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docx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 本文系作者原创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 一、培育现状 培育背景。201X年X月启动新型职业农夫培育试点工作,201X年X月X市获批全国“新型职业农夫培育工作整体推动市,201X年X月X市新型职业农夫认定管理方法试行和X市新型职业农夫扶持方法试行出台。 培育总量。201X年以来我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夫X万人,其中,获得颁发证书认定的新型职业农夫仅为X人,占总培训人数X%不到。参训人员基本状况。从农业主管部门信息管理平台获得的参训人员基础信息中,仅有X名参训人员基础信息登记较为完好。从该数据汇总状况看,参训人员以农村中年男性为主,文化
2、程度普遍偏低。一是从性别来看,男性学员X人,占比X%。二是从年龄来看,29岁以下X人,占比X%;3039岁X人,占比X%;4049岁X人,占比X%,50岁以上X人,占比X%。三是从受教化程度来看,初中学历X人,占比X%;小学及以下学历X人,占比X%;中学学历X人,占比X%;高校及以上学历X人,占比X%。培训人员结构:以专业技能型为主。X名参训人员信息资料显示,参加专业技能型培训的有X人,占比X%。其中:茶叶、蔬菜、果树、饲料草等种植培训X人;牛、羊、鸡、中蜂等养殖培训X人;参加生产经营型培训的有X人,占X%;参加社会服务型的有X人,占X%。 二、存在问题 一体制建设待完善。 X省农业广播电视学
3、校X市中心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作为X市特地针对农夫开展教化培训的公共服务机构,既负责新型职业农夫教化培训和农村好用人才培育,又担当新型职业农夫认定职能。“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导致新型职业农夫认定率低,同时影响认定的公正性。 二培训模式缺“地气。 目前,农夫教化培训的师资来源主要是聘请X高校、X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进行授课。授课费用为X高校专家X元/节,一天X节课;X本地院校专家X元/天。授课方式以为期半月的理论性集中授课为主,且不为参训学员供应后续跟踪服务。上述培训模式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原来担当培训授课的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因授课费用与身份问题冲突不能接着担当授课任务,导致农广校被动
4、高薪聘请院校专家进行授课。另一方面,走访的部分农户表示,虽然参加了相关培训,但听不懂培训内容,他们认为,培训应当是在关键季节、重要农时,依据产业需求,开展各种技术入户服务,学员才能真正把所学学问有效地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对X市X个集中连片贫困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培训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情愿参加技能培训的X人中,有X人选择“盼望提升农村好用技术,占比X%,这也印证了培训内容“接地气的重要性。 三证书“含金量低。 从扶持力度来看,获得新型职业农夫证书的学员,仅享有申请创业项目的优先申报权和就业优先举荐权,关于X市新型职业农夫扶持方法试行中涉及的特色产业补助、创业扶持、资源要素的倾斜、税费减免等政策
5、均未落实,而政策不能落实主因之一是政策涉及部门较多,仅靠农广校力气则是“心有余而力缺乏。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新型职业农夫证书知名度低,好用性差。参训学员反映,在竞聘岗位时大部分企业并不知晓新型职业农夫证书,上岗后是否拥有新型职业农夫证书也不做为升职加薪的参考根据。 四培训经费来源单一。 目前,X市新型职业农夫培育是依靠中心、省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开展工作,市县两级没有相应配套资金。如201X年中心和省级下拨的X万元专项资金,市县两级没有配套资金,在资金运用上也未出台运用细则,资金的主要用处只能用于购置培训服务,在工作经费的运用上没有明确规定,造成“有钱难用的尴尬局面。 五缺乏优质培育对象。 从多方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乡村 振兴 战略 人才 调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