,表彰的目标相同,打击的对象也相同。目连戏中儒家思想的嵌入和加强,是个复杂的现象,“孝”固然是这出戏的核心,但也不能一闻孝道,便谓是儒家思想,因为人民群众也有自己的传统道德观念。目连戏旧时流传很广泛,民间性很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标准,都会带到戏中。当然,从剧目来看,元人杂剧行孝道目连救母已见儒家思想的端倪,或人民群众道德观的反映。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江南祁门(今安徽)儒生郑之珍时,他对目连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取名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宣扬和强调了儒家思想。到了清乾隆年间
12、御前文人张照手里,又进行了改编、扩充,定名为劝善金科。劝善金科开宗明义地提出:“当今万岁,悯赤子之痴迷,借傀儡为刑赏,使天下之愚夫愚妇,看了这本传奇,人人晓得忠君王,孝父母,敬尊长,去贪淫,戒之在心,守之在志。”儒家思想、封建说教加强了,佛教思想相对淡化了,目连戏对道家也有奚落之处。例如祁剧目连救母的请巫赐福一出,刘青提死后,傅罗卜请道士来家中驱鬼,毛师公吹牛角,挥匕首,口中念念有词,结果不但未能打鬼,反而被鬼戏弄,毛师公又打发徒儿回家搬请其妻毛师娘驱鬼,亦不能胜,表现道士在鬼神面前束手无策,毛师公最后不得不忍痛使出绝招,咬破自己的中指,用血来赶走众鬼。辰河戏高腔目连救母亦有请巫救母一出,早年
13、演出时,在观众中找一个当地的真巫婆(仙娘)上台为刘氏治病,当她跳神跳得最起劲即“仙魂附体”时,戏班安排一个演员忽然大喊仙娘的孩子掉到河里去了,这时仙娘立刻停止跳神,飞快地奔至台下而去,观众此时哗然,嘲笑巫婆没有为刘氏把病治好,亦属毛师公驱鬼未能奏效一样的无能。目连戏在演出中,对神灵也进行嘲讽,例如祁剧和辰河戏目连救母中,都有城隍剥金一出,李狗儿走投无路来到城隍庙,发现泥塑的菩萨(演员扮演)的脸上有金粉,可以刮下来卖钱,于是把自己与城隍脸对脸地捆起来,像盗尸一样,这时的城隍,全无神圣威严之像,竟连自己的尊容都保不住。其讽刺性也是很强烈的。目连戏的思想内容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从积极的方
14、面来讲,它宣传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有光明前途。例如祁剧目连救母第二出佛贬桂枝,桂枝是上天的罗汉,因屡起思凡之念,被观音大士贬到民间傅相家投胎,生下来后取名罗卜。罗卜至孝至善,为救母亲与未婚妻赛英割断姻缘,立志取经救母,他经过千难万险,过黑松林、过寒冰地、过火焰山、过烂沙河等地,克服了极大的困难,到西天见佛,佛祖赐他一把禅杖,他用禅杖敲开地狱之门,从一殿至十殿寻母,终于救母脱离地狱苦海,并且超度成仙。鉴于桂枝罗汉投胎罗卜,在人间经过千辛万苦,功劳卓著,又被佛祖召回天庭继续当罗汉。刘青提的遭遇和变化,说明即使犯了严重错误,只要不讳疾忌医,愿意接受挽救,同样可以改变地位和处境。目连戏宣传母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目连戏 思想 内涵 民俗 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