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山东省济南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2014济南)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专题:压轴题分析:原子内部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结构解答:解: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2(2分)(2014济南)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天然气考点:能源的分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
2、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2014济南)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
3、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据此分析解答:解: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4(2分)(2014济南)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A
4、猫B羊C牛D象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估计中学生的质量,并估测猫、羊、牛、大象的质量,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解答: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猫的质量约为2.5kg,牛的质量约为5001000kg,大象的质量约为6000kg,一只羊的质量大约50kg与中学生的质量差不多,因此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羊故选B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5(2分)(2014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
5、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猫C蝙蝠D海豚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分析表格数据,看哪种动物的听觉频率在此范围之内,即是符合要求的动物解答:解: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狗听觉频率是15Hz5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狗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频率,结合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即可判断哪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6(2分)(2014济南)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F与P之间的某点上,在凸透镜
6、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选项中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小的实像由图可知,A是正立放大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B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C是正立缩小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D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掌握及应用,首先要正确掌握凸透镜焦距的概念,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7(2分)(2014济南)物
7、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图所示各器具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动圈式扬声器B电磁起重机C动圈式话筒D电话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电和磁分析:(1)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工作的(2)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3)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4)电话的构造,即话筒和听筒以及电池组组成电话的话筒通过电磁感应把声音的信号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转化成声音解答:解:A、动圈式话筒是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振动引起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符合题意B、电
8、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变化的电流通过动圈式扬声器时,变化的电流导致线圈磁极和磁性不断变化,线圈磁极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使线圈振动引起纸盆振动产生声音所以动圈式扬声器是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最简单的电话装置是由听筒、话筒组成,它们应串联在电路中电话的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信号变成声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这就是电话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生活中有很多的用电器,仔细观察,弄清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8(2分)(2014济南)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后,老师用同
9、一只灯泡给大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要求大家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B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C同一导体总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D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什么关系?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条件,根据观察到的不同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是实验探究的一般规律解答:解:(1)若此实验仅得出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的结论,电流的大小此实验中
10、无法直接测量的,仅从亮度比较电流不符合易于探究的要求,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发现:乙实验中电源电压是甲实验中电源电压的2倍,乙实验中灯泡的比甲实验中灯泡的亮度大,说明乙实验中的电流大;所以实验比较直观的说明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故选项B符合题意;(3)同一灯泡的发光亮度是指灯泡的实际功率,仅根据灯泡亮度的不同不易直接得出“同一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压的关系”这一普遍规律,选项C不符合题意;(4)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探究的要求,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探
11、究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题关键9(2分)(2014济南)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BCD考点:惯性现象.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解答: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顺序为: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
12、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故正确的顺序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0(2分)(2014济南)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浮沉的应用分析:由图知,甲、乙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根据浮沉条件得出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而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可得4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知,甲、乙
13、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漂浮和悬浮时,F浮=G=mg,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甲、乙、丙球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F浮丙=G,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时,F浮丁G,F浮甲=F浮乙=F浮丙=F浮丁,丁小球的浮力最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公式、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漂浮和悬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11(2分)(2014济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分析:(1)利用酒精燃烧的内能加热,使水的内能增加,温
14、度升高,属于能量的转移;(2)当管内的压强大于管外的压强时,塞子被弹出,气体对塞子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能量的转化;(3)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装置,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解答:解:A、图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白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图示的实验中,软木塞被顶起,蒸汽对木塞做功,说明可以利用蒸汽的内能来做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中软木塞被蒸汽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了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
15、理解,知道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装置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3分)(2014济南)下列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日光灯管的功率为40W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37C纳米级导线的直径小于1nmD我国家庭用电的频率为50Hz考点:电功率;温度;长度的估测;交流电.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般日光灯管的功率为40W,符合实际,说法正确;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37,变化范围很小,说法正确;C、纳米级导线的直径一般指5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的导线,而不是小于1
16、nm,说法错误;D、我国家庭用电为交流电,其频率为50Hz,说法正确故选AB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3(3分)(2014济南)从所用资源的能量形式分析,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与“水力发电”不同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核能发电D地热发电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水能、风能、地热是可再生能源;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做燃料,煤和核能是
17、不可再生能源,故AC与“水力发电”不同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能源的种类,是一道基础题,知道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14(3分)(2014济南)电动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关于电动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把套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C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D电动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半导体的作用;杠杆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电动的刹车装置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18、3)半导体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4)根据电动机的制作原理判断解答:解:A、电动车的车把套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B、电动车的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故B正确;C、半导体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D错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增大摩擦的方法、半导体的作用、杠杆的应用、电动机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15(3分)(2014济南)“天宫一号”是中国第
19、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进海洋则“天宫一号”()A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运行期间,靠电磁波完成信息传递C在对接过程中,相对于飞船是运动的D经大气层下落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的传播.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
20、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解答:解:A、火箭发射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因此不是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飞行器在空中与地面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该选项说法正确;C、在对接的过程中,“天宫一号”和飞船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保持相对静止,该选项说法
21、不正确;D、飞行器经大气层下落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因此会出现在大气层烧尽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通过火箭发射以及飞行器对接考查其中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知识与科技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三、非选择题(共94分)16(4分)(2014济南)物理学中,通过其效应对自然界中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就是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灯丝中有无电流通过;通过小磁针是否偏转来判断某个空间是否存在磁场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对于看不见的事物,人们是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济南市 中考 物理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