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7 壶口瀑布 梁衡【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2、归纳黄河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之魅力。3、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品味赏析关键词句,体会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教学难点】1、 理解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在地大物博的中华,风景名胜数不胜数,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杜甫的望岳是望哪座山?(泰山)我们也补充过“五岳”,哪五座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今天我们通过作家梁衡的文字去看看水壶口瀑布。资料链接:壶口瀑布:在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
2、,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图片、视频)2、 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疏通字音,理解课文大意。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为什么叫“壶口”瀑布,它和其他瀑布有什么不同?壶口瀑布是如何形成的?字音:铸 搡 骋 凿 噤 霎 霭 轧 隙 迂 汩 潺 遏 涡不同:“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原因:(1)沟
3、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2)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2. 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明确:两次;雨季和枯水季节。写两次经历的写法有什么不同?明确:有详略,详写了第二次经历。3、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实际上,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写景散文)结合本单元导语引出游记的概念。1、赏美景:写景的文章(游记)我们学习的时候必定要概括景物的特点,那么课文写两次游览壶口瀑布,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请同学们小组
4、合作:从声音、气势、景物、感受方面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雨季: 声音: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刚)气势: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景物: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感受: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惊心动魄 )撼人心魄的壮美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瀑布给人带来的这种“危险”的感受?明确: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作情感上的铺垫。(2) 旱季:声音:隆隆冲去、轰然而下(刚)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如丝如缕(柔)气势:“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