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pdf
《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一、氧气吸入疗法【目的】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缓解和纠正机体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病人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或血氧分压低于 8.okPa(60mmHg)的病人。2无禁忌证。【准备】1向病人说明用氧曰的,以取得病人的合作。2各氧气筒、氧气表(压力表、减压器、湿化瓶、流量表、保险活门)、氧气板子,治疗盘内放治疗碗 2 个(一个放鼻导管 2根、镊子 1 把,另一个盛凉水)、棉棒、弯盘、胶布、别针等。【操作方法】1鼻导管法(1)备齐用物,携至
2、病人床旁,安装氧气表、检查流量表是否关好,使流量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打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连接鼻导管,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后再关闭流量表。(2)分离鼻导管,用棉棒清洁病人鼻孔。(3)取鼻导管,测量自鼻尖至耳垂的长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并固定于面颊部。(4)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观察病人有无呛咳现象。成人轻度缺氧时供氧流量为 1-2Lmin.中度缺氧时供氧流量为 2-4L/min严重呼吸困难者供氧流量为 4-6Lmin。(5)停用吸氧时,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再关总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后再关闭。2鼻塞法即以带有管腔的有机玻璃制成的鼻塞代替鼻导管。按鼻导管法将鼻塞和橡胶管相连,接通
3、氧气,擦净鼻腔,调节好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该法刺激性较小,病人舒适,使用方便,适用于需长时间吸氧的病人。3口罩法即以塑料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胶管,按上法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但勿直接压迫,使其保持1-3cm 的距离,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位。此法较简便,日无导管刺激黏膜的缺点,但较浪费氧气。多用于婴幼儿。4面罩法将面罩置于病人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氧流量。再将氧气输出管与面罩上进气孔相连接。5氧气执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皮枕,枕的一角通有橡胶管,管上有螺旋夹,以调节氧气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充满氧气,接上湿化瓶、导管或面罩,调节流量即可供
4、氧。用氧气枕供氧及时,携带轻便,多用于家庭抢救病人。使厢时应将病人头部枕于氧气枕上,然后用重力压迫使氧气流出。【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做到网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搬运氧气筒时严防剧烈震动,以免爆炸。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距火炉不得少于 5m,距暖气不得少于m。氧气筒和氧气表上的螺旋禁止涂油,阻免发生意外。2用氧过程中若需调节氧流量或停用氧气,均应先分离或拔出鼻导管后再调节流量或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气流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3用氧过程应根据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随时调节流量,并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政善或有无氧中毒表现。还应注意氧气通路有无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常用 技术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