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docx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张娅玲 教学目的 :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奉献 3.结合本文的构造,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奉献 2、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力气;哪里有口才,哪里就有战斗的号角,就有了成功的曙光“一人之辞,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古有战国苏秦数国游说不辱使命,三国孔明力排众议舌战
2、群儒,今有爱国首领宣传救亡图存演讲风起云涌,不战屈人之兵,谋划临阵倒戈,战前的发动,士气的鼓舞,人文的分散,天地的扭转8226;8226;8226;8226;8226;8226;这一切都要通过口才表现出来,口才在无形之中转变了历史的进程,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毫无疑问,口才也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 当今社会,人们也已熟悉到口才的重要性了,甚至不惜花重金去培育自己的口才,以使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同学们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吗?是否也曾为自己的口才做过努力?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吧,看看他这个新官儿的头一把火是怎样烧起来的8226;8226;8226;8
3、226;8226;8226; 二、背景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进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全部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非常深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
4、,对讨论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格,找靠山蔡元培的奉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势,根据自己的教育抱负,实行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育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去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养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育学术讨论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气 这次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是回国后的第11场演讲 这场演
5、说是在1917年初,蔡先生已步入知命之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尚在酣战之中,国内正处军阀混战阶段,正像国父孙先生说的需要蔡先生“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覆盖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性的教育”于是就有这场演说的发生,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 三.合作学习 (一)这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即为预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索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合作争论】 1.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2.语言肯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假如语言枯燥无味,听众觉得没意思 3.演讲要面对许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肯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怀的、想听的东西 4.演讲要
6、能打悦耳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留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5.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渐渐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需观点明确,思路清楚 6.另外,这么多听众聚在一起,可不是只来听声音听故事喧闹,对吧? 因此演讲辞必需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二)今日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当某一职务,在走立刻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设现在你担当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争论】工作方法、策略
7、、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提出一些盼望 (三)齐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 课文是一篇演讲稿开头简洁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 (1)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熟悉,抱定仔细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进展打根底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2)要求青年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仔细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 (3)鼓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典范 在演讲的最终,告诫青年学子近期做好为了做学问和改进校风必需做好的两件事:改进讲义,添购书籍 其次课
8、时 一、深入探究、领悟内涵 : 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以改进社会、改造教育的满腔激情,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尊敬师友的殷切期望,显现了献身社会、献身教育的名贵人品和高大形象 请大家考虑蔡元培先生为什么向广阔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 (一)研习第一点盼望:抱定宗旨 1、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明确:为求学而来,疼惜光阴,孜孜以求,讨论高深学问,为今后的进展打下坚实的根底 2、为什么提出这一宗旨,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一点呢? 明确:抱定宗旨以正学风 由于当时来北大读书目的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一己私利,北大当时存在许多腐败现象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1)许多学生不以学
9、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作升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平常敷衍塞责,放纵游玩,考试时才突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2)由于热心做官,许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问深浅,只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殊欢送 (3)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4)有些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沾染了社会的恶劣风气,不自觉砥砺德行,被人看不起 北大当年存在的腐败现象,突出的就有上述几方面这些腐败现象,虽然已成历史,后人还应引以为戒 3、那么他又是怎么针对这一点对学子们进展演说的呢? 明确:为了讲清晰其中道理,他从大学的性质谈起,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讨论高深学问的地方批判了往昔学子对教师不以
10、学问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的大小他挖掘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缘由,就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对头因此,他要求来北大求学的人,要抱定仔细做学问的正大宗旨从他的论说中,可见他对教师的突出要求,就是具有做学问的力量他让新学人物和旧学人物都进入北大,并过裁减不称职的教员,都是旨在提高学校的学术品位 (二)研习其次点盼望:砥砺德行 1、这一宗旨从什么角度提出? 明确:砥砺德行以矫颓俗 2、这一盼望又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明确:其次点则着眼于品德,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
11、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乱担心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标准,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很多人丢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盼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消遣,也要力求正值之消遣这些教导既严厉仔细又爱护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3、这一盼望的提出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必要败德毁行之事 重要关乎国家兴亡 责任以矫颓俗 (三)研习第三
12、点盼望:尊敬师友 明确:尊敬师友以整校风 (现状:对于教员,不能以诚相待,礼敬有加,只是利用耳2段:因做官心切,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殊欢送,盖唯将来毕业有人提携对于同学校友,不能开诚布公,道义相勖) 他的第三点要求是,要求青年学子这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敬重师长,团结友爱,相互鼓励,共同提高,是建立良好校风必需具备的条件端正学风,改善校风,就是为培育学术讨论新风气制造条件全校上下树立了新风气,学校的学术气也就会很快浓起来这也是贯彻“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不行或缺的措施 蔡元培先生在他这次演讲中,始终是围围着他的办学方针来阐述的 (四)蔡先生提出两点规划,目的
13、为何? 思索、争论、明确:一曰改进讲义,以期学有所得,能裨有用 二曰添购书籍,自可旁稽博采 二、感悟思索 1、蔡元培先生对北大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感受 (留意高中生和我们的定位和要求的不同,重点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生观,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不行拔高,防止空谈) 2、在了解历史背景的根底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奉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从本文中,你感知到蔡元培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先生的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拉开了北大改革的序幕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先生就一个陈腐的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大学,从而奠定了北大
14、百年的基业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以救国他旧学肤浅,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他担当北大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一直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特别尊敬而一次胜利的演讲,最感人的根本不在于文辞的华美,构造的严密,而在于演讲者能用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心情,所以,先生此次演讲中隐蔽在文字背后的崇高的情怀才是最动人的根本!那么,依据先生的演说,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点来谈) 请同学们可先小组沟通感受,然后举手发言 明确:有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 有教育家的眼光和才智 有改革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就任 北京大学 校长 演说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