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篇).docx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五篇)时间:2023-06-09来源:博通 本文已影响 人 【篇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古代将士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如今,在*乡*村,“第一书记”*以“咬定青松不放松”的韧劲,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摸清村情、建强班子、进展产业,以履职为民的情怀、担当实干的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赢得了*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党的根底工作就牢靠,基层群众的分散力就强。自2023年驻村后,龚书记就和村两委干部积极探究,建立符合实际的标准化标准化党支部建立指标体系,将全年工作细化成加强班子建立、完善制
2、度建立、建强队伍(进展党员)建立等详细指标建立,使党支部建立有了“细杠杠”,2023年*村委在年度绩效考评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对年轻党员的革命传统教育,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组织年轻党员跟随老党员一起开展“不忘初心重温党史,牢记使命勇担尖兵”“重走红军路”、观看红色传奇影片等活动,提高党性修养鼓励年轻党员务实担当、敬业奉献、争先创优。为进一步提升*村委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龚书记以“三会一课”为抓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识,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党务学问、党性教育、脱贫攻坚等业务学问培训,使党员干部在理论水
3、平、学问更新、力量水平上有所提高,增加党员干部的荣誉感、使命感,切实筑牢战斗堡垒,为全村脱贫攻坚供应了顽强的组织保障。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龚书记刚来*村走村入户时,发觉村委许多地方手机信号太差,村民手机有电话打来,只是显示来电信息,但根本无法接听,为这事村民已埋怨了多年。他深知通信对农村进展、村民生活的重要性,几经辗转,争取到*市移动通信公司基站建立负责人的同意,在2023年3月份,移动通信公司还在村委办公楼设置一微型基站,改善*村委与外界沟通沟通条件。 *村距乡政府约4公里,全村20个村民小组分散在山坳里,村道坎坷陡峭。多年来,村民主要农作物是蜜香橙等柑橘,计有1100亩,这些是农户经
4、济收入的大项。但*村通往乡政府的道路狭窄、坎坷,只能通行小型车辆,外地收购柑橘等农产品的大卡车不愿冒险进村。无奈,村民外销各类农产品,只得使用小车拉至3公里外的宽阔空地,卸下后再装上大车,费时费劲。针对这一状况,龚书记充分发挥自己是交通局选派干部的优势,协同村两委干部积极向上级申请388.5万元乡道拓宽工程,目前已建立*至社公坪道路、山岔岭至金竹坪村屯路、火草坪至大岭头村屯路、新屋至波罗山村屯路,共计9.7公里的,路面宽度4.5m,路基宽度6.5m的乡道。这些道路工程完工后将极大便利村民出行和销售农产品,为*致富奔小康供应巨大的助力。近两年来,他积极提倡消费扶贫帮忙贫困户联系外界销售,联系后盾
5、单位*县交通局以及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帮忙贫困户销售了约4万斤甜橙。 “道路修好后,村民外销农产品,只需提前运送到村口临时储存,大卡车可直接进到村口装货,削减村民工时和费用支出,全村人都夸龚书记做了一件大好事!”曾金旺说。 “授人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底设施完善了,龚书记今年始终牵挂着想让*村整体再上一个台阶,让村民们能致富。从贫困户精准甄别到精准施策,他都仔细认真,入户核实,逐户量身定制脱贫对策,建好精准扶贫工作台账,真正做到了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人。依托当地优势资源,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金晨菌业合作社种植食用菌,估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汲取4户贫困户
6、就业,辐射带动7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年收入估计增加1万元以上。协调邀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就食用菌、菌袋制作与接种、发菌治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做了具体培训,在理论学习的根底上,现场培训菌棒高温杀菌,接种、菌棒摆放、田间治理等操作方法,不断提升食用菌栽培力量和水平,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最终实现增加收入,共奔小康的目标。积极探究“旅游+扶贫”进展新模式,利用全村优质的自然资源,结合后盾单位宣传优势,开拓一条旅游脱贫的新路子,积极鼓舞引导村民参加旅游相关产业,2户群众办起来农家乐,带动5户贫困户就地就业。 “我读书少,文化低,没有技术,出去又找不到适宜的工作,现在龚书记鼓舞我们种植食用菌,还帮我们解决销路
7、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更加有信念脱贫了。”*村贫困户廖某布满感谢和欣喜地说。 2023年5月,*如愿领回由*市委、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村脱贫摘帽”牌匾。2023年年初,他还获得2023年度*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优秀第一书记荣誉。*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一年,作为第一书记必需带着村委班子,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篇二】 *,*镇*村党总支部书记,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他带着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因地制宜进展产业,学习先进的农业产业技术,完善根底设施建立,努力带动全村村民脱贫致富,在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用实
8、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不忘初心听民意,为民解忧显担当。*还是县、镇人大代表,在平常的工作中,他广泛的听民声、汇民意,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在人代会提出,所提意见、建议包括水利、道路、交通设施建立等方面,正是由于他准时反映问题,村民所急需解决的难题得以快速解决,给村民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好事。始终以来他不忘党员的身份和使命,肩负起身上的重担,专心履职尽责为村民答怀疑、解难题,赢得了广阔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全都好评。 寻求进展新路子,党员带头助脱贫。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时时关注群众的所需所求。众所周知*村委是阳朔县唯一的瑶族人口聚居村,自治区级贫困村。该村地处遥远山区,自然条
9、件恶劣,农业产业极为落后,*认为要想补齐这块短板,就要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适合本村进展的新路子,于是他坚决的与村“两委”干部到资源、*等地去考察猕猴桃种植技术,并于2023年引进红心猕猴桃40余亩,在2023年8月采下了第一批丰收之果,这极大地增加了村民进展产业种植的积极性,为增收致富供应了一条新途径,增加了贫困户的信念,并规划2023年再投入种植100亩红心猕猴桃,为打造瑶族第一村品牌奠定根底。除此之外,为实现多渠道帮忙村民增收,他提出“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动贫困户入股*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党员赵家银带头到贫困户家指导养殖。他屡次组织党员外出学习金桔、槐米、养猪等种养技术
10、,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带富力量,为脱贫攻坚添助力。 培育文化促和谐,力宣瑶家广人知。俗话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他把兴文化和抓教育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通过转变村民的思想,提升村民素养,2023年争取陈沛彬教师赞助120万元援建*瑶族艺术学校,同时他带着村“两委”班半夜以继日地深入到征地户家中做工作,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顺当的推动了工程。不仅如此,*深知*地广人稀、物产较多,进展的路径应当多元化,因此他开头把进展思路转到“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这两张牌上,借助后盾单位文新广体局的优势资源,邀请摄影专家到村内拍摄宣传片,大大提升*的知名度和品牌效益,他总结提炼出了“*八土”特产,通过与阳朔的
11、旅行社和“土生长”等店铺合作,把*特产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他也利用阳朔渔火节、*“五月八”民俗文化节、*瑶族“十月香”文化节等各种节庆活动宣传*特产; 利用*生态优势大力进展乡村农家乐,带着村民进展乡村旅游,让*瑶秀美风光、独特的文化走出大山,走入游客们的视野。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中共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不忘初心,全心全意带着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篇三】 “今年7月,我们这里下了大雨,河里涨水,山路有的地方塌方了,还有的村庄道路也被洪水冲垮。目前我们已经争取到相关工程,正进展水毁工程修复。”日前,在*县*乡*村大江洲小东江河段防洪堤施工现场,*村第一
12、书记*介绍说。此前,*刚在村里走访了贫困户。由于今年*村要脱贫,因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的脚步显得比平常更加劳碌。离县城40多公里的*村,是一个半山区半库区贫困村,总体格局为“七山二水一分田”,有14个自然村,380户15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其中已脱贫69户270人。 2023年3月,*从*县甘棠江核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来到*村担当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村里各项事业中,当好基层党建指导员、改善民生的效劳员、脱贫攻坚的战斗员等角色,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深受群众好评。 狠抓党建,提升根底设施建立。驻村以后,蒋书记与村“两委”干部制定党建工作规划,狠抓党建工作,
13、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根本制度,大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党建资料的标准化。每年“七一”,他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县党群效劳中心、兴安湘江战役纪念馆、灌阳新圩阻击战陈设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承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常常性地组织党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内涵,有利于脱贫工作的开展。”*说。“我刚来时,原先的老村委办公楼年久失修,许多设施不齐全。而且当时没有综合效劳中心,老百姓来村里办事也显得不便利。”*说,为更好地效劳群众,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他与村“两委”干部商议打算向上级争取工程,选址新建村委办公楼。
14、去年5月,在他的努力下,争取建立资金65万元,在长滩村新建3层276平方米的村委办公楼。经过一年的辛苦付出,今年4月,新的村委办公楼最终竣工并通过上级验收。他还通过后盾单位携手社会爱心企业,开展扶贫捐助,筹集村委根底设施建立资金12万元,解决了大局部配套设施建立的资金问题。目前村委已入驻新办公楼办公,提高了为群众办事效率。 同时,针对一些村屯交通不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扶贫的力度。经过多方努力,共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完成了捞田自然村防洪堤建立和鱼跳、桃源、里乾岭、捞内等自然村的局部入户道路建立。“捞内是全乡山势最陡的小村子,以前从村里出来只有一条曲折陡峭的小山路,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脱贫 攻坚 先进个人 事迹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