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三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三篇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彰显优势,凝聚发展伟力“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5年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文章,和读者一起回顾“十三五”发展历程,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十三五”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在
2、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伟力。“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征程上流光溢彩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指出:“在十三五的实践中,中国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
3、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十三五”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4、“十三五”时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不断深化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把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既是理论层面的概括提炼,也是生动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亿万人民的切身感受。“十三五”时期,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成果落地生根:对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实施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产权制度改革把“有恒产者有恒心”写进中央文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得以完善,制定颁布民法典5年间,正是由于发挥了制度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中国特
5、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才能够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十三五”时期,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从稳经济、促发展,到战疫情、斗洪峰,再到化危机、应变局,我们党不断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成为国家治
6、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层逻辑,激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面对即将开启的新征程,必须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中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谱写更加辉煌的中国之治新篇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提质增效,增强综合国力“十三五”时期,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经济在壮阔海域中开拓出更加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中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稳的主基调,稳住了基本面,筑牢了基本盘,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
7、稳定性和确定性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创新是重要指标。前不久,科技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中国超级计算机台数占到45%;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中国5G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5G技术核心专利数世界第一不断跳动的数字、不断增多的“第一”,见证大国创新的坚实步伐,标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当前,“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十三五”时期,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
8、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一次次“压力测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00万亿元大关;20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xx年增长39.9%5年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续写了中国奇迹,彰显了中国力量。指出,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十三五”时期,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经济在壮阔海域中开拓出更加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在试验线上完成系统联调联试,一项项惊艳
9、世界的重大工程标注中国发展的速度;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中国天眼”开放运行,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G网络加速成型,密集涌现的国之重器见证创新发展的高度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稳步提升,更有结构的持续优化,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奔跑的同时,“体格”更强健、含金量更充足。能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检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稳的主基调,稳住了基本面,筑牢了基本盘,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第二季度复苏态势,实现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
10、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成绩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和强劲动力。过去5年,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劈波斩浪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之所以跃上新的大台阶,根本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实践充分证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
11、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握趋势,高质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
12、议)的公布,各地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为了让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与建议承接得更加紧密,本文总结了“十四五”期间,乃至面向二三五年的四个社会趋势性变化。明确把握数字化建议中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行业却在逆势快速增长,线上的会议、消费、教育逐渐成为生活新趋势,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如火如荼。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产业升级促使城市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明确定位。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梯度会进一步拉开
13、,一线城市受惠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可以从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升级和场景应用实践全方位发力,其他缺少绝对优势的城市则可以在自己的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应用场景上做文章。数字化转型是创新的基础,未来“十四五”的发展乃至更远的2035年,数字化转型实现各种技术突破以后,许多业态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这是一场社会的变革,蕴含的市场空间巨大无比。很多城市只要在相对应的层次上能够聚集人才资源,集中力量,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禀赋,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一样可以大有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从生育政策、开发老龄资源、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等维度全
14、面阐述了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方向。实际上,自2000年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已经成为很显著的“灰犀牛”性问题。20xx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的特征。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建议正在制定的地方“十四五”规划需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作出更多制度安排,谋划更多可落地的项目。第一,城镇化建设要投资更多的养老设施;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引进大量适老化改造;第三,城市建设要开始有意识地规划“
15、银发产业”的发展,比如老人用品的相关设计、制造业,老龄服务的培训业等;第四,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探索延迟退休的制度安排;第五,要开始加大对独居老人的照顾和临终关怀体系建设力度。这些措施不仅能形成当期投资,也能带来未来的消费,还能让老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值得作为城市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进行谋划。明确把握城市集群发展建议中明确指出,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未来还是要以层次丰富、功能定位清晰、协同发展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为发展主体。具体体现在:第一,中西部城市、省会城市中不能搞一城独大。当前中国一些省份的省会首位度太高,和城市群发展精神有差距,未
16、来需要在促进协调发展的规划中进行合理调整。这就要求地方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时候,要明确城市的定位,大城市要注重高质量发展和对周边城市的拉动辐射作用,而小城市要有发展壮大的信心,充分借力临近大城市的优势资源。第二,继续控制超大城市发展,并提高城市之间的协同效应。这意味着很多大型城市依然要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而大城市周边的城镇有机会从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的过程中受益。在做规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城市自身是处在怎样的规模和阶段,究竟是作为发展的拉动主体还是承接主体,还有多大的人口和产业发展潜力,这样才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确定各项政策。第三,宏观上防止南北城市差距加大。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17、之一就是南北差距加大,人口向南方迁移。从国家战略层面,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已有的政策支持,要有相应政策防止南北差距加大。全面把握内循环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可以说,强调内循环是本次规划编制面向的时间节点的一个全新的趋势变化,将深度影响“十四五”期间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布局。在外需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内循环布局的核心就更多地依赖国内市场需求,其有力的抓手就是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空间。基于此,地方制定“十四五”规划就需要考虑用具体的对策落实这两个抓手。在促进消费端,首先可以考虑的是促进供给侧改革,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刺激消费欲望;第二,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有钱消费;第三,是要明确一个城市的主要消费人群,比如城市周边的“两小时高铁圈”有多少人口,明确培育什么样的具体项目来吸引、承接这些人口的消费。在拓展投资空间端,可以考虑加大新基建项目的谋划,一方面增加当期投资,另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要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补短板的项目的关注支持力度;要积极谋划本地区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