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石壕吏》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第24课《石壕吏》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石壕吏》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壕吏杜甫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人,唐代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因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你可知这组诗
2、有哪几首?理解诗歌重要词语,进而把握诗歌大意。学习目标感受老妇、官吏和诗人的“苦”情,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理解诗人忠君和爱民的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u大声朗读诗歌,用诗中的一个字表达你最深刻的感受。示例:苦妇啼一何苦!“一何苦”苦极怒吏呼一何怒!“一何怒”怒极“吏怒”更能体现“妇苦”二、赏读诗歌,探究人物的苦情苦役苦心u再读诗歌,思考问题。诗中有言:“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结合诗歌说一说。(1)丧子之痛。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新,最近。失去至亲,而且是两个。(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子)(2)贫寒之苦。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无人,无男子。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
3、。(古代,男子是家中壮劳力,是顶梁柱)(家境贫苦)(3)用心良苦。自觉自愿:老妪力虽衰衰,衰弱。(虽年老体衰,但自己愿意顶替)思考:她本可以不去,为何还要自愿去?着急心态: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赶快。犹得,还能够。(老妇的心情如何?着急。急什么?赶紧让官吏离开。为什么要这样?)内心用意: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惟有乳下孙逾,越过。(一抓一逃,一老一少,保住男丁,维系家庭)用心良苦:老妇迫不得已的苦痛,掩护老翁,维护儿媳,保住家庭。知识链接古代兵役制度:新唐书兵志:开元旧例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旧唐书食货志上: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u再读诗歌第二、三段,体会老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