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 8 小题,共 24.024.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小汽车从中山行驶到广州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小汽车视为质点B.研究人从公共汽车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可以把公共汽车看成质点C.由于原子、分子很小,它们始终可以被视为质点D.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视为质点2.美国航天局“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历时7 个月于 2018年 11月美国东部时间 26日 14时 54 分许(北京时间 27日 3时 54分许)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心深处”的任务。美国航天局的直播画面显示,“洞察”号于26日 14
2、时 47分许进入火星大气层,约7分钟完成了进入、下降和着陆,顺利降落在火星艾利希平原。下面有关“洞察”号无人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洞察”号从地球到火星的位移大小就是其运行轨迹的长度B.“26 日 14时 47分许”指的是时间间隔C.研究“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过程的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洞察”号从地球飞到火星的时间决定于“洞察”号的最大瞬时速度3.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
3、倾斜前相比()A.变小4.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A、B 两物体靠在一起,=,=2,重力加速度为g。现同时由静止释放,在一起沿斜面下滑过程中,A、B 间的弹力为()A.05.B.41C.21D.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就是非常非常短的时间间隔B.小明绕学校足球场一圈,路程和位移相等C.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D.研究 100米冠军苏炳添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以把苏炳添看出质点6.在篮球场上,某同学使篮球以5/的竖直速度撞向水平地面,篮球与地面相互作用0.4后,以3/的速度向上弹起,取向下为正方向,则在这0.4内()A.篮球的
4、速度变化为2/C.篮球的平均加速度为5/27.B.篮球的速度变化为8/D.篮球的平均加速度为20/2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2020年广州车展期间中国车企推出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试车员某次在水平路面上测试该车性能过程中,车上速度传感器拟合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02.5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12.5/B.02.5内汽车位移大小为31.25C.02.5内汽车座椅对试车员的作用力不断减小D.=2.5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2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0=0,加速度竖直向下且=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内通过的位移之
5、比为 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 1:2:3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9.8,14.7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2:3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 4 小题,共 16.016.0分)9.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甲、乙两人拔河时,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0.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传送带的 图象如图所示。=0时刻,质
6、量为 1kg的2s后开始减速,楔形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B点滑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做匀速运动,在=4时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A点。重力加速度为10/2。对物体从 B点运动到 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7=0.6,37=0.8)()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为0.75B.2s 后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运动C.2s 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D.传送带 AB长度为 6m11.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甲图中,A、B两球用轻质弹簧相连,乙图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档板的瞬间有()A.两图中两球的加
7、速度均为B.两图中 A 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为零D.图甲中 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 球加速度的 2 倍12.深圳地铁 6 号线于 2020年 8 月 18日正式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市民的出行。6号线一二期总长49.35千米,共设 27座车站,其中 12座地下站,15座高架站,列车采用 6节编组 A 型车(每节长度约23)。6号线穿过的最长隧道是羊台山隧道,约长3.29。下列关于6 号线上某运行列车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列车在某两站之间运行的平均速率时,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B.计算列车通过羊台山隧道的时间,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C.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8、D.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 1 小题,共 8.08.0分)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则=_、a 大小为_、=_。(所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49,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填“大”或“小”)。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 2 小题,共 10.010.0分)14.如图甲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 OC为细绳实验时,需要
9、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A.两次拉橡皮条只需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用弹簧秤拉绳套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但不要超过弹性限度;D.用两个弹簧秤拉绳套时,两根绳夹角越大越好(2)图乙中的 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填 F或)(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 A.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C.控
10、制变量法.类比法15.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 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L,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9.8/2)砝码质量()03016.007.006028.019039.0012041505弹力大小(0.294)0弹簧总长()10.0011.02(1)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2给定的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2)图线跟 L坐标轴交点的数值表示_。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保留两
11、位有效数字)。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 2 小题,共 14.014.0分)16.如图()所示,物块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物体重 5N。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5,若对物块施加一个由 0均匀增大到 6N的水平拉力 F,请在图()中画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随水平拉力 F 变化的图线并通过计算简要说明。17.如图所示,质量1=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OA、OB、OC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轻绳 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为2=4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C竖直且 C 端与物体甲相连。物体甲,乙都静止,取=10/2,求:(1)轻绳
12、 OA 产生的拉力大小;(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 2 小题,共 28.028.0分)18.一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在=0时刻其速度为0=10/,此时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木块轻放到木板右端上。木板和木块的质量均为 1kg,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1=0.4,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2=0.6,木块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10/2.求:(1)经过多长时间木块速度增加到与木板相同?此段时间内木块的位移多大?(2)从=0时刻到木板停止运动时,木板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19.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 三点,最后停在 D 点,如图所示。已知=6,=
13、4,从A点运动到 B点和从 B 点运动到 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求:(1)质点到达 B点时速度大小;(2)质点的加速度大小;(3)、D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1.1.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解:A、测量小汽车从中山行驶到广州的平均速度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 A正确。B、研究人从公共汽车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公共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 B错误C、研究原子、分子内部结构时,原子、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D、地球在自转,但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故D错误。故选:A。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
14、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2.2.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解:A、“洞察”号从地球到火星做曲线运动,位移大小和其运行轨迹的长度不相等,故A错误。B、“26日 14时 47分许”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研究“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过程的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故C 正确。D、“洞察”号从地球飞到火星的时间决定于“洞察”号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洞察”号做曲线运动,位移大小大于轨迹的长度;“26日 14时 47分许”指的是时刻;在研究动作和姿态时,不能把物体看成是质点;“洞
15、察”号从地球飞到火星的时间决定于“洞察”号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瞬时速度、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等知识点。这是一个基础题,平时要注意积累,难度不大。3.3.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解:木板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0;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21=解得:1=2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故图中的角减小了,故 mg 不变,1减小;故选:A木板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分析即可本题是简单的三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运用图示法分析,不难4.4.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解:以 A与 B 组成的整体为研
16、究对象,整体只受到重力与斜面得支持力,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其中是斜面得倾角,=30,可得:=30以 B 为研究对象,设 A与 B 之间的弹力为 F,对 B,则:=联立可得:=0,即在一起沿斜面下滑过程中,A、B 间的弹力为零,故A 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别对 A、B 组成的整体与 B 进行受力分析,列车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然后结合加速度相等分析即可。该题属于整体法与隔离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解答的时候,可以用隔离法分别对A 与 B分析,也可以对 AB组成的整体分析,一般情况下,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较简单。5.5.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解
17、:A、时刻就是一瞬间,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故A 错误;B、小明绕学校足球场一圈,路程等于周长,位移为零,二者不相等,故B 错误;C、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否则不能比较,故C正确;D、在研究 100米冠军苏炳最后冲线的动作时,不可以把苏炳看作质点,否则没有“动作”,故D错误。故选:C。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位移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成质点处理。本题
18、考查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区分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知道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基本题型6.6.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解:由题:初速度0=5/,末速度=3/,时间=0.4,则根据加速度的公式得=故 D 正确 ABC错误故选:D由题意可知以向下为正方向,则篮球撞地前的速度为正值,反弹速度为负值,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出篮球在这0.4内的平均加速度本题考查加速度的矢量性对于一维的情况,矢量的表示方法是:先规定正方向,用带正负号的数值表示矢量不能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03 5=20/20.47.7.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解:A、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江苏省 徐州市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物理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