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疫防控复学工作方案.docx
《幼儿园防疫防控复学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防疫防控复学工作方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园疫情防控复学工作方案幼儿园疫情防控复学工作方案1 一、开学预备 (一)组织要求 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预备。 学校要依据最新疫情防控形势,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把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安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特别状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藏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催促到位。 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
2、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动、落实落细。 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 学校要完善教育、卫生安康、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根据我市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不断完善优化校领导负责的传染病预防掌握工作体系和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即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安康治理制度、应急接种制度/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传染病防控安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和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生员工一日常规,明确错时上放学、错时分区域就餐、体育活动等
3、安排。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学校开学前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依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置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快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准时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5明确要求,确保顺当开学。 学校全面把握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包含保安、保洁、宿管、班车司机、班车照管员、食堂员工、后勤保障人员等)开学前14天的安康状况、核酸检测和出行轨迹状况,了解其外出史、接触史等关键信息,建立监测台账;依据风险人群治理要求,确定正常返校人员
4、,准时将开学安排、返校要求精准通知每位师生员工,做好返校途中安全提示,与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签订安康承诺书。同时,做好暂缓返校师生员工的沟通告知解释工作。 (1)风险人群判定。 依据学校师生员工新冠肺炎感染状况、近14天旅居史与接触史、当前安康状况等,将其分为三类风险人群,见下表。 表:学校师生员工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人群划定标准 高风险人群 划定标准 (1)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病症感染者或阳性感染者; (2)近14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病症感染者、核酸阳性人员有过亲密接触史,或与确诊病例、无病症感染者、核酸阳性人员的亲密接触者有过接触史的师生员工,即被判定为密接、次密接的师生员工; 中风
5、险人群 划定标准 (1)近14天有发热(腋温37.3%、额温36.8)、咳嗽等呼吸道病症者; (2)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 (3)14天内,居住楼房同单元门消失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病症感染者或核酸阳性人员的师生员工; 低风险人群 划定标准 高风险、中风险人群以外的师生员工。 (2)风险人群治理 高风险人群: 符合上述表中1(1)的师生员工,治愈后,需持有关部门核发的两证一卡,完成属地防控部门要求的居家隔离/居家安康监测后,身体安康、凭解除隔离证明及48小时内鼻、咽双采阴性证明返校。 符合上述表中1(2)的师生员工,在完成属地防控部门要求的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安康监测后,身
6、体安康、凭解除隔离证明及48小时内鼻、咽双采阴性证明返校。 中风险人群: 符合上述表中2(1)的师生员工需到医疗机构进展排解诊断,痊愈前方可返校,返校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符合上述表中2(2)和2(3)的师生员工完成属地防控部门要求的集中隔离或居家安康监测后,身体安康方可返校,返校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低风险人群:安康监测正常方可返校。 6加强宣传,做好安康教育。 学校要准时公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学问。引导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拢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
7、,确需外出时,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应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协作落实安康治理规定。 (二)保障要求 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藏。 学校对现有防疫物资进展一次彻底清理盘点,依据师生员工数量, 结合应急方案做好抗原试剂盒、防护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防护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防护服等常用防疫物资储藏,储藏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治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留意物品的有效期。依据使用状况,适时补充,保持动态平衡。 表:学校根本防护防疫用品清单 体温监测用品 名称 红外体温探测器、额温枪、水银温度计
8、应急用品 名称 N95口罩、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工作帽、丁睛手套、护目镜/面屏、鞋套等 抗原试剂盒 个人卫生用品 名称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干手纸巾 外表消毒剂及其用品 名称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75%乙醇消毒液等 常量喷雾器、消毒用塑料桶、抹布、拖把、一次性乳胶手套 垃圾处置用品 名称 医用垃圾桶、医用垃圾袋、垃圾塑料袋 8配备设施,保障防疫场所设施齐全。 (1)设置肯定数量测温设施。 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楼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置红外体温探测器,做好设备维护和温度校验。 (2)设置充分的洗手设施。根据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米长盥
9、洗池标准设置流淌水洗手设施;配足洗手液;做好排水设施检修和维护,排水设施下水管应设置回水弯,并确保下水管与地漏连接处密封完好、不用的排水地漏封堵好。 (3)标准设置临时观看室和隔离室,寄宿制学校还需要设置隔离寝室。 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观看室,为入校时消失疑似病症的人员供应临时观看场所。同时,至少设置2个隔离室,分别用于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症的师生员工,以及消失其他病症师生员工的临时安置,避开穿插感染。临时观看室和隔离室的设置要经卫健部门专业指导评估。寄宿制学校要提前与属地储藏的隔离场所建立对接。 隔离室根本要求: 应远离教学和生活区,相对独立,采光和通风良好,有独立卫生
10、间和流水洗手设施;设置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面积应大于15。设置在卫生室/保健室内的隔离室需具备独立转运通道。 受条件限制,中小学校隔离室可选在楼房首层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楼房靠边靠外的房间,带有(靠近)厕所及盥洗室,采光和通风良好,进出过程中路程最短及接触人员最少等,室内应保持洁净干净,无杂物堆放。 另外,室外温度相宜时,也可通过搭建帐篷的方式建立临时隔离室,位置应相对独立、远离教学和生活区,帐篷内光线充分及空气流通,帐篷出入口应避开人群必经之路,并在帐篷四周设立戒备区域,帐篷内放置必要的物品,进出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隔离室原则上应当具备以下根本设备和物品: 防护用品:一次性工作帽、防护
11、眼镜(防雾型)、医用外科口罩、N95医用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等。 洗消物品:洗手液、手消毒液、干手纸巾、紫外线灯(移动、悬挂式)或空气消毒机、含氯消毒剂、75%乙醇消毒液等。 其他物品:体温计、观看床、处置台、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登记本、呕吐包、污物桶、医疗废物袋(密封性较好的塑料袋)等。 (4)设置提示标识。 学校根据“不穿插、不聚拢”要求,合理设计和施划师生员工出入校、进楼、进班、回寝等行走路线,在校门、楼门等简单发生人员聚拢区域地面处粘贴一米间隔提示。在餐厅、卫生间、洗漱间等场所粘贴”七步洗手法”等标识。 可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 9学校积极协作当地卫生安康、疾控
12、机构,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效劳保障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舞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展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行同时承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10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 (1)做好清洁消毒。 开学前学校要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设置适量的废弃口罩回收处、生活垃圾回收箱;根据学校环境清洁消毒指引(详见附件),提前做好教室、试验室、食堂、宿舍、体育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隔离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外表进
13、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对学生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学生教辅资料等进展消毒;涉疫学校或曾被防疫征用的学校环境由专业机构进展终末消毒,开展消毒效果评价,并经专业机构评估符合校园环境安全标准。 (2)做好安全排查。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安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养分安康治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338号)要求,开学前对食堂加工设施、用具进展全面排查、清洁和消毒,准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施设备;对食堂、超市之前存储的食品原材料进展清理,去除感官性状特别、过期、变质食品原料;对饮水机和二次供水的蓄水池进展全面清洗消毒,排空长时间滞留在供水管道中的陈水,托付专业机构对
14、直饮水、二次供水、自备水源进展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食堂员工进展全面安康检查,持证上岗;开展校园供电、消防安全等设施检修排查,消退风险隐患。 11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 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数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对全部教职员工(包括校医、食堂工作人员、保安、保洁、宿管人员等)进展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考核,明确各自职责和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做到人人把握学校各项防掌握度和防控要求,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12做好提示,保障师生员工返校安全。 学校要提示、催促师生员工返校途中做好防护。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随时保持手部
15、卫生,削减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避开用手接触口眼鼻;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使用洗手液在流淌水下,或者使用免洗洗 手液,严格根据“七步洗手法”洗手;旅途中做好安康监测,旅途中如有发热或消失其他可疑病症,应主动告知乘务员,寻求帮忙,视病情准时就医,并准时告知学校。 13开展督查,保障防疫举措扎实落地。 各地教育部门要联合本地联防联控工作组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开学预备工作进展评估,逐校验收,确保到达开学条件。市级专项督查组对包保地区学校开学预备工作进展督查,压实属地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 二、开学后 (一)重点环节管控 1入校排查登
16、记。 落实网格化治理要求,动态精准把握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安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 校园出入治理。 (1)校园实行封闭治理,严禁校外无关人员入校;确因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要严格执行“六必要求”,即必经领导批准,必扫安康码、必验行程卡,必测温合格,必戴口罩,必登记(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学校师生员工入校时要执行“三必要求”,即必验身份、必测温合格、必戴口罩。 (2)入校时发觉额温超过36.81或不适病症人员,应当由专人带至校门处临时观看室,用水银体温计进展复测,腋温高于37.31及疑似病症人员,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准时由监护人或学校用专车送医疗机构排
17、查,就医及伴随人员做好防护。排解新冠肺炎疑似人员后,就医或居家疗养。医疗机构初步疑心新冠肺炎疑似人员时,根据“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相关要求处置。 (3)学校保安工作期间须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一次性手套;每天做好晨午晚检,如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病症时应准时就医,制止带病上岗。 (4)学校门卫室配备必要的消毒用品和设施,门卫要对人体接触的体温测量仪器进展每人次消毒,对非接触性仪器进展适当消毒。对外来人员登记使用的笔和本要实行有效的消毒措施,防止穿插感染。 (5)学校应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楼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置体温检测点,并派专人值守。 (二)入校后管控 3落实主体责任。 根据“
18、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掌握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做好安康治理。 (1)做好风险排查。 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执行出省向学校报备制度。学校每日排查统计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安康状况、外出状况以及与新冠肺炎感染者、密接人员接触状况等,建立排查台账,向属地教育部门执行“日报告”“零报告”“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学校要对本人或共同居住人有外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进展重点关注;本人或共同居住人有风险地区旅居史或有新冠肺炎感染者、密接人员接触史的师生员工,学校要向属地疾控机构、教育部门报告,并催促相关人员向居住地所在社区进展报备。共同居住人需隔离管控的,师生员工
19、一并执行社区管控要求,完成管控要求后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 (2)做好核酸(抗原)检测。 学校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每周对师生员工根据不同年级不少于5%的比例进展核酸检测,对班主任、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等校园重点人员加强安康治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发生疫情,每周组织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并将抽检比例提高至20%,推广使用抗原检测。同时,要依据疫情集中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和抽检比例。提倡学校组建校内核酸采样队伍(人员数量要满意学校当日最大采样需求),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负责本校师生员工核酸样本采集。采集的样本放置专用容
20、器中、密封后,由专人、专车送至专业机构检测。 (3)做好晨午晚检。 专人负责统计师生员工晨午晚检状况,将特别人员信息准时上报校医。对于师生员工有意隐瞒自身安康状况的,要准时赐予批判教育,并将其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传染病传播扩散的,学校要依法、依规、依纪严厉处理。 晨检:学校要合理设置晨检通道,尽量避开人群聚拢。晨检区应有工作台、免洗手消毒液、纸巾、遮雨(阳)棚、记录本等晨检人员须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师生员工入校前应在家进彳亍体温检测、身体状况检查,体温正常、无咳嗽等可疑病症可正常前往学校。 师生员工入校时,学校在校门、楼门处进展体温检测。住宿生每日早晨在寝室内完成测温。值班教职
21、工自行监测体温及身体安康状况。 班主任应在每天第一节课下课前,完本钱班学生安康状况询问与观看,并做好特别状况记录。 午检:下午其次节课前,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测量体温,完成学生安康状况询问与观看,并做好特别状况记录。教职工自行监测体温及身体安康状况。 晚检:寝室长组织住宿生测量体温并完成学生安康状况询问与观看;值班教职工自行监测体温及身体安康状况。 (4)做好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踪。 学校要指派专人负责全体师生员工(包括学生、教师、保安、保洁、食堂员工、班车司机、宿管人员等)每日缺课/缺勤状况统计,如有缺课/缺勤人员要问询具体状况,因病缺课/缺勤的要追踪病因,并填写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踪登记表
22、,报校医存档。 学生患病治疗期间,班主任应与学生家长保持亲密联系,准时了解患病学生身体、心理安康状况,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要进展个别辅导。 (5)做好复课(复工)证明查验。 患传染病师生员工复课、复工时,学校要严格把控所患传染病的隔离期限,隔离期满或凭据市级以上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经校医复核无误后,方可复课、复工;校医要做好复课、复工日期、隔离时长等记录,并将医院诊断证明或病例复印件留校存档。 5巡检重点区域。 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试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防疫 复学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