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大全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大全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大全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大全及参考答案(研优卷)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Th2辅助性T细胞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包括A.IL-2B.IL-4C.IL-5D.IL-6E.IL-10【答案】: A 2、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 )A.间接血凝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C.单向琼脂扩散D.外斐试验E.ELISA【答案】: C 3、患者发热,巨脾,白细胞261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E.以上都对【答案】: B 4、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一定是无理数的是() A.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和B.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C.无理数
2、和无理数的和D.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答案】: A 5、利用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殖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的方法称为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B.NBT法C.细胞毒测定D.MTT比色法E.免疫化学法【答案】: D 6、证明通常分成直接法和间接法,下列证明方式属于间接法的是( )。A.分析法B.综合法C.反证法D.比较法【答案】: C 7、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缺陷( )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 C 8、要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生长激素,采用的最佳免疫检测法是( )A.免疫荧光法B.免疫酶标记法C.细胞毒试验D.放射免疫测定法E.补体结合试验【
3、答案】: D 9、应用于C3旁路检测A.CPi-CH50B.AP-CH50C.补体结合试验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E.B因子【答案】: B 10、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度肿大,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水平为300U/ml,10天后血清ASO水平上升到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血细菌培养发现A群B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尿蛋白(+),尿红细胞(+)。初步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对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有价值的是A.血清AS01200IU/mlB.血清肌酐18mol/LC.血清BUN13.8mmol/LD.血清补体CE.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显著增高【答
4、案】: D 11、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 )的形式和发展,制定学科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A.核心素养B.数学能力C.数学方法D.数学技能【答案】: A 12、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有理数集对于乘法运算封闭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答案】: D 13、Grave病的自身抗原是A.甲状腺球蛋白B.乙酰胆碱受体C.红细胞D.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E.肾上腺皮质细胞【答案】: D 14、免疫球蛋白含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IgG,IgM,IgD,IgE,IgAB.IgG
5、,IgA,IgM,lgD,IgEC.lgG,IgD,lgA,IgE,IgMD.IgD,IgM,IgG,IgE,IgAE.IgG,IgM,IgD,IgA,IgE【答案】: B 15、( )著有几何原本。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得C.泰勒斯D.祖冲之【答案】: B 16、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树突状细胞属于A.组织细胞B.淋巴细胞C.辅佐细胞D.杀伤细胞E.记忆细胞【答案】: C 17、疑似患有免疫增殖病的初诊应做A.血清蛋白区带电泳B.免疫电泳C.免疫固定电泳D.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E.尿本周蛋白检测【答案】: D 18、型超敏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又可称为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
6、.迟发型超敏反应D.速发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答案】: D 19、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是A.血栓收缩蛋白B.ADP、血栓烷AC.D.GPb或GPaE.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答案】: B 20、要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生长激素,采用的最佳免疫检测法是( )A.免疫荧光法B.免疫酶标记法C.细胞毒试验D.放射免疫测定法E.补体结合试验【答案】: D 21、男性,29岁,发热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85gL,白细胞数3510A.期B.期C.期D.期E.期【答案】: D 22、教
7、学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B.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操,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技能【答案】: C 23、我国古代关于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方法被西方称作“中国剩余定理”,这一方法的首创者是()。A.贾宪B.刘徽C.朱世杰D.秦九韶【答案】: D 24、祖冲之的代表作是( )。A.海岛算经B.数书九章C.微积分D.缀术【答案】: D 25、下列哪项有关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B.含铁血黄素内主要为二价铁C.急性溶血者尿中始终为阴性D.经肝细胞分解为含铁血黄素E.阴性时
8、能排除血管内溶血【答案】: A 26、型超敏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又可称为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速发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答案】: B 27、在高等代数中,有一个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的距离的变换。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A.平移变换B.旋转变换C.反射变换D.相似变换【答案】: D 28、适应性免疫应答A.具有特异性B.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hC.吞噬细胞是主要效应细胞D.可遗传E.先天获得【答案】: A 29、利用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殖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的方法称为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B.NBT法C.细胞毒测定D
9、.MTT比色法E.免疫化学法【答案】: D 30、“矩形”和“菱形”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同一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矛盾关系【答案】: B 3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粒红比缩小或倒置B.血红蛋白尿C.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D.血红蛋白电泳异常E.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明显增高【答案】: D 32、外伤时,引起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A.隐蔽抗原的释放B.自身成分改变C.与抗体特异结合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答案】: A 33、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D.
10、教师与家长相结合【答案】: A 34、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A.B.C.D.【答案】: C 35、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的是A.均质型B.斑点型C.核膜型D.核仁型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 D 36、DIC诊断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PT延长,Fbg低于2g/L。如果这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必须补做哪一项纤溶指标A.3P试验B.PRTC.血小板抗体D.因子E.血小板功能试验【答案】: A 37、疑似患有免疫增殖病的初诊应做A.血清蛋白区带电泳B.免疫电泳C.免疫固定电泳D.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E.尿本周蛋白检测【答
11、案】: D 38、下列划分正确的是()。A.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零B.角分为直角、象限角、对顶角和同位角C.数列分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无限数列和递减数列D.平行四边形分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和对角线不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答案】: D 39、患者男性,60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85g/L,白细胞3.610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浆细胞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D.尿毒症E.急淋【答案】: C 40、肝素酶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D 41、内源凝血途径和外源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A.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B.启动
12、方式不同C.启动部位不同D.启动时间不同E.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答案】: A 42、男性,29岁,发热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85gL,白细胞数3510A.骨髓活检B.淋巴结活检C.淋巴细胞亚群分型D.骨髓常规检查E.NAP染色【答案】: B 43、甲乙两位棋手通过五局三胜制比赛争夺 1000员奖金,前三局比赛结果为甲二胜一负,现因故停止比赛,设在每局比赛中, 甲乙获胜的概率都是1/2,如果按照甲乙最终获胜的概率大小分配奖金,甲应得奖金为()A.500 元B.600 元C.666 元D
13、.750 元【答案】: D 44、临床检测血清,尿和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常用仪器设计原理是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B.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C.酶免疫测定原理D.免疫浊度测定原理E.免疫荧光测定原理【答案】: D 45、免疫学法包括A.凝固法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C.免疫学法D.发色底物法E.以上都是【答案】: B 46、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因子B.因子aC.因子D.因子和aE.因子【答案】: D 47、疑似患有免疫增殖病,但仅检出少量的M蛋白时应做A.血清蛋白区带电泳B.免疫电泳C.免疫固定电泳D.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E.尿本周蛋白检测【答案】: C 48、下列内容属
14、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A.B.C.D.【答案】: C 49、血小板膜糖蛋白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E.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答案】: A 5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是A.EBV抗体阴性B.外周血中无异形淋巴细胞C.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D.骨髓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加E.骨髓象中可见异形淋巴细胞,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增多【答案】: C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特种蛋白免疫
15、分析仪根据监测角度的不同分为A.免疫透射和散射浊度分析B.免疫散射浊度分析C.免疫透射浊度分析D.免疫乳胶浊度分析E.速率和终点散射浊度测定【答案】: A 2、人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 B 3、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1)请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数学化”的过程:(2)分析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
16、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学化”的理解。 4、血小板第4因子(PF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C 5、肝素酶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D 6、创立解析几何的主要数学家是( ).A.笛卡尔,费马B.笛卡尔,拉格朗日C.莱布尼茨,牛顿D.柯西,牛顿【答案】: A 7、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是A.血栓收缩蛋白B.ADP、血栓烷AC.D.GPb或GPaE.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答案】: C 8、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中,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形成
17、过程,两位教师的一些教学环节分别如下:【教师】第一步:教师直接给出几个有理数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将加法算式分成六类,即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正数与相加,与相加,负数与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第二步:教师给出具体情境,分析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的情况。第三步: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第四步:教师将学生模仿练习的题目分成四类:同号相加,一个加数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异号相加。分析每一类题目的特点,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师】第一步:请学生列举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算式。第二步:要求学生先独立运算,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对于讨论交流的过程,教师提出具体
18、要求:运算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到结果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利用具体情境来解释运算的合理性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不考虑具体情境,基于不同情况分析这些算式的运算,有哪些规律?”分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归纳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问题:【答案】: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及应用。 9、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设计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析集合语言的意义入手,说明为什么把它安排在高中数学的起始章;(6分)(2)说明高中阶段对函数概念的处理方法;(4分)(3)给出本章课程的学习目标;(8分)(4)简要给出集合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1
19、2分)【答案】: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具有( )。 A.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B.实践性、普及性、选拔性C.基础性、实践性、选拔性D.实践性、普及性、发展性【答案】: A 11、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某位教师对该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合理的教学设计,根据该课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3)在情境引入的时候,某位老师通过一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走路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让学生讨论得出有理数加法的两个数的符号,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
20、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进行加法运算。(3)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有理数的存在,通过贴近生活现实的实例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会印象深刻,使学生对有理数的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 12、儿茶酚胺是A.激活血小板物质B.舒血管物质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D.缩血管物质E.既有
21、舒血管又能缩血管的物质【答案】: D 13、-血小板球蛋白(-TG)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C 14、下面是某位老师引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当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上28,l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3,问7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月份的平均气温高几度如何列式计算生:用零上28减去零下3,得到的答案是31。师:答案没错,算式呢生:文字与数字混在一起,一点也不美观。生:零上28,我们常说成28,可用28表示,但是零下3不能说成3呀!也就不能用3表示。师:大家的发言很有道理,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呢看样子有必要引入一个新数来表示零下3c。这时,零下3就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中学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题库 大全 参考答案 研优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