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应用.pdf
《浅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t 鑫囊重孽报2 0 0 8 年7 月第1 6 卷第4 期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E c o A g r i c u l t u r e,J u l y2 0 0 8,1 6(4):1 0 2 5-1 0 3 0D O I:1 0 3 7 2 4 S P J 1 0 1 1 2 0 0 8 0 1 0 2 5浅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应用杨世琦张庆忠张爱平杨正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 0 0 0 8 1)摘要本文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内涵与层次结构,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角度,对农业生态
2、系统的自净能力进行了评述,同时分析了农牧结合自净体系、沼气生态农业自净体系、立体农业自净体系、现代农业高效清洁生产自净体系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自净体系等5 种典型农业生态自净体系结构与功能特征,提出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在农业污染防治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土壤畜牧清洁生产中图分类号:S 1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 3 9 9 0(2 0 0 8)0 4 1 0 2 5 0 6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c a p a c i t yo f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o fa g r
3、 i c u l t u r a le c o s y s t e mY A N GS h i Q i,Z H A N GQ i n g Z h o n g,Z H A N GA i P i n g,Y A N GZ h e n g L i(I n s t i t u t eo f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 g r i c u l t u r e,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4、s;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A g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C l i m a t eC h a n g e,M i n i s t r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e,B e i j i n g1 0 0 0 8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h i e r a r c h yo f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c a p a c i t yo fa g r i c u l t u
5、 r a le c o s y s t e m sa r ed i s c u s s e d F r o mt h ev i e wp o i n to ft h ee c o s y s t e m,t h ec a p a c i t yo f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c o s y s t e mi sr e v i e w e da sw e l l 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f u n c t i o no ff i v et y p i c a ls e
6、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c o s y s t e m sa r ea n a l y z e d T h e s ei n c l u d ec r o pa n dl i v e s t o c k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s y s t e m,b i o g a se c o-a g r i c u l t u r e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s y s t e m,t r i d i m e n s
7、 i o n a la g r i c u l t u r e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s y s t e m,h i g h e f f i c i e n ta n dc l e a n m o d e r na g r i c u l t u r e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s y s t e m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p r o t e c t e da n de c o r e s t o r e ds e l f-d e c o n t a m
8、 i n a t i n gs y s t e m T h ec a p a c i t y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e c o s y s t e ml a y st h eb a s i so fi n n o v a t i o nf o ra d v a n c e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u r e K e yw o r d sA g r i c u l t u
9、 r a le c o s y s t e m,S e l f-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n gc a p a c i t y,S o i l,L i v e s t o c k,C l e a np r o d u c t i o n(R e c e i v e dS e p t 2 0,2 0 0 7;a c c e p t e dD e c 1,2 0 0 7)1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内涵与层次结构1 1 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内涵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是指系统在不改变结构与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忍受外来有害物质的干扰,并通过自身机制消纳和降解污染物,保持或恢复系统原
10、有稳定状态的特性与能力。显然,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本质上是农业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消纳与降解能力。1 2 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层次结构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要素层面,主要包括农业生物、土壤、水等要素;二是生态系统层面,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系统自身的运转而实现环境自净。1 2 1 农业生物自净能力生物因素既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又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在与光、温度、水、土、气等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和进化过程中,生物形成了利用环境、适应环境和不同程度改造环境的能力。生物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S h e l f o r d 耐受性定律进行很好地描
11、述:当某种物质的数量,特别是外源污染物质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生物就会受到伤害,甚至不能生存。但在一定限度内,生物可以忍受外源污染物,或者吸收污染物,使之排除到土壤以外,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农业生物净化作用体现在以下3 个层次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项目“农业环境演变及其修复研究”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1 2 5 1 6 1 0 7 2 1 3 3 6)资助通讯作者。E-m a i l:y a n g z l c j a c o r g c n杨世琦(1 9 7 0),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农业、生态农业研究。E m a i l:s h i q i y a n g 1 2 6 c o
12、 r n收穑日期:2 0 0 7-0 9-2 0 接受日期:2 0 0 7-1 2 0 1万方数据1 0 2 6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 0 0 8第1 6 卷第一,个体水平上的环境自净能力。不同生物个体在生理、生态以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必然产生分化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对不同生态型进行定向选择可以形成不同的品种。由于农作物品种的环境自净能力有限,另外农作物作为人类食物来源(人类对农作物的利用往往只有其少数部分器官),一般不作为环境自净的途径,因此在这方面研究很少。其实,许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物种间、品种间甚至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的积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利用植物的这种区
13、隔性(C o m p a n m e n t a t i o n)同样可以对环境进行修复。第二,种群水平上的环境自净能力。农作物不同品种对应的是生态系统的种群,品种是同一作物不同生态型的表现。种群水平上的环境自净能力实际上是物种适应环境的一种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表现很多,发挥群体优势,能够增强个体生存能力。污染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环境要素,例如用芦苇净化水体发现,当芦苇密度很低时,生活力弱,生长量少;密度增加,生活力和生长量均有所提高。一般群体生长中都会发生这种现象,作物也不例外。在生物种群水平上,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展生物的耐性范围,一般是通过提高生物代谢功能(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以及次生
14、代谢等)使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低甚至消失。另外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异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分流作用,从而达到相对降低毒性的目的。第三,复合作物群体水平上的环境自净能力。在复合作物群体即作物群落水平上,生物对环境的生存能力及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均有一定的提高。例如森林生态群落比较稳定,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在环境自净能力方面也不例外。农业生态系统的复合作物群体环境自净能力主要表现为间作套种、混种和轮作等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在没有污染的土壤上连作,生活力会大大降低,产量较明显减少。在群落水平上,环境自净能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分泌次生代
15、谢物对重金属有一定的钝化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落抵抗毒性的能力。1 2 2 土壤自净能力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包括海、湖浅水区)。土壤是含有空隙的介质,对颗粒物、液体和气体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另外土壤中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对粒子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因此,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中,土壤就会发挥吸收和固定作用,减弱毒害作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环境自净功能。另外土壤也是一个生命体,土壤微生物修复在土壤自净中有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通过氧化一还原作用和生物吸附富集以及溶解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利于重金属的植物吸收,有利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吸附固定以及重金
16、属毒性降低2。目前土壤微生物生态成为全球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1 2 3 水相自净能力水体是自然界主要的溶剂,是物质流动和集聚的主要介质之一。农业水体(水相)对进入其中的物质具有溶解作用,可以降低污染物质的浓度,减小污染物质的危害。另外在重力作用下把有害物质沉降到地质层,进入地质大循环,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如稀释、吸附和沉淀等物理过程,以及氧化还原、化合分解、交换和络合等化学过程降解毒性。水相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对污染物具有分解和吸收作用,对净化水体有重要作用。水相自净能力和水的运动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不断循环的水体的自净能力很强,而失去连通性的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很多,甚至没有自净
17、功能。大量实践表明,湿地生态恢复具有较低的成功率,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滨海湿地恢复的成功率为4 5,而内陆淡水湿地恢复成功率仅为1 2,而欧洲“莱茵河行动计划”(1 9 8 7 2 0 0 0 年)就是湿地整体恢复的1 个成功范例口4】。我国在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湖泊的富营养化修复问题中,对各湿地类型之间过渡区的复杂过程和效应缺乏重视,在区域、流域尺度上缺乏湿地水环境整体功能效应,对水环境与水生态过程交互作用机理重视不够,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性、流域性的湿地水环境污染问题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5 1。1 2 4 农业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自净能力系统水平上的环境自净能力是通过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利
18、用自然机制和人工措施,在系统层次上提高抵抗不良环境因素的能力。例如,通过栽培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或者作物品种、施用土壤调节剂等措施,降解污染物对农田环境的污染,实现环境自净,减少污染扩散。另外,利用食物链途径把污染物质引向对人类危害最小的方向,降低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用化学降解药品能够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降解能力,例如,土壤表面活性剂、腐殖酸和复合有机质等在提高环境自净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的环境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度放大。土壤和水体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缓冲万方数据第4 期杨世琦等:浅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应用1 0 2 7能力,通过内部的缓冲机制能够降解和固定有害物
19、质,减轻对环境的毒害作用,但一旦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临界值,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两方面均要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难以恢复。农业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消纳与环境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且由于农业生物的单一性和结构的脆弱性,这种能力常常低于自然生态系统。所以,在农业可持续生产中,既要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自净能力,又不能过分依赖系统的这种能力,应该强化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管理,控制源头与过程污染物排放,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性。2 农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评述2 1 土壤的自净能力由于土壤具有很强的吸附、过滤和降解作用,一定量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的综合作用,经
20、过一段时间,污染物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种净化过程即为土壤的自净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存在强大的生物降解能力,土壤液中含有碳酸、磷酸、硅酸、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及盐,构成一个很好的缓冲体系,本身对酸碱改变具有相当的缓冲能力。同时土壤胶体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为很多污染物转化反应的催化剂。此外,土壤中的0,、硝酸根离子和高价金属离子可作为氧化剂,土壤中的水分可作为溶剂,在土壤中植物的根系和土壤生物的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都是土壤的自净因素。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物降解或转化的微生物,其中能分解无毒污染物的微生物较多。无毒污染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好氧或厌氧分解,最终形成氨、
21、C O:和水1。据有关资料,环境中有毒物质浓度的降低,主要是因土壤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和共代谢作用。微生物对有毒物质有去毒作用、活化作用、失去活化性、改变毒性谱、结合或加成作用以及消效作用等。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只能改变其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降低毒性。在微生物转化重金属的作用中,很多都涉及金属离子氧化状态的改变,如抗汞细菌还原汞化物为元素汞。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结果,形成大量各种产物,能对金属离子起增溶、沉淀、鳌合作用。土壤的净化能力除决定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环境外,也和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有关。不同的土壤净化能力不同,同一土壤对不同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也不同。由于土壤的固定性
22、,它不像大气、水一样能随风力、机械运动而较快地扩散迁移,因而土壤的净化速度比较缓慢。2 2 生物的自净能力生物的自净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进入环境污染物质的提取和降解等方面,实际上就是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可分为植物提取(P h y t o e x t r a c t i o n p h y t o a c c u m u l a t i o n)、植物降解(P h y t o d e g r a d a t i o n)、植物稳定(P h y t o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植物刺激(P h y t o s t i m u l a t i o n)、植物挥发(P h y
23、t o v o l a t i l i z a t i o n)和根际过滤(R h z i o f i h r a-t i o n)1。其中植物提取修复技术因其治理彻底且无其他负面影响等优势而受重视,植物修复受土壤环境影响很大,例如污染物浓度、p H 值、养分含量、养分形态、有机质、人工土壤改良剂和土壤微生物等对根系吸收有很大影响。植物羽衣甘蓝(B r a s s i c ao l e r a c e av a r a c e p h a l a)和屈草花属植物 b e r i si n t e r-m e d i a 地上部吸收的铊(T I)1 8 和2 l 来自根际土壤(0 2m m)的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生态系统 自净 能力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