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二课时.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二课时.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二课时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其次课时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旋转。教科书第5页的例 3、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推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驾驭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
2、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2、问: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转变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转变分分类吗? 3、师: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挚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围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4、导入: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相识生活中的平移。 1师: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转变,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2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挚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
3、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3学生体验一下平移。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相识生活中的旋转: 1师:刚刚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围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2“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3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围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 3、学习例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
4、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关心学生订正。 三、稳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6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布置: 练习一的第4题。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围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通过视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有确定的难度,下节课将加强练习,对于个别学生课后辅导练习。 其次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视察物体(三) 其次课时教案 视察物体 三 其次课时 教
5、学内容 从多个角度视察立体图形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教学目标 1. 根据图形推想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实力。 2. 培育学生从多个角度视察物体的实力,通过思索和分析,驾驭从不同角度视察立体图形的状况。 3.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4. 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学问的爱好。 重点难点 重点:阅历视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想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实力。 教具学具 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6、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视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探讨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视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老师出示从正面视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 。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二、探究过程 1. 投影出示例2。 2. 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如今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
7、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老师巡察指导。 3. 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 。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其次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当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主动地思索,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索过程。 三、课末总结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主动地动手参与,主动地思索。在依据物体
8、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板书设计 视察物体(三)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终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反思 1.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相识到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驾驭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留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育学生的数学实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获得关于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得到的图形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视察物体、课件演示,让学
9、生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节课的教学接受小组合作的方式,关心学生突破教学的难点。 课堂作业设计 A类 1. 填一填,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 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的,请在它的下面画“;从侧面看到是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 )面 ( )面 ( )面 B类 假如从正面看到的是 ,用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上面 正面 右面 2. 第一个画“,其次个画“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3页练习一 3. 4.(1) (2)24 (3)略 5. 第一个立体图形 6.(1)有两种摆法,图略 (2)略 7.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
10、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玩耍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玩耍“设计镶嵌图案。内容支配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相识了轴对称图形,也能砸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相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话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和化成一个简洁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材先设计了话对称轴,视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相识,从而在学生拥有的纸上基础上探究新学问;再联系具
11、体情境,让学生视察钟表的指针好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相识这些实物怎样依据顺时针和逆时针分析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吧简洁图形旋转90;教材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还设计了让学生进行想象、揣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和思维实力。 活动主题: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三维目标: 1学问和技能:通过视察、操作、想象,阅历一个简洁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困难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进展空间观念。阅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敏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
12、上设计图案。 2过程与方法:在阅历图案变换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感知图形变换的现象,体验过程、想象、推理和分析的想象方法。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奇异。 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建充分的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体验思索和探讨沟通的活动张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实力得到熬炼,空间观念得到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 1、挂图; 2、方格纸; 3、七巧板; 4、作图工具 授课时数:四课时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全书备课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
13、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表达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照旧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阅历与体验、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激励算法多样化、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良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表达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学问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当驾驭的重要的基础学问,又是进展小学生
14、规律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相识,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确定的推理、推断。所以,学习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根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 “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相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相识和计算中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留意表达
15、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留意表达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阅历。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支配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其次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驾驭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留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开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支配、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实行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
16、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 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学问和阅历,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干脆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 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 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学问和技能支配的,因此,“分解质因数始终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接受多种方法求最大
17、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学问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学问,支配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留意从实际引入,留意供应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留意内容的呈现、绽开尽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 2、 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习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
18、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实力。 3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表达了放手让学生探究,激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加强了拓展性和学问性。 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学问面的考虑,教材在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支配较多的拓展性学问作为阅读资料供应给学生。例如,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测,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8
19、1页等,以丰富学生的数论学问,激发探求的欲望,培育学生对学习数学、探究数学长期而稳定的爱好。 2改良相识分数的编排,留意沟通学问间的互相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起先,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学问一样,分数学问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学问。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困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驾驭分数,本套教材照旧接受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支配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相识,虽然也出现了简洁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关
20、心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学问。在系统相识了小数和初步相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好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驾驭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支配上,本套教材一方面留意表达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供应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还留意实行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里,引进分数概念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
21、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比较少,因此理解和驾驭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关心学生体会、理解有关学问。例如,“分数的产生供应古人测量与孩子分物的两幅直观图,关心学生感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则通过直观插图,从两个方面说明 的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 ,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 , 2 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或精简。 其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适当后移,不再支配在本单元中。其二,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第二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