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题库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光学法包括A.光学法B.黏度法C.电流法D.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E.以上都是【答案】: D 2、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缺陷( )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 C 3、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 )。A.约翰贝努利B.莱布尼茨C.雅各布贝努利D.欧拉【答案】: B 4、下列哪项有关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B.含铁血黄素内主要为二价铁C.急性溶血者尿中始终为阴性D.经肝细胞分解
2、为含铁血黄素E.阴性时能排除血管内溶血【答案】: A 5、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X(,2),假设随机变量 Y=2X-3,Y 服从的分布是( ) A.N(2-3,22-3)B.N(2-3,42)C.N(2-3,42+9)D.N(2-3,42-9)【答案】: B 6、九章算数注的作者是( )。A.刘徽B.秦九韶C.杨辉D.赵爽【答案】: A 7、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A.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缺铁性贫血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 C 8、ELISA是
3、利用酶催化反应的特性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免疫反应。ELISA中常用的供氢体底物A.叠氮钠B.邻苯二胺C.联苯胺D.硫酸胺E.过碘酸钠【答案】: B 9、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A.多抗血清(R型)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C.20%聚乙二醇D.浑浊样品澄清剂E.校正品【答案】: C 10、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 C 11、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A.B.C.D.【
4、答案】: C 12、设?(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常考)A.?(x)在a,b上有最大值B.?(x)在a,b上一致连续C.?(x)在a,b上可积D.?(x)在a,b上可导【答案】: D 13、下列对向量学习意义的描述: A.1 条B.2 条C.3 条D.4 条【答案】: D 14、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A.IgGB.IgAC.IgMD.IgE.IgD【答案】: A 15、教学方法中的发现式教学法又叫( )教学法A.习惯B.态度C.学习D.问题【答案】: D 16、血小板膜糖蛋白b/a(GPb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
5、能D.凝血功能E.血块收缩功能【答案】: B 17、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A.分布情况B.储备情况C.破坏情况D.消耗情况E.生成情况【答案】: A 18、人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 B 19、血小板第4因子(PF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C 20、患者,男,51岁。尿频、尿痛间断发作2年,下腹隐痛、肛门坠胀1年。查体:肛门指诊双侧前列腺明显增大、压痛、质偏硬,中央沟变浅,肛门括约肌无松弛。前列腺液生化检查锌含量为1.76mmol/L,B超显示前列腺增大。选择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A.PSAB.CEAC.SC
6、CD.CA125E.CA19-9【答案】: A 21、属于检测型超敏反应的试验A.Coombs试验B.结核菌素皮试C.挑刺试验D.特异性IgG抗体测定E.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答案】: A 2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树突状细胞属于A.组织细胞B.淋巴细胞C.辅佐细胞D.杀伤细胞E.记忆细胞【答案】: C 23、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根据监测角度的不同分为A.免疫透射和散射浊度分析B.免疫散射浊度分析C.免疫透射浊度分析D.免疫乳胶浊度分析E.速率和终点散射浊度测定【答案】: A 24
7、、下列哪种疾病做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红白血病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 C 25、国际标准品属于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三级标准品D.四级标准品E.五级标准品【答案】: A 26、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粒红比缩小或倒置B.血红蛋白尿C.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D.血红蛋白电泳异常E.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明显增高【答案】: D 27、引起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A.组胺B.花粉C.Rh血型抗原D.自身变性的IgGE.油漆【答案】: B 28、型超敏反应A.由IgE抗体介导B.单核细胞增高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D.
8、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答案】: A 29、慢性溶贫时,评价尿中尿胆原下列不正确的是( )A.粪中粪胆原增高比尿中尿胆原增高为早B.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C.受肝脏及消化功能影响D.受肠道菌群及使用抗生素影响E.尿胆原不增高【答案】: B 30、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因子B.因子aC.因子D.因子和aE.因子【答案】: D 31、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A.Fc受体B.TCRC.SmIgD.小鼠红细胞受体E.C3b受体【答案】: C 32、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42510A.慢性
9、粒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 D 33、对脾功能亢进的诊断较有价值的检查是( )A.全血细胞计数B.骨髓穿刺涂片检查C.脾容积测定D.血细胞生存时间测定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答案】: D 34、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可检到瘤细胞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可检到幼稚粒细胞C.淋巴肉瘤细胞常在早期出现在外周血中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可找到原始粒细胞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可找到涂抹细胞【答案】: B 35、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 )的形式和发展,制定学
10、科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A.核心素养B.数学能力C.数学方法D.数学技能【答案】: A 36、皮内注射DNP引起的DTH反应明显降低是因为( )A.接受抗组胺的治疗B.接受大量X线照射C.接受抗中性粒细胞血清治疗D.脾脏切除E.补体水平下降【答案】: B 37、通常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粒红比例减低( )A.粒细胞缺乏症B.急性化脓性感染C.脾功能亢进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溶血性贫血【答案】: B 38、不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特征的是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粒/红比值减低C.红细胞系统增生显著D.可见H-J小体和卡.波环等红细胞E.骨髓增生明显
11、活跃【答案】: A 39、男,17岁、发热、牙跟出血15d,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2.210A.ITPB.AAC.急性白血病D.类白血病反应E.CML【答案】: D 40、应用于C3旁路检测A.CPi-CH50B.AP-CH50C.补体结合试验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E.B因子【答案】: B 41、利用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殖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的方法称为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B.NBT法C.细胞毒测定D.MTT比色法E.免疫化学法【答案】: D 42、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A.肝脏B.脾脏C.骨髓D.血管内E.卵黄囊【答案】: C 43、设 a,b 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12、( ) A.a b 垂直于 aB.a b 平行于 aC.ab 平行于 aD.ab 垂直于 a【答案】: A 44、关于抗碱血红蛋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又称碱变性试验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HbF减少C.用半饱和硫酸铵中止反应D.用540nm波长比色E.测定HbF的抗碱能力【答案】: B 45、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胎盘滋养层细胞D.上皮细胞E.神经细胞【答案】: A 46、男,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血沉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
13、、IgA12g/L、IgM0.2g/L。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B.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C.多发性骨髓瘤D.冷球蛋白血症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答案】: C 4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具有( )。 A.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B.实践性、普及性、选拔性C.基础性、实践性、选拔性D.实践性、普及性、发展性【答案】: A 48、教学方法中的发现式教学法又叫( )教学法A.习惯B.态度C.学习D.问题【答案】: D 49、诊断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哪项异常最有意义( )A.白细胞计数210B.白细胞计数2010C.原始细胞27%D.分叶核粒细胞89%E.中性粒细胞90
14、%【答案】: C 50、血小板膜糖蛋白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E.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答案】: A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NO是A.激活血小板物质B.舒血管物质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D.缩血管物质E.既有舒血管又能缩血管的物质【答案】: B 2、肝素酶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D 3、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设计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析集合语言的意义入手,说明为什么把它安排在高中数学的起始章;(6分)(2)说明高中阶段对函数概念的处理方法
15、;(4分)(3)给出本章课程的学习目标;(8分)(4)简要给出集合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12分)【答案】: 4、5-HT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B 5、肌动蛋白(actin)细丝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A 6、下面是某位老师引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当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上28,l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3,问7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月份的平均气温高几度如何列式计算生:用零上28减去零下3,得到的答案是31。师:答案没错,算式呢生:文字与数字混在一起,一点也不美观。生:零上28,我们常说成28
16、,可用28表示,但是零下3不能说成3呀!也就不能用3表示。师:大家的发言很有道理,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呢看样子有必要引入一个新数来表示零下3c。这时,零下3就可写成-3,-3就是负数。问题:(1)对该教师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作出解释;(2)在引入数学概念时,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1)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没有将负数的概念强压给学生,而是设计了计算温度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参与计算活动,发现其中的困惑,从而产生学习新数学概念的意愿。教师只是从中提炼出学生的想法,并进一步上升为数学知识负数。这样,负数概念的提出,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对负数概念的引入有了较深的思想基础
17、,就会认识到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为学好负数奠定了基础。(2)引入数学概念是教学的开始,学生能否掌握好这个概念,与教师引入的艺术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在引人数学概念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学习的必要性。引入新概念时,教师应创设一个引入概念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领会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内容的实质性。引入数学概念时,教师所选用的实例要反映概念的本质,不要让太多的无关因素干扰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数学概念的形成。数量的适量性。在引入概念时,教师一般要举出一些例子,以便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初步认识。实例的趣味性。教师在选用例子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注意例子的生动有趣,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18、际或者选择学生非常熟悉与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例子。 7、案例: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生成,教师如何正确应对,如何让这些生成为我们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如何把自己课前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生成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教师时刻面临的问题。在一次听课中有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在介绍完中住线的概念后,布置了一个操作探究活动。师:大家把手中的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并用剪得的纸片拼出一个四边形,由这个活动你可以得到哪些和中位线有关的结论学生正准备动手操作,一名学生举起了手。生:我不剪彩纸也知道结论。师:你知道什么结论生: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教师没有想到会出现
19、这么个“程咬金”,脸冷了下来:“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昨天预习了,书上这么说的。师:就你聪明。坐下!后面的教学是在沉闷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操作完成后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问题:(1)结合上面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简要做出评析;(10分)(2)结合你的教学经历,说明如何处理好课堂上的意外生成。(10分)【答案】:(1)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不同生活经历、有自己的想法。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的生命体,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差异,课堂才是充满变化、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及时正确处理课堂的生成,那么其课堂效果将很难保证是高效的。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对学生直接说出中位线的性质很是不满,因为这
20、样一来教师后面设计好的精彩探索活动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了。碰上这样的意外,教师采取了生硬的处理方式。让其他学生继续探索,但此时教师的不满情绪和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使得全班同学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和发言的勇气。教师如果换一种方式,先表扬发言学生“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学生,我相信你还是个爱思考的学生!”然后让他和大家一道动手操作、探索、验证中位线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性质,课堂效果应该更好。(2)生成从性质角度来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效果角度来说有有效的一面,也有无效的一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组织者的角色,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种各类信息,并能快速断定哪些
21、生成对教学是有效的,哪些生成是偏离了教学目标,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够正确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生成,使之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8、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存在的是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 A 9、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设计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析集合语言的意义入手,说明为什么把它安排在高中数学的起始章;(6分)(2)说明高中阶段对函数概念的处理方法;(4分)(3)给出本章课程的学习目标;(8分)(4)简要给出集合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12分)【答案】: 10、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中学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题库 完整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