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太空一日》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3课《太空一日》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太空一日》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太空一日课堂实录【设计理念】 单元要求:太空一日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教读课文。“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希望学生“能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出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本单元重点学习方法是“学习浏览”。这一篇:太空一日选自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作者在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既体现了杨利伟作为航天员的严谨、也体现了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豪气、更体现了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情感,而这些恰恰是这一篇的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 2003年10月15日9时,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时刻,这一刻,浩瀚宇宙迎来了第一位
2、中国人。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一精彩时刻。(学生观看杨利伟进入太空视频)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到底经历了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太空一日,通过文字了解杨利伟太空飞行的真实经历。二、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圈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 2.抢答(ppt展示) (1)给加点的字注音炽热 烧灼 舷窗 (2)火箭起飞的时间是 ,飞船落地的时间是 ,这一过程一共用了 小时。 (3)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4)杨利伟的身份是 ,对这一身份最基本的要求是 。三、认识航天员杨利伟 作为一名航天员(ppt展示)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杨利伟作为航天员有严谨、科学的态度?(学生浏览,标出自己的发现
3、)生1: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这表明了杨利伟严谨的态度。生2:作者在太空听到神秘的敲击声,回到地面后,人们想尽办法模拟,而杨利伟觉得和当时的声音不一样,一直没有签字。这表明了杨利伟严谨的态度。生3:作者在太空中,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他认为也许是灰尘,也可能是太空垃圾。作者只是做出判断。也体现了科学的态度。(ppt展示) 严谨的态度也表现在语言运用上,请比较下面几组句子,说说哪个更好。 A.经过亚洲,特别是到中国上空时,我就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飞过。 B.经过亚洲,特
4、别是到中国上空时,我就仔细辨别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飞过。 A.“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 B.“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讲过。 A.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B.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多。(学生两人一组,每人一句读出来,分析出来)第一组:“大概”写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因为在太空,看不仔细,作者只能进行推测。“大概”体现了用词的字准确严谨。第二组:“仔细”,写出了作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毫不保留地告诉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