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9篇).doc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9篇)精选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规划(精)一 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p83页旋转三要素。本课规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熟悉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把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看、争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量和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在观看、争论中,进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育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依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纳以试验发觉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细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索、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学问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育思维
3、力量。 三、学法 依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看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加学问的发生、进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把握学问。 教学预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把戏滑冰选手金妍儿的旋转舞蹈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她在不停地旋转。 教师:今日我们就来熟悉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简洁的旋转现象。 a、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熟悉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你还记得旋转的含义是什么吗? 学生思索,教师指名
4、答复。 b、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教师指名答复。 c、教师身上有样东西在运动时也在旋转,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仔细找。找后指名答复。 2、讲解例1,明确确旋转三要素。 出示时钟。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熟悉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这节课就借住时钟进一步认熟悉旋转。 (1)熟悉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教师:同学们都应当观看时钟的指针的旋转动运,那你们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运动的吗? 学生小组沟通,可得出: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方向旋转的。 教师:不在人为的干预下,指针会逆时针运动吗?(不会) 教师:时钟中的时针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指针的旋转方向。 (板书:旋转方向) 教师组织学开展“听口令做动作”的活动;让学生
5、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运动、逆时针旋转。 (2)熟悉旋转要素旋转中心 教师指着时钟的中心。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钟和分钟都沿着它转,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 (板书:旋转中心) (3)熟悉旋转要素旋转角度 课件动态出示甲时钟指针从“12”到“1”,乙时钟指针从“12”到“3”。 引导思索: a、留意观看,甲、乙两个时钟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的? 指名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 b、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教师:学习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能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吗? 学生思索
6、得出:当指针从“12”到“1”时,指针顺时针围着中心转过了30。 教师:你怎么知道旋转了30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争论沟通,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一共12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即旋转了:360 12 = 30。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要留意旋转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板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设计意图】从简洁的实例入手,在看似简洁的变化中请学生比拟不同之处,形象地感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 三、稳固练习 1、完成课本例题。 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1)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
7、杆怎么变化呢?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2)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3)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左、右侧通车时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一样和不同。 指名答复,集体订正 3、课件动态出示时钟,完成练习。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5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5、观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图片及旋转大楼。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在这一环节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争论中,自己不断完善对指针旋转的描述,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8、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学问,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概括力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看、操作等活动熟悉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把握长方体的根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积存探究阅历,增加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维。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风光、棱、顶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想象。 教学预备: 每生预备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框架;师预备教学道具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
9、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图形了,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现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最简洁的图形,请你们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一条直线) 生:点、线 师:我的这个点和线都画在一个什么上? 生:黑板、面 师:对,都画在一个面上。现在请你们拿出身边的长方体,找一找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师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二、新授 师:长方体中的线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棱”,长方体中的点也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顶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假如大家想更多的了解长方体,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师:大家提出的既有关于面
10、、棱、顶点数量的问题,又有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件中给出的这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面1、长方体有几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外形? 3、哪些面是完全一样的? 棱1、长方体有几条棱? 2、哪些棱长度相等? 顶点1、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你还有什么新的发觉?棱是怎么形成的?顶点是怎么形成的?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最简洁的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怎样有序地数? 生:可以先依次数上面的四个,再依次数下面的四个。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呢? 生:6个 师:谁能有次序地数出这些面? 师:谁能用详细的方位名词有次序地数出来? 师:长方体有6个面,
11、依次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师:还可以怎么数?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观看物体,现在试着从一个角度观看我手中的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生:3个 师:这三个面的对面都看不到,所以用3乘2就是总数。用这样的方法也能数出长方体的面数。 师:每个面是什么外形? 生:长方形,有的长方体中也有正方形。 师: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长方形哪些面是完全一样的? 生: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 师:你们说的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都是相对的关系,所以简洁说就是相对的面完全一样。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们是看出来的。 师:生活中我们
12、常常有看错人的时候,所以用眼睛看出来的不肯定正确,你们有什么方法能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生:可以把长方体拆开,拿相对的面比照,假如完全重合,就说明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师:你的方法真棒,那我们就一起来操作和证明一下。 师:相对的两个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了,说明大家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完全一样?完全一样的两个面,它们的面积相等,周长相等,长相等,宽也相等。 师:关于长方体的棱,你们知道有几条吗? 生:12条 师:谁能有次序地、不重不漏地数出来? 请学生来数 师:刚刚那位同学的数法我再来展现一下,同学们认真观看,他是分成几组来数的?每组有几条? 生:三组,每组有4条。 师:
13、为什么要这样数? 生:由于每一组中的棱长度是相等的。 师:哪些位置的棱长度相等呢? 生:位置相对的棱 师:我们用尺子量一量是否相等。 师:的确,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师展现长方体框架:假设这个框架中缺少了一条棱,你能想象出缺的这条棱的样子吗?为什么? 生:由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通过相对的棱想象缺的那条棱的样子。 师:假如在一组相对的棱中去掉三根,剩一根,你能想象出去完整的长方体的样子吗?为什么? 生:能,可以通过剩下的那根,想象出跟它相对的其他三条棱的样子。 师:按这样的道理,我们在每一组棱中都去掉三根,依旧可以想象出完整的长方体的样子。我来试试去掉这些棱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只剩下三
14、根棱。 师:这三根棱有什么特别? 生:它们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对。这是三条特别特别的棱,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作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是说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在一个长方体中,我们通常把竖着的这条棱叫做“高”,正对着我们的棱叫做“长”,“长”旁边的那条是“宽”。大家来指一指我手中的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状况下的长、宽、高,体会同一个长方体因摆放位置不同而引起的长宽高的变化。 师:依据相对的棱相等,所以“长”对面的棱也是“长”,“宽”对面的棱也是“宽”,“高”对面的棱也是“高”,由此可知,长方体有
15、4条长,4条宽,4条高。共计12条。 师:假如让大家利用小木棒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思索一下需要几组木棒,共几根?在下面给出的木棒中你可以如何搭配来组建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出例如题: 四根8厘米,八根3厘米,四根6厘米,两根5厘米。 生1:长8,宽3,高6 生2:长8,宽3,高3 生3:长6,宽3,高3 师:生2和生3搭建的长方体都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特别长方体,想象一下,把长缩短到3厘米,这个长方体会变成什么样子? 生:变成了正方体 师:对,变成了长、宽、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正方体是一种特别的长方体 师:关于
16、面、棱、顶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棱和面有什么关系?棱和顶点有什么关系? 生:两个面相交的位置是棱,两条棱相交的位置是顶点。 稳固练习 书上例题1、2 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册长方体的熟悉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把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娴熟地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把握整数加法的根底上,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重点难点 1、分数加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进展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录音内容)我是妮妮,今日想请哥哥、姐姐帮我一个忙。我妈妈
17、烙了一张饼,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谁要是能帮我,就奖给大家一个赞,我先感谢哥哥、姐姐了。 2、师:同学们,能帮忙小妹妹吗?那怎么列式(板书式子),今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活动2【讲授】学习目标 1、理解、把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展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3【活动】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1、自主探究、小组争论: (一)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才智,肯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二)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争论 (三)学生
18、争论,师个别指导 (争论中鼓舞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提示可以借助帮助工具来解题。) 2、汇报沟通 生1:同学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组跟大家共享我们组的做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当成妈妈烙的饼,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妈妈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还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教师,我想对赵红俐的讲解做下点评,你的想法真奇怪,能想到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来解决问题,你真棒,盼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连续发挥你的聪慧才智。 生2:大家请看,我们组是用折纸法,我把这张圆看作是妈妈烙的饼,我把它对折三次,平均分成
19、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这1块是妈妈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来为大家讲讲解意义的方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三,妈妈吃了1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一,两个人共吃了4块,也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的,我是把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成是妈妈烙的饼,把它平均分成8份,这3份是爸爸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三,这1份是妈妈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
20、八分之四,请大家留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们组是用画图法来解决的,我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是妈妈烙的那张饼,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的3块,我是用蓝色表示的,妈妈吃的1块,我是用红色表示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们组是用切割法来解决的,请八位同学来帮我完成,请大家手拉手严密的围成一个圆,我把这个圆平均切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这1块是妈妈吃的,一共是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对陶梦如的做法做一下点评,你的想法很新奇,但在日常的应用中不有用,我
21、建议你可以用小棒来代替人。 生:我觉得小棒易丢,也不有用,可以用手指来代替小棒,由于手指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生:我觉得手指算小数可以,假设就没法算了,我觉得还是画图比拟好。 生7:大家请看表示3个,表示1个,它们两的分数单位都是,所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刚刚大家用这么多方法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那究竟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呢?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同桌互记计算法则。 活动4【练习】力量提升 师:在阿拉伯流传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少学问,假设不用便是一无所知”,谁能结合本节课
22、的内容,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根底,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把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问题 3、能初步利用等量划分(包含除)与平均分(等分除)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4、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两个量的关系有时可用“小数倍”表示。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局部后面添0,再连续除。 教材学问讲解 例1、买3
23、千克黄瓜要5.28元,每千克黄瓜售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依据我们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黄瓜每千克的售价不到2元。又:黄 瓜的单价=黄瓜总价数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样计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个0.01元,5283=176(个) 就是说每千克是176个0.01元,是1.76元 两种方法算得的结果一样,接近我们的估测,而且两种方法都采纳了整数除法计算, 我们尝试用竖式计算: 点拨:假如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局部后面补0连续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平均分给7人,每
24、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3.57,明显,每人分到的缺乏1千克,整数局部不够分,怎么办? 我们把3.5千克转化成3500克计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竖式计算: 方法与技巧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假如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局部后面补0连续除。 2、被除数的整数局部比除数小时,在个位上直接商0,点上小数点,再按整数除法的方法 连续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几倍时,不仅可以用整数倍,还可用“小数倍”表示。 3、应用 (1)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几小时
25、后可以到达? (2)甲种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种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种巧克力的单价是 乙种巧克力单价的几倍?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 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时) (2)65.847=1.4 精选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规划(精)二 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团聚在花园里,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的12个生字和一个笔画:(卧钩),会写6个一类生字。 2、朗读课文,积存词汇和美丽的语句。能叙
26、述关于月亮的传奇和故事,或能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美,激发学生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4、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口语表达力量,进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识字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知道哪些?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和中秋节有关的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晚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找出不熟悉的字,不懂的词语。 3、
27、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学习一类、二类生字。 (1)本课6个一类字都是独体字,留意强调“心”“也”的笔顺。 (2)用扩词和说句子的方法加强记忆。 (3)了解“中”“心”的象形含义。 三.理解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者不明白的句子。 (1)“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练习用“又又”说话。 (2)“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按例说几句话。 2、想一想:为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那么甜美。”? 学生绽开合抱负象,体会美妙的生活给温馨的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
28、吃着”“那么”。 (4)感慨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5)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板书设计: 看月亮:又大又圆 心里甜美 吃月饼:又香又甜 布置作业:调查其它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节日食品?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熟读课文。 2、指导书写。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 1)练习读课文,读好重点句。 2)读生字卡片和词组。 3)沟通布置作业内容。 二.写字练习,指导书写 中:竖在竖中线的位置。 心:留意三个点的位置以及卧钩的写法。 也:把握好笔画间的构造。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把带点的字读精确。留意区分平翘舌读音,
29、和轻声的读法。 3、说一说。练习用“又又”说话;会说比方句,表达完整的意思。 4、读一读。 (1)教师范读,帮忙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容和含义。 (2)熟读四个词语,争取背诵下来。 (3)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通过读文,熟悉本课生字;朗读课文,积存词汇和美丽的语句。 2.力量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甜美,激发学生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语意理解。 教学流程备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节日吃月饼吗?(出示课件)今日,一户人家来
30、到我们的课堂,向我们介绍他们一家人是如何过中秋节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二、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这一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2.学生练读,想一想:这一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3.出示:又大又圆、又香又甜、又又,教读 4.出示:月饼 5.描述自己家过中秋接的难忘情景 三、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四、总结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其次课时 一、好玩的动物园 1.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到了好玩的动物园。让我们进去看看动物吧!(出示画有动物房屋的图片。)小动物去哪里了呢?饲养员大叔说:“这些小动物由于不会按规章写字,大方地藏起来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31、2.导学:我们先来看看它们不会写哪些字吧! 3.出示:白 回 国 (1)指生领读生字。 (2)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章是什么吗? (3)小组争论试写。 (4)汇报沟通。这几个字的笔顺规章:先外后内再封口。 (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4.激趣:瞧!小动物们都回来了,瞧,它们还给你们带来礼物了呢! 设计意图:假如只是让学生按笔顺规章去书写,即使学生能书写,也会觉得乏味,可是在这里,通过让学生帮忙小动物,学生在看看、想想、写写中既稳固了书写规章,又感受到了帮忙别人的欢乐,学得兴趣盎然。 二、漂亮的大森林 1.出示:每个得意的动物脖子上都挂着一个成语。(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32、2.导学:小动物们多么淘气,你们只有读对成语,它们才会和你们玩!你们能正确读出这些成语吗? 3.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 4.导学:咦,得意的动物怎么都藏到森林里去了? 5.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发觉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6.沟通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7.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8.推举代表全班沟通。 9.小结:大自然就像一位奇妙的魔术师,成语王国中的每个成语都是它奇异的精灵。小朋友们课后肯定要仔细积存,丰富你的词汇量!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欢乐。这是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学思路与方法。因此,将欢乐的嬉戏
33、活动带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欢乐中学习。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同学们,做完了嬉戏,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聊谈天,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2.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3.导入: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日,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4.同桌相互读,假如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忙他解决。 5.检查朗读。 (1)指学生朗读。 (2)男女生竞赛读。 (3)全班竞赛读。 6.导学: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7.汇报沟通。教师相机指导。 (1)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导
34、学: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导学: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汇报沟通。由于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每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相机指导朗读。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导学: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学生汇报。 导学: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汇报沟通。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 相机指导朗读。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导学:认真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导学: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汇报沟通。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相机指导朗读。 (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
35、校。 导学:认真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导学: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汇报沟通。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快乐又欢乐。 相机指导朗读。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9.小结:原来在我们的四周,有很多事物都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10.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 11.学生沟通。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关联。通过沟通,学生在才智火花的碰撞中,激活了思维,展现了潜能。抓住时机挖掘他们的潜力,培育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力量。 四、教师总结 今日,我们的旅途布满乐趣,也学会了许多的学问。
36、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熟悉“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识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 教具预备:生字卡片,搜集一首课外阅读过的古诗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实行多种方式自由识记生字 2、 反复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你们肯定会背许多古诗吧,谁能把你课外把握的古诗背一首给教师和同学听?今日我们再来学
37、习两首古诗好不好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看图激趣: 图上都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2.、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实行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形旁识字:牧、捕 换偏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蝉;怪、惜;霜、露 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课堂争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4、教师简述诗意,引导学生依据诗意练习背诵 5、读一读,想一想: 有感情地朗读,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6、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写字,赐予必要的指导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
38、车认读生字 二、探究新知小池 1、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外套; 小组合作,试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沟通自学,争论疑难词句,教师相机点拨 2、教师简洁叙述诗意 3、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能练读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并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4、练习背诵 5、处理生字: 利用生字卡片,实行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6、指导书写 三、稳固新知 1、教师描述诗意,引导学生背诵 2、同桌数空写生字 四、拓展延长 每个同学预备一首自己的在课外学的古诗,在古诗朗读会上表演。 精选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规划(精)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these, tomatoes, t
39、ry, carrots并把握名词复数及其对应的发音。 2.会运用句型: what are these? are they/these?进展对话练习。 3.让学生养成多吃蔬菜和水果,远离垃圾食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把握单词these, tomatoes, try, carrots。 2.把握名词的复数形式和对应的复数句子。 教学难点 1.把握tomato的复数形式tomatoes。 2.把握单数句和复数句的相互转换。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和课件,本课所学的单词卡片和动物或植物的图片或实物。 学生预备:本课所需单词卡片,动物或植物的图片或相应的实物。 教学方法 1.分角色表演教学法 教师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lets talk局部的对话,创设英语情景,让同学感受英语的语言气氛。 2.嬉戏教学法 学生三人一组,进展对话: what are these? are these apples? are these tomatoes? yes. 在对话过程中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教师热忱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做简洁的free talk。 2.播放歌曲mary has a little lamb。 3.看图片拼读单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