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新解析版).doc





《辽宁省沈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新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新解析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为200gB普通绿叶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40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m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20min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
2、A、铅笔的质量很小,一般不超过20g,200g接近一只大苹果的质量,故A不合实际;B、普通绿叶蔬菜保鲜要求温度较低,适宜温度约为4,40属高度,蔬菜容易变质,故B不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半米,即0.5m,故C符合实际;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5min,达不到20min,故D不合实际故选C点评:对长度、质量、重力、温度、时间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多观察多思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2分)(2015沈阳)下列用电器的使用中,主要利用电磁波的是()A台灯B手机C电热水器D电冰箱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专题:信息的传递分析:电磁波在生活中有
3、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解答:解:A、台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C、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D、电冰箱是利用物态变化时的吸热和放热原理制冷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有关知识,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离不开电磁波,故应掌握电磁波的性质及应用3(2分)(2015沈阳)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B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C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D房间的墙壁上装有大的平面镜,增大了视觉空间考点:光的折射
4、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草叶上的露珠相当于凸透镜,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该选项正确;B、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这是苹果发生漫反射造成
5、的,该选项错误;C、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错误;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4(2分)(2015沈阳)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一定是串联的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考点:半导体的作用;电源及其能量转化;串联电路和
6、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两个或多个灯,同时亮、同时灭,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电池串联时,得到的电压是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解答:解:A、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正确;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故C错误;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电压变小,二极管将变暗,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借助水果电池考查半导体的作用、电源及能量的转化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5(2分)(2015沈阳)爷爷与小丽进行爬楼比赛,
7、他们都从1楼上到6楼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2倍,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的2倍若爷爷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丽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W1:W2=1:1BW1:W2=4:1CP1:P2=1:1DP1:P2=4:1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爬楼比赛过程中,两人爬楼的高度相同,根据W=Gh求出做功之比;(2)根据P=求出功率之比解答:解:(1)做功之比:=2:1;(2)功率之比:=1: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和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代入数值时不要弄混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2分)(2015沈阳)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
8、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6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大小的比较.专题:错解分析题;长度、时间、速度;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由st图象读出甲乙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2)由st图象读出甲乙通过3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先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甲乙10s内通过的距离,然后进一步求出甲乙相隔的距离;(3)质量越大速度越大
9、时动能就越大;(4)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A、根据st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不同,则甲乙的速度不同,故A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通过30m的路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故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根据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可知: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小,故C错误;D、因为甲乙都向东运动,而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因此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清楚图象、找出物体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注意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7(3分)(2015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A、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B、物距成像的特点,根据物距的范围确定焦距的大小;C、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
11、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D、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正确;B、由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u=50cm15cm=35cm,v=70cm50cm=20cm,可知35cm2f,f20cm2f,解得10cmf17.5cm,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光屏,C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40m刻度处,物距等于50cm40cm=10cm,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
12、能够判断出焦距的范围8(3分)(2015沈阳)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卷笔刀的使用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削铅笔时,刀片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静止在壳体内的铅笔屑,受到的力相互平衡C卷笔刀的外壳平滑无尖锐棱角,是为了增大对接触物的压强D卷笔刀外壳的手捏处设计了一些凸起的颗粒,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是平衡力;(3)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
13、强;(4)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解答:解:A、削铅笔时,刀片变热属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故A正确;B、静止在壳体内的铅笔屑,属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相互平衡,故B正确;C、卷笔刀的外壳平滑无尖锐棱角,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对接触物的压强,故C错误;D、卷笔刀外壳的手捏处设计了一些凸起的颗粒,目的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压强的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综合性强,都是重要的物理知识点9(3分)(2015沈阳)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L标有“2.5V”字样,忽略温度
14、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L始终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变大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确认各电表所测物理量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化,根据I=判断电路中电流变化;根据P=I2R判断灯泡实际功率变化;根据电路特点和电压表测所的电压判断两电压表示数和的变化;根据R=判断V2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变化解答:解:由图可知: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
15、表测电路中电流,V1测L两端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A、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总电压不变,根据I=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正确;B、根据P=I2R,灯泡电阻不变,电流变大,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故B正确;C、V1测L两端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L+U变阻器,电源电压恒定,所以两表示数之和不变,故C正确;D、V2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R变阻器,P由a端向b端移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所以两表比值变小,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熟练运用公式,关
16、键是正确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物理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0(2分)(2015沈阳)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响度改变了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响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闹铃声逐渐变强,说明声音的振幅增大,则响度变大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
17、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1(2分)(2015沈阳)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同种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在实验室中用到的验电器(填“验电器”或“试电笔”)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摩擦可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解答:解: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
18、的刺猬;实验室中的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制成的故答案为:同种;验电器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的原理,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3分)(2015沈阳)下水井盖的丢失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提示路人注意安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利用一元硬币代替铁质井盖是因为两者都属于导体(填“绝缘体”或“导体”)当井盖丢失时,灯泡发光报警,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继电器的动触点与下(填“上”或“下”)静触点接触,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专题:电和磁分析: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
19、的溶液等;由题干中“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灯泡不发光,表明没有危险,判断出指示灯的连接情况;由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磁铁的NS极解答:解:电路中利用一元硬币代替铁质井盖是因为两者都是用来导电的,都属于导体;当井盖丢失时,灯泡发光报警,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继电器的动触点与下触电接触,灯泡不发光,表明没有危险;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线圈的上端的极性是N极;故答案为:导体;下;N点评:本题既考查电磁继电器原理的分析,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要仔细分析13(2分)(2015沈阳)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
20、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35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色散.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同时要知道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解答:解: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21、是55,所以入射角为9055=35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35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相当于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35;色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还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平时一定要认真审题14(2分)(2015沈阳)(沈阳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校车应全部安装座椅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学生因具有惯性,身体前倾而受到伤害 校车的动力来自内燃机,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图甲
22、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冲程考点:惯性;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运动和力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2)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根据两个气门的开关、活塞的运动方向以及火花塞是否点火可以确定每个冲程解答:解:(1)当刹车时,人由于惯性身体会向前倾,容易撞在车身或座椅上而造成伤害,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惯性带来的这种伤害;(2)甲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此时活塞向下运动,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乙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没有点火,此时活塞向上运动,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故答案为:惯性;甲点评:本题结合校车相关的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市 2015 年中 物理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