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农业园区企业竞争力分析.pdf
《工厂化农业园区企业竞争力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农业园区企业竞争力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4 卷第 9 期 2 0 0 4 年 9 月 科 技 和 产 业 Vol.4 No.9 Sept.2 0 0 4 1 6 7 1 1 8 0 7(2 0 0 4)0 9 0 0 0 1 0 5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2 0 0 4 Sci.Tech.Ind.1 工厂化农业园区企业发展现状 自 1997 年陕西杨陵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立以来,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开发区、设施园艺农业园、绿色农业园区、生态农庄等命名的农业企业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较快发展。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这类园区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在某一有明确边界的地域空间
2、上,采用人工控制或创造的环境(设备场所),使农作物(主要是蔬菜、花卉、苗木、药草)和动物(主要是养殖业)等不受大自然因素的制约,进行有计划的、程序化的如同工业品一样连续生产农产品,即工厂化农业。截止 2002 年 9月 18 日,仅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已达 36 处,农业部及各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各级农业园区更是数以万计。农业园区正成为继工业园区之后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的建设项目。农业园区在各地大量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起到对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但现在却不得不面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问题。由于农业园区在我国发展时间短,尚缺乏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001
3、BA503B11)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田志宏(1 9 6 5 年 ),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业竞争力、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政策。统一的宏观管理政策引导,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影响农业资源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导致各农业园区产品结构不合理,园区产品结构普遍较为单一且大多雷同。同时,农业园区的建设还存在贪大求洋的倾向,有的园区投入大量资金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没能很好地实现高新技术密集农业的高产值、高收益
4、的效果1。在业界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设施档次越高、运行控制技术越先进的农业园区,越是不赚钱,而农民用竹竿土坯搭建的简易棚却能赚钱。用高科技高投入武装起来的农业园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什么还不及那些需要高科技去示范带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的竞争力强?这其中不排除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干扰,但更主要的是要弄清楚有哪些是由于农业园区自身造成的。农业园区必须找到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去获得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否则农业园区对农民的生产方式改进和农业结构调整就难以有效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同样是高投入的农业园区,也存在竞争问题。目前全国各级农业园区的产品结构基本趋同,各园区均强调自身的优
5、势,现在主要的种植产品都集中在黄瓜、茄子、西红柿、甜椒、蝴蝶兰等品种 工厂化农业园区企业竞争力分析 田志宏1 焦长丰1 祝华军2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同济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 200092)摘 要 在对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发展及其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另一方面要注重实施非核心技术创新和运行机制等非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企业 竞争力 非核心技术 学科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科 技 和 产 业 4 卷 2上,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也以本地高档消费群体和某同一出口国(主
6、要是日本)为主。这种产品同构的最后争夺点是市场占有率,农业园区就面临着来自其他农业园区和农民简易棚或露天生产的双重竞争压力。这些情况表明,迫切需要研究以设施园艺为主的农业园区如何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2 工厂化农业园区目前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2.1 适应农业园区生产的经济社会环境尚待发育 首先,农业园区是利用现代科技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需要较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而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经营形式,难以适应农业园区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这种制约因素使农业园区的技术优势不能充分有效发挥。其次,适于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尚在建立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化
7、生产物质供给、市场信息咨询和规范化技术服务等配套环境,从事园艺生产的企业和农户大多带有盲目性,管理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益差,也使得农业园区的优势不能有效发挥。第三,我国农产品的标准体系不健全。根据检索的结果,我国目前的农业标准大多是 20 世纪80 年代制定的,只有极少数是最近几年修订的。另外,我国的农业标准还仅仅是粗线条的,虽然有大类产品的生产、规格和包装标准,但尚未具体到每一个品种,如草莓、紫苏、莴苣等。标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不能明确区分出优质安全农产品和普通农产品,不能防止普通农产品对农业园区以高投入生产的高质量农产品的冲击。第四,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接受度问题。根据对上海和
8、北京的随机调查,普通居民对温室绿色农产品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目前仅有外籍人士、高层人士和白领人士较易接受价格较高、食用安全的绿色食品。2.2 园区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农业园区的建设初期往往依靠政府力量,建成之后却没能及时明晰产权,不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有效运行机制,结果造成农业园区过分依赖政府行为,追求社会形象,自主经营能力薄弱。许多园区的组织名称就叫做某某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仍然把园区当作政府机构来运行,在园区的内部机构组织中,也是功能俱全,办公室、规划部、技术服务部、招商部等等“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种结构导致园区的目标不清,一方面要追求管理委员会直接控制的一部分生产
9、设施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要追求整个园区的税源最大化。虽然在理论上二者可以相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有亲疏差别。这是某些园区整体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2.3 生产运行中的几个因素 同国内露天生产相比,工厂化农业园区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大,还贷压力巨大,这是影响农业园区投资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一般简易棚造价只需要 2040 元/m2,而农业园区中大量建设的连栋塑料温室造价达200300元/m2,玻璃温室达600800元/m2,相差数十倍2,这使农业园区在生产前就比简易大棚多了一个沉重的资金还贷包袱。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则不具有可比性,如我国的温室生产初始投资并不一定比美国的大规模机械化露天生产
10、的初始投资高;不同国家的玻璃温室初始投资则比较接近,如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引进的 16 套温室,面积为 316320 m2,共计投资 23225 万元人民币,每平方米投资为 734 元。荷兰温室直接设备投资为每平方米 150 荷兰盾(1990 年价格水平,1 荷兰盾约为0.65 美元)3,略高于我国引进的玻璃温室的初始投入水平,但大大高于我国普通的塑料大棚造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国引进示范的高档温室大多数在生产运行中并不计算设施折旧费用。这说明温室设施的造价(初始投资)并不是我国工厂化农业园区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因素。在建成后的正常运行中,农业园区还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煤炭等资源,造成运
11、行成本高。如在上海荷兰温室冬季每天需燃煤 0.2t/亩,在济南是 0.40t/亩,而北京比上海高 3 倍,达到每天燃煤 0.8 t/亩4。因而农业园区生产的产品价格与露天蔬菜和简易大棚相比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导致企业利润不高。但与国外工厂化农业相比,我国的运行成本并不高,1999年荷兰温室的加温耗能为每年 1.3109焦耳/m2,耗电9 期 田志宏,等:工厂化农业园区企业竞争力分析 3为 6 千瓦时,每年直接投入劳动力成本为 1115荷兰盾/m2,能耗和劳动力成本合计约120元/m2 5;上海孙桥能耗和劳动力成本约为 50 元/m2,尚不及荷兰的一半。可见,所谓的“运行成本高”尚不构成制约我国
12、工厂化农业园区效益的关键因素。还有一种观点是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我国工厂化农业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工厂化农业的果蔬产品的产量低于国外水平,如孙桥种植的荷兰 TRUST 番茄单产已经达到 37.2kg/m2,远低于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水平,荷兰中等产量即可达到 60kg/m2,是上海孙桥农业开发区产量的 2 倍。但我们认为单位产量不高也不是制约我国工厂化农业园区效益的真正因素。如即使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孙桥种植的番茄产量翻番,达到 74.4kg/m2,按照目前的价格,其产值翻番也仅达到 334 元/m2,这仍然无法与荷兰420 公顷蔬菜温室平均300 美元/m2的经济效益相比6。又如辽宁,
13、日光温室番茄产量 25.5 kg/m2,产值 37.5 元/m2,即使产量增加2 倍达到 76.5 kg/m2,产值相应增加到 112.5 元/m2,张掖引进以色列温室的番茄产量已经达到 52.5 kg/m2,产值仅为75 元/m2,即使产量翻番,产值也仅为 150 元/m2 7。对其他地区如北京和山东的日光温室和引进温室的数据分析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所以,即使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了我国温室的单位面积产量问题,也仍然没有找到我国工厂化农业园区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2.4 园区对产品和市场开发不足 到目前为止,国内工厂化农业园区可培育的农作物品种较少,尚满足不了人们生活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还没
14、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有中国特色的温室产品品种。目前我国温室种植品种大多是从常规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还十分缺乏。全国不分东西南北,几乎都围绕番茄、黄瓜、甜(辣)椒等几个品种搞示范,这些常规品种在国内的简易大棚和露天生产中总量就已严重过剩,无论高档设施栽培的产品单产如何高、质量如何好,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却难以相应提高,反而会加剧各地的产品同构和恶性竞争。形象地说,在造价昂贵的现代化温室中种植这些常规蔬菜瓜果,如同在黄金打造的保险箱中放入一粒从路边捡来的铺路石,不能体现现代化温室的价值。在国外工厂化农业的品种则具有多样性和高档化的特点,如日本已经完成实用化的品种就有萝卜苗、
15、鸭儿芹、蘑菇、沙拉菜、生菜、小葱、紫菜、番茄、小松菜、洋兰、香豌等,品种之多是我国所远远不及的,品种特色也是我国所远远不及的。其他国家也走特色化高档化道路,如荷兰的球根类花卉、泰国的兰花、美国的草花及花坛植物育种、盆花、观叶植物等。因此,在温室产品生产特色化的国际背景下,品种无特色、数量少、质量不高是制约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园区对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开发不足,开发力度不够,不能让消费者对园区产品产生消费欲望。上海是市场经济的前沿,但某些农业园区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却同偏远地区一样薄弱,园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承担了政府的部分功能,现在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在产品市场开拓等很多问
16、题 业园区显得相当消极被动,对广告以及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免费宣传也觉得无所谓,未积极调动消费者产生对农业园区产品的认同感和购买欲望。另外,农业园区习惯于将市场推广和产品生产销售信息等工作推给地方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工作是政府应该为农业园区准备好的,园区只需要根据政府提供的信息组织生产种植。这种思想表面上是计划体制的遗留,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市场竞争观念,客观上不能、主观上不愿意离开政府的保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如何培养农业园区经营管理者的市场意识也是一个紧迫的问题。2.5 技术优势不能发挥 无论是投资建设和运行成本、品种、质量,还是产量,都与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发达国家工业、科技发达,经济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厂 农业 企业竞争力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