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题库附答案(典型题)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B.有意义学习C.形成新的完形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答案】: C 2、提出“百科全书”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A.卢梭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答案】: C 3、虽然二班是全年级成绩倒数第一的班,但陈老师坚信自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成绩。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A.认知能力B.效能感C.操作能力D.监控能力【答案】: B 4、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
2、)时达到最高峰。A.25岁B.30岁C.35岁D.3035岁【答案】: A 5、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包括后者【答案】: C 6、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答案】: D 7、不属于平时考查的方式有()A.口头提问B.单元测验C.考试D.检查书面作业【答案】: C 8、“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徳育过程规律( )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
3、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答案】: A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答案】: D 10、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估。这种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目标本位评价【答案】: B 11、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
4、程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A.0.60.7B.0.50.6C.0.40.5D.0.30.4【答案】: A 1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获得知识B.习得学习方法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D.建立知识系统【答案】: C 1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答案】: D 14、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 A 15、苏格拉
5、底的“产婆术”教学原则与()相一致。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学而知之D.温故而知新【答案】: B 16、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答案】: A 17、小芳的妈妈可以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那么她的这种注意活动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答案】: C 1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答案】: D 19、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
6、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算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答案】: B 20、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答案】: C 21、一般情况下在早晨学习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 A 22、“学为文士”是()的教育目标。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埃及【答案】: D 23、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在眼前的黑色背景上产生与灯泡相似的光亮。这种现象是()。A.感觉后效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联觉现象【答案
7、】: A 2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答案】: C 2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 D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 A 27、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答案】: C 28、2012年单项选择: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
8、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B.家庭背景C.社会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 D 29、奥苏伯尔认为,()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最佳学习方式。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发现学习【答案】: B 30、通过教育。科学知识与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表明(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D.教育传递科学知识【答案】: A 31、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
9、生等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分担痛苦与忧伤、欢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A.管理者B.示范者C.朋友D.传道者【答案】: C 32、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折衷主义D.人本主义【答案】: A 33、 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属于()。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根源特质D.共同特质【答案】: B 34、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答案】: C 3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
10、.相对性评价【答案】: A 36、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被称为() A.问题解决B.概念形成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答案】: A 37、“儿童中心主义”违背了()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答案】: D 38、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A.比纳西蒙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答案】: A 39、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是()A.机械学习B.发现学习C.接受学习D.观察学习【答案】: B 40、发现式教学方法
11、最大的缺点是()。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答案】: D 41、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由此可见,卢梭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外在目的论【答案】: A 42、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教育影响D.个体实践【答案】: B 43、注意是一种( )A.心理状态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
12、.认知过程【答案】: A 4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 推崇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答案】: A 45、 周末,小方看到大家都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心想自己也没有事情做,就跟着大家一起去。这说明小方的品德发展处于()。A.从众阶段B.服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答案】: A 46、某老师讲授圆的周长时,还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该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答案】: B 47、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
13、能力时,教师做法错误的是()。A.鼓励学生大胆质疑B.引导学生分析问题C.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D.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答案】: D 48、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沛西 能C.达尔文D.赫尔巴特【答案】: A 49、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一论断表明()。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答案】: B 50、学校文化的缩影是()A.学生文化B.教师文化C.校园文化D.精神文化【答案】: C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19
14、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镇,人们发现了两个“狼孩”。这两个“狼孩”后来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马拉,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只有少许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阿玛拉不幸死亡,卡马拉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力水
15、平也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问题1问答题试用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答案】: 2、材料:小明是初二的学生,半年前学会了上网。刚开始的时候,小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网上查询一些学习资料,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偶尔在学习之余也打打游戏,与同学聊聊天。但最近,妈妈发现小明有点不对劲,每天在网上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午夜还不睡觉、早晨不起床、有几次差点上学迟到,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妈妈决心要搞清楚小明到底在网上做什么。一天晚上快12点了,小明还在玩电脑,妈妈走进他的房间,结果令她很意外,小明根本没有学习,而是在打游戏。妈妈气坏了质问他这么做多长时间了,小明吞吞吐吐说有两个月了,有的时
16、候还到网吧去玩,现在一天不打游戏就难受极了。自己有时候也想不玩了,但就是控制不住。妈妈和小明的班主任李老师交流了小明的这种情况。李老师帮助小明妈妈分析小明这种沉迷于网络游戏行为的原因,认为这与初中生好奇心强、渴望交往、自控能力低等心理密切相关。问题:妈妈和李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教育指导措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 3、材料: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问题:(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答案】: 4、
17、中学生甲:本来性格开朗的一个女孩,前段时间因为父母闹离婚突然变得精神恍惚,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心情十分忧郁,不跟其他同学说话,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也反应迟钝。中学生乙:家长会结束以后,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而是一个人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他来到了后操场的角落里,然后对着那块孤独的大石头坐着,诉说自己的烦恼。中学生丙:觉得上课有些无聊便趴在课桌上睡觉,下课时同学经过身边不小心撞到他的手肘,突然的力道让他很不舒服:“谁呀!你干什么!没长眼睛呀!”并站起身来就要打对方。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影响。(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什么建议。【答案】: 5、张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地上有
18、一些碎纸片。“是哪个同学撕的废纸?”老师一问,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陈伟的身上。“老师,是陈伟撕的。”“不是我!”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张老师看在眼里,什么都明白了。这时张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几个同学的证明把陈伟拉出来,当着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一顿,说他不能自觉保护环境,为班级丢分,使我们这个“优秀班级”荣誉受损。但张老师平静地把目光投向全班同学,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哪一个同学愿意把纸片捡干净?”张老师话音刚落,几乎全班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张老师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事的精神真值得
19、老师学习。这么多同学举手,该让谁来做呢?”这时陈伟连忙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让我去捡吧!”张老师笑着对他点头说:“好!”他马上把地上的纸片捡得干干净净。张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看陈伟,说:“陈伟为了班级环境卫生不怕脏,一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给大家做出了榜样。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自觉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下课后,陈伟就来到张老师身边,低着头说:“老师,纸片是我扔的,以后我再也不随地乱扔东西了。”张老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请分析材料中张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运用的德育方法和遵循的德育原则。【答案】: 6、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白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遇到
20、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白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白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一天中午,白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白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5分钟交流会。白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白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于是白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白老师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20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分钟交流会
21、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白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白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白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答案】: 7、李强是一个中学生。当工程师的母亲发现儿子进入中学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个子迅速长高,嘴上还长出了小绒毛。以前一回家小嘴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把学校发生的事情都告诉爸爸妈妈。但现在回家要么把门一关,一头扎进房间呆在里面不出来,爸妈怎么叫也不说话;要么哼着不知名的歌蹦蹦跳跳地找同学去玩。而且经常和父母顶嘴。最近一次居然和班主任吵了起来,并直呼班主任的名字。但当他和要好的哥们在一起时,仿佛又有说不完的
22、话。妈妈不明白,这孩子究意怎么了。请你用心理学理论帮她分析。【答案】: 8、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问题1问答题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上面案例中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答案】: 9、李小辉是某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讨厌上学了,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之中 教育 知识 能力 题库 完整 答案 典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