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州沧浪亭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苏州沧浪亭导游词.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苏州沧浪亭导游词 第一篇:关于苏州沧浪亭导游词 苏州园林导游词 举荐度: 孔庙导游词 举荐度: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举荐度: 趵突泉导游词 举荐度: 北京故宫导游词 举荐度: 相关举荐 其次篇:江苏苏州沧浪亭导游词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园林。下面是关于江苏苏州沧浪亭导游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江苏苏州沧浪亭导游词 1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曲折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
2、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回旋,古树葱郁,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实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 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
3、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转变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致,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沧浪亭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重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4、。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 沧浪亭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名贤中的绝大部分是吴人,也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名贤像多数临自古册,也有的来自名贤后裔,具有文献价值。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
5、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此外还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托。沧浪亭著名的建筑还有观鱼处等。另有石刻34处,计700多方。 江苏苏州沧浪亭导游词 2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这里!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其地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诗人苏舜钦子美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取孟子。离娄和楚辞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作沧浪亭记。自号“沧浪翁。南宋时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人称韩园。元延祐年间僧宗敬在其遗址建妙隐庵。明嘉靖三年公元15
6、24年,苏州知府胡缵宗于妙隐庵建韩蕲王祠。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僧文瑛复建沧浪亭,归有光作沧浪亭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江苏巡抚王新命建苏公舜钦祠。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江苏巡抚宋荦寻访遗迹,复构沧浪亭于山上,并筑观鱼处、自胜轩、步碕廊等,道光年间,增建五百名贤祠,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 沧浪亭面积约16。5亩,为苏州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沧浪亭造园艺术别出心裁,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闲逛过桥,始得入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
7、亭。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穿行廊上,可见山水隐隐迢迢。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园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楼,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 第三篇:沧浪亭导游词 沧浪亭导游词 “沧浪胜迹牌坊前 各位挚友,我们如今看到眼前这座石牌坊上有“沧浪胜迹四个字,它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题写的。它告知我们,这里有一处苏州的名胜古迹沧浪亭。沧浪亭不仅仅是一座亭子,它是我们
8、苏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古典园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最初为五代 时吴越王外戚孙承佑的花园。孙承佑是中吴军节度使, 曾出资为著名的“姑苏城外寒山寺修建过一座七级佛塔。到北宋庆历四年,经范仲淹举荐在朝为官的诗人苏舜钦因赞同革新,被革职后来到苏州,购得此园。此后,园子又几度兴废,屡更其主。南宋绍兴年间,为抗金名 将韩世忠所得。元、明两代成为僧人所居的妙隐庵、大云庵。今日园中的绝大部分建筑均始建于清康熙、道光 和同治年间,解放后修复而成。1963年,沧浪亭被列为江苏省文物爱惜单位。2000年又被列为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例证之一。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到园中去领会一下沧浪亭的风姿吧。 各
9、位沿着水边来到这里,往东看去,水面渐宽,水边古树参天。亭、轩可见,一幅立体的画面已经呈如今各位的面前。在这里,大家虽然尚未人园,但已经感受到了沧浪亭的第一个特色,即:未入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过。水对我们苏州人来说,实在是太熟识也太重要 不过了。从淘米洗菜到种桑养蚕,从以舟船代步到营造文人山水园,无一离得开水。水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之所必需,又是古代文人创建志向生存空间的文化素材。中国人习惯称“风景为“山水,可见水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比方说,眼前这片水面,它一方面构成了沧浪亭的园外景观,同时,它还让苏舜钦等官场失意的古代士大夫文人产生出“沧浪之水的意境。据说,苏舜钦花了四万青钱
10、(约合黄金十两)购得此园后,在这水旁建了一个小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歌谣,将亭命名为“沧浪亭,表现出一种超然世俗名利之外,归情自然的清高意趣。 另外,从这里还可以看到沧浪亭的另一个有别于苏州其它古典园林的特色,就是:打破高墙围绕,自成丘壑的封闭式格局,以临水的建筑群将园内园外的山水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布局特色。明、清时期,这里始终是官绅宴饮、文人雅聚的场所,因此,一般认为沧浪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公共园林之一。下面请大家到园中欣赏沧浪亭内园景色。 这里如今是沧浪亭的门厅。因为这里东、西两侧墙上嵌有旧时园主苏舜钦的沧浪亭记,清代巡抚宋荦、
11、梁章钜和张树声的重修沧浪亭记以及清代僧人济航的沧浪亭图等石刻,所以我们也把这里称为碑记厅。从这些石刻可以了解沧浪亭的旧貌和概况,因此,这些 石刻极具史料价值。 出碑记厅,迎面看到的就是横卧于园中心的主山。这是一座土多石少的土山,据考是宋代遗物。山上古树青翠,藤萝蔓挂,婉若真山野林,游人来到这里自会有种古朴幽静的感觉。这也表达了北宋时期士大夫造园重在立意,不事雕琢的特点。主山东部用黄石垒砌,山间小道高低逶迤,桥梁溪谷,引人人胜。西部是清末用湖石等重修的。西南面峭壁下,凿一小池,从山上望下看,有如临深渊之感。池边一石上刻有俞樾先生篆书的“流玉二字,点出这小池之水犹如一块流淌的碧玉。这里是沧浪亭园内
12、唯一的水面。园内园外大小如此悬殊的两片水面在这里互相呼应,但又情趣各异。 这里有一座紧靠沿河复廊的四面厅,因其临水而筑,故称“面水轩。轩四面均设落地长窗,视野开阔,是品茶赏景之佳处。 1 这座突出于水面之上的方亭,叫“观鱼处,它的原名叫“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取意于庄、惠濠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典故,旨在表现园主归隐江湖,超然 于世的清高墙界。 在观鱼处南面廊下有一半亭,叫“闲吟亭。它位于中心主山的东侧,与两侧的御碑亭遥遥相对。亭中有乾隆皇帝的御笔刻石,记述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江南沿海遭受飓风暴雨的凄惨情景。因此,从乾隆帝御笔内容来看,亭名“闲吟似乎与之不相协调,但此处的楹联却勾画出了一
13、幅美丽的画面:“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从闲吟亭循廊往南,我们就来到了闻妙香室。这间精致雅致的建筑呈曲尺形,三面通透,是园主的读书姻“妙香本指佛寺里那令人闻之超凡脱俗的香味,这里指“书香的意思,就是说,人通过读书就能怡情养性,犹如闻到妙香一般神清气爽。 这里南院中有一丛翠竹,北面种有十余株梅树,早春二月,冷香飘溢,沁人心脾,颇为点题。 登上中心主山,这里古木青翠,在东北部有一结构古雅的方形石亭,这就是真正的沧浪亭。沧浪亭最初是园主苏舜钦建在水边的,康熙年问,江苏巡抚宋荦仰慕苏舜钦,前来寻访苏氏沧浪亭遗迹,但没有找到,于是他怀着景仰先贤之情,在这土山上重建了沧浪亭。宋荦和苏舜钦虽同为封
14、建官僚文人,但他重修沧浪亭时尚在巡抚任上,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苏舜钦那种罢官后隐逸江湖的心境,取而代之的是仰慕先贤、遵守礼制、主动人仕的思想,所以把沧浪亭从水边改建到山上,就是要表现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主动的为官处世哲学。另外,从这里环顾四周,我们可以觉察,园内大多数建筑都环山而建:这种布局主要是由园内地形所确定的,但客观上也突出了“高山仰止的主题思想。沧浪亭石柱上有一付俞樾先生所书的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付对联是集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上句和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下句组合而成的。上联写沧浪亭的自然景色,下联赞
15、颂沧浪亭的借景之美,表达作者尽情山水,寄情自然的超然情趣。这里还将自然山、水拟人化,使人与自然山水间产生情感沟通,到达物我交融的境界,以表现土大夫文人在官场隐退后寄情自然,投身自然的闲情逸致。 2 明道堂是沧浪亭园内的主厅,原名寒光堂,是清末同治年间重建后取苏舜钦所写沧浪亭记中“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出鬼没无邪则道以明之意而改名为“明道堂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身体一旦舒适,心神就能清静;所见所闻不涉邪事,就能悟得真理。明道堂面阔三间,屋宇宏敞,庄重肃穆,明、清两代为文人讲学之处。明道堂正南方有三问小轩,叫瑶华境界。最初是韩世忠所建的“梅亭,这里喻白梅为瑶华,即传统中色白似玉的仙花。清代的时候这
16、里曾经是一个戏台,专为官吏文人而没。据说,林则徐也曾在此观赏过昆剧。 在瑶华境界的西面有一石洞,上有石刻门额“印心石屋,这是清道光帝御笔。“印心是佛语,即“心心相印的意思。石屋上面建有看山楼,为清道光年问江苏巡抚陶澍所建。原来从这里可以远眺苏州城外西南诸峰,但如今由于近处高楼遮挡,看山之意已荡然无存。沧浪亭在以复廊近借园前之水的同时,又以看山楼远借园外之山,这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实属难得。 我们如今来到了沧浪亭园内著名的五百名贤祠。这是一间面阔五间的建筑。正中三间为堂,东西两边为侧室,整个建筑布置得庄重肃穆。堂内三面墙上嵌有125方碑石,计594幅历史人物线刻头像为清代石刻家顾湘舟所刻。这594位
17、历史人物均为自春秋至清代约二千五百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名士贤达,涉及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文学艺术以及忠孝、隐逸等各个方面。其中建立苏州城的伍子胥,孔子门生言偃,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文学家欧阳修和苏轼、抗金名将韩世忠,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爱国学者顾炎武,以及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等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他们或清廉为官、勤政爱民,或刻苦治学、文章传世,总之都是当时社会中既严守道德规范又在某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所谓“德才兼备的先贤名士。所以,清道光七年(1827年)江苏巡抚陶澍在布政史梁章钜重修沧浪亭时,把康熙年间所建的苏公祠改建为五百名贤祠。为了仰慕先贤、
18、弘扬先王之道,这里始终就是苏州地方官吏上任时必需参拜之地。五百名贤祠虽建在沧浪亭园内,但它所表现的主题已完全不同于苏舜钦当年咏怀沧浪之水的隐逸思想,而是表现了土大夫文人主动入仕的为官之道。这种主动入仕的主题虽然与沧浪之水的庭园主题相悖,但与旁边的文庙以及当年培育士大夫文人的摇篮府学倒是相得益彰的。堂内匾额上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臣生所书的“作之师三字。取自于尚书,即指“五百名贤堪作万民之师的意思。匾额下方署头石刻上刻着“景行维贤四个大字,意思是指五百名贤都是行为光明正大、德行高尚、实为后人仰慕的贤德之人。另外,五百名贤祠东面月洞门上还 3 有刻着“周规折矩的砖额。这里的“规和“矩明显指的是当
19、时土大夫文人所崇尚的儒家礼仪和法度。在五百名贤祠西面廊下,有一半亭。它取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意,得名为仰止亭,意思是高尚道德令人仰慕,大德大贤当为楷模。这里所说的令人仰慕的楷模,就是指五百名贤祠中那五百九十四位历史名人以及他们的道德文章和传世事迹,所以我们说仰止亭的命名是对五百名贤祠所表现主题的渲染和烘托。 五百名贤祠北面有一座东西狭长,面阔五间的芳香馆。因其北院中种有桂花和腊梅而得名。馆内对联“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说的就是桂花。如今馆内陈设着一套榕树根做的广式家具,造型自然奇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中心主山西侧廊间,有一座牛亭,因亭中石碑上刻有清康熙帝御笔题写的诗文
20、,故称御碑亭。康熙帝所作的诗,连同诗碑两侧的对联“膏雨足时农户喜,县花明处长官清都是康熙南巡时赐给当时的江苏巡抚吴存礼的。从诗文和对联的内容上看,表达了康熙重视农业、顾念百姓、激励吏治的思想。沧浪亭虽说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古典园林,但它却拥有清朝三代皇帝的题词和乾隆帝的四次临幸,这在苏州各古典园林中也是不多见的。 从御碑亭循廊北行,我们又回到了入口处的碑记厅。至此,我们已把沧浪亭全园观赏了一遍。信任各位此时对沧浪亭这座小小的苏州古典园林都会有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但不管怎样,近一千年的园林历史,让这小小的沧浪亭处处显得古朴而凝重。几近天成的土石山岗和枝干虬劲的参天古树在清风明月间又多少
21、透着那么一股历史的苍凉。从苏舜钦寄情于沧浪之水的“出世思想到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五百名贤祠所折射出的“人世哲学来看,沧浪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一不寄予着中国传统文人的人生理念和 道德追求。另外,从造园艺术来看,造园者在奇异借用园外山水弥补自身缺乏的同时,利用复廊建筑,打开了文人山水园传统的封闭格局,使园内与园外的景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游人“未进其园,祖先其境,在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上独树一帜。 而同时,我们纵观沧浪亭上千年的沧桑变迁,园主量的更迭及其主题的多元化,是否可以认为:复廊外的水量代表了园林早期“沧浪水的主题,表达了失意文人“濯缨“濯足的感慨和无奈,烘托了园主出世的恬淡和浪迹
22、江湖的茫然;复廊内侧面山而建的轩、亭、廊、馆则以向心的布局突出了园林后期“高山仰止的主题,是在朝命官主动人世的本能表达。 量复廊,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连起了“山与“水两种形态,两个境界,融和了“人世与“出世两个既冲突又紧密联系的主题,也是几乎全部中国文人走过的心路历程。 巡游路途 沧浪胜迹坊 大门 面水轩 观鱼处 沧浪亭 明道堂 瑶华境界 看山楼 翠玲珑 仰止亭 五百名贤祠 芳香馆 御碑 第四篇:沧浪亭资料 书目 1.沧浪亭的地理位置 2.沧浪亭的历史 3.沧浪亭的巡游路途 4.沧浪亭水系分析 5.漏窗的分析 6.窗棂的分析 7.洞门的分析 8.地面铺砖的分析 9.沧浪亭中植物栽植手法 10.沧
23、浪亭的特点 11.总结 沧浪亭地理位置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沧浪区三元坊旁边,毗邻颜文梁纪念馆。 配以平面图片 历史由来 沧浪亭的面积约为16亩,其原址曾是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亲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的池馆。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诗人苏舜钦因谗言被罢官,他流寓吴中时,见孙氏旧园遗址高爽偏僻、野水萦回,就以四万钱购置下来,在北部土山傍水处筑一小亭,并以楚辞 渔夫中“沧浪之水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取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 配以国画图片 巡游路途 画出巡游路途 沧浪胜迹坊 石梁桥 大门 面水轩 复廊 观鱼处 妙室闻香 沧浪亭 明道堂 瑶华境界 看山楼 印心石屋 翠玲珑
24、 仰止亭 五百名贤祠 芳香馆 御碑亭 流玉潭 藕香水榭 平面图展示 一个景观 一个动画 一张观赏处的图片 巡游路途表示 沧浪胜迹坊 沧浪胜迹坊石碑坊原立于沧浪亭门前,三门四柱、檐角飞翘,显得古朴、庄重。是苏州唯一树有石牌坊的古典园林,现移至人民路口。 沧浪胜迹坊图片 平面图展示 石梁桥 始建于康熙年间,初为木构赤栏桥。当时沧浪亭的正门在南面,园北仅开了扇小山门,是为了通游屣。巡抚宋荦重修沧浪亭时,在山北所横“略杓,名曰:红桥。 如今的石构三曲平桥为乾隆南巡时改筑,当时桥栏仍为赤栏。 咸丰年间,沧浪亭园林毁于十年兵火。直到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再度重修。也是从今时起,将原南正门以一道漏窗粉墙围封
25、,并将北门改为园之正门,且是唯一进出之园门即今状,而“红桥也由此而成为出入园门的唯一通道。 石梁桥图片 平面图展示 沧浪亭大门 沧浪亭入门大厅,三开间,面积115.76平方米。过去作为官署园林时,是为入园的达官贵人们的停轿之处,轿夫亦可在此小憩等候,故又名“轿厅。现为售票与检票场所。 文征明隶书“沧浪亭门楼,迎面可见湖石假山作为影壁。 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建。厅的东西两侧壁间,嵌有历代重修记刻碑和沧浪亭全景石刻图,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史料。游人可以通过这些碑刻,充分了解千古名园屡废屡兴的沧桑历史。 大门正面图 平面图标示出来 画作展示 面水轩 面水轩位处园北岸,此轩面北临流,貌似旱船,轩为四
26、面厅,面积107.15平方米。 此处原为“观鱼处,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修后改为“面水轩,取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意,故名。 此轩面北临流,庭前古木参差交映,轩左复廊一条曲折而东,两面可行,内外借景,隔水迎人。相传,临河一带旧有湖石玲珑,形有五百罗汉像之说。 剖面图沧浪亭面水轩位于大门东水池转折处,东端有复廊与钓鱼台相连,西端有廊与大门相连,面水轩成为由大门至钓鱼台的长廊中的重点,打破了构图上的平直、单调图片展示 剖面 立面图 平面图标示 复廊 进入沧浪亭后紧靠沿河有一条复廊,也就是围墙两侧各有一条走廊,复廊的北廊紧靠院外的葑溪,南廊接近园内的中心主山和沧浪亭,廊间墙壁上还开有许
27、多图案各异的精致漏窗,无论你是在北廊或是南廊通过这些漏窗,你既可以看到园外的风光又可以看到园内的景色。 图片 平面图展示 观鱼处 观鱼处,又名“静吟亭,位于园东北水边。古“北碕处,面积14.86平方米,尖顶。 原名叫“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取意于庄、惠濠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典故,旨在表现园主归隐园中,超然于世的清高境界。 图片展示 平面图标示 闲吟亭 座落在园之东隅,闻妙香室北侧,是一半亭,面积11.20平方米,翘角飞檐。清同治时巡抚张树声建,取闲暇吟咏之意。 图片 平面图展示 闻妙香室 座落于“明道堂东侧,面积95.94平方米。 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题。额取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句:“灯
28、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妙香,是指这里的梅花之香。 此处原为读书处,室南竹外一枝斜,铁骨冰姿。室北遍植梅花,待到天下而春时,梅苞初放,寻梅者纷至沓来,倚栏俯凭,自成丽景。 图片 平面图 展示 沧浪亭 此亭筑于山之岭,正四方形,面积31.36平方米,高旷轩敞,石柱飞檐,古雅壮美。 宋庆历间,文人苏舜钦始创,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而名。 今日我们看到的亭子,乃是清康熙三十四年宋荦抚所筑。 沧浪亭,方形平面,梁柱皆为石构,灰瓦歇山卷顶棚,四檐角高高翘起,显得古朴沧桑。 剖面图 图片 平面图 展示 明道堂 堂居园中心,是为园中主厅,面积234.42平方米,旧时为会文讲
29、学之所。原名寒光堂,后取苏舜钦沧浪亭记中“形骸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句意改名为“明道堂。 东西两旁走廊的高度达2米,明道堂四周有回廊,三界回顶,圆作梁架,前为船篷轩,上有草架。建筑面阔五间,宽16.10米,进深12.95米。檐高4.40米,卷蓬歇山顶。 图片展示 平面图 剖立面图 瑶华境界 屋在“明道堂南对面,三开间,面积46.80平方米。两侧走廊与“明道堂相连接,形成一体。此处原为古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 南宋绍兴初,抗金名将韩世忠居此,筑梅亭,取名“瑶华境界。意指民间传闻中的“遍植梅花的仙苑幻境。 1932年,戏台塌毁,当时靠义募善款,改为平屋三间,移瑶华境界额悬于正壁间,遂成今
30、状。 图片 平面图 展示 看山楼 楼居于园之最南隅。筑于“印心石屋之上,沿黄上铺成的石阶登之,共三层,面积56.80平方米。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筑。取卢集“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诗意而名。 楼前为一层,后为二层,凹凸层檐交织,飞檐翘角,外形新颖,富有动态。楼柱网布置灵敏,东西宽5.85米,南北深9.85米,底层高3.30米,二层檐高2.70米。屋顶均为歇山式。 图片 平面图 剖立面图 印心石屋 屋居园之最南隅,此屋全部用黄石堆砌,面积56.80平方米。 清道光七年,道光旻宁亲笔御书“印心石屋四字,赐予江苏巡抚陶澍。巡抚陶澍为感皇恩,在重修沧浪亭时,在园之南隅新增筑此屋,并将皇上御书作门额,
31、以示皇恩浩荡。 图片 平面图 剖立面图 翠玲珑 座落在“五百名贤祠南,是三间小屋倚角而建,面积166.30平方米。 此额,南宋韩世忠时所题,取苏舜钦诗:“秋色入林红暗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建。 翠玲珑和一般建筑不同,是有三座平面形态和大小和均不相同的小轩,互相垂直相逢组成。外形小巧朴实,和四周环境协调。东面和西面各有曲廊相接,形成小院。主建筑位于西端,面阔三间,宽9.20米,五界回顶圆作,进深4.90米。南面中间为长窗,两间次均为半窗。两侧山墙上未景窗。另两座建筑均为两间开,三界回顶圆作,四周均为半窗和景窗。建筑檐高2.95米,硬山顶。 剖立面 图片 平面图 五百名贤
32、祠 位于“明道堂西侧,“芳香馆南反面,面积175.16平方米。堂内壁间嵌有刻碑25方,列有五百九十四位名贤刻像,系以传赞。正中悬挂“作之师三字牌匾。这些乡贤名宦的高尚品德和所做的奉献将做人师表。 图片 平面图 展示 芳香馆 “明道堂西侧数十步间隔,就是“芳香馆。座南面北,五开间,面积95.47平方米。“芳香馆又名“木樨亭,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所题,该亭久已不存,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筑“芳香馆,取唐代李商隐诗:“殷勤莫使芳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之意。 图片 平面图 展示 御碑亭 此亭处在门厅与步碕廊间,是为廊亭。面积9.74平方米,壁间嵌有刻碑,其中康熙御诗一首,对一幅。这是康熙南巡时为表彰地方上
33、的重要官吏,而亲笔书赠巡抚吴存礼的。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吴存礼以宣扬皇上恩德,勉尽厥职,将康熙御诗一章,饬工庀材建御碑亭于园中,其旁屋宇亦令增修,以助亭之壮美,同时敬诫后之官吏。 图片 平面图 流玉潭 有此一谭,正如诗眼,映出真山林的朝气、灵动和气概。 图片 展示 藕花水榭 水榭居门厅西侧南岸,面北临流,三开间,面积89.69平方米。因榭北溪流中植有荷花,故名“藕花水榭,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筑。 榭南、北立面形式不同,南有外廊,显得开放,北为白墙,上辟支摘窗,稍显封闭。建筑面阔四件,宽16.05米,前为廊川,内为五界回顶圆作,进深5.70米,檐高3.15米,硬山顶。 图片 平面图 展
34、示 剖立面 水系分析 沧浪亭之水不属于任一种,却是合二为一。葑溪河绕园而过,虽不是园中之物,但沧浪亭的景之美一半源于此。水是园林的围墙。园内沿河一条复廊,廊间墙壁上开有许多图案各异的漏窗,从园内透过漏窗往外看,可以看到园外河流,可谓“景外有景。 廊墙分隔内外,一双跨在廊墙两侧的廊檐将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营造了山、水互相借景的效果,也弥补了园中缺水的缺乏。 园内一湾小池,处于山丘西侧,虽可归于集中之水,却偏于庭园一侧,四周山石环绕,形态模拟自然湖泊,呈不规则形,即使仅是点缀作用,却形成了一种环山抱水的格局 漏窗分析 漏窗开设在廊墙上,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敏捷效果,又通风采光,一
35、箭双雕。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倘移步看景,则画面更是转变多端,目不暇接。 沧浪亭漏窗最为经典的是从明道堂到翠玲珑所呈直角墙面“春、夏、秋、冬,奇异地安放了具有季节象征的柳树、荷花、石榴、腊梅漏窗一组,而且这组漏窗与贴水复廊的建筑迥然不同,造型感强,工艺困难,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图片 展示 窗棂分析 冰裂纹 冰裂纹,形态犹如冰裂后的纹路,极为优雅新颖。 冰裂纹因有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奇妙寓意,常常用在园林中雅致幽静的地方,与四周环境相衬映,是园主高洁人格的自我写照。 冰裂纹还常常和六角雪花结合成冰雪图案。 图片 展示 步步锦纹 步步锦纹,是横线和竖线按确定规律组合在一起,四周嵌
36、以简洁装饰的一种线条图案,犹如人走的阶梯。将这种装饰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奇妙愿望。 图片展示 灯笼纹 沧浪亭翠玲珑窗棂的灯笼纹与步步锦纹结合,寓意为前程光明。 图片 展示 海棠花 海棠花纹寓意为满堂生辉,前景光明。 沧浪亭五百贤祠堂和瑶华境界窗棂,海棠花瓣略小,1图中窗棂慎重为象征太阳的大圆,添光明之色;2图中北向窗棂的十字穿海棠花纹,给人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之感,与堂额相得益彰。 景窗仔芯均为十字穿海棠花纹,中心嵌入象征太阳的圆形 蝴蝶纹 蝴蝶纹镶嵌在扁方、长方、八角等处,可将画面点缀的秀美多姿;蝴蝶纹的式样也可同中有异、因地制宜发生着转变。
37、夔龙纹窗棂 沧浪亭闻妙香室的夔龙纹嵌蝴蝶有芯景窗。 书纹饰 书纹饰是一种以竖形隔心为主的简洁隔条图案 沧浪亭闻妙香室,本位园主课读诗书之处,书条纹窗棂无以增加着书卷气,既简朴大方,有素朴雅致。 万字窗棂 万字原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记,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万字纹窗棂的式样有上下万字纹,中间嵌有长方,或中间嵌正方或中间嵌扁方。 沧浪亭“翠玲珑窗棂为宫式万字纹,窗外一片翠竹。“日光穿翠竹,室内外皆绿。 窗外景色不同,照旧气象万千。 洞门的分析 宝瓶形洞门,取“平的谐音,象征平安。瓶又是观音菩萨的法器,施法救难,具有奇异的力气,成为令人膜拜的神器,象征驱邪祥瑞。 沧浪亭五百名贤祠满
38、月门“周规与“折矩未入门,已有“周还中轨,折还中矩的肃穆感。 地面铺装 沧浪亭五蝠捧寿铺地图案 五蝠捧寿反映追求长寿平安的愿望 沧浪亭盘长、鱼钱铺地图案 鱼象征富贵,钱象征前途无量。 沧浪亭六边形铺地图案 六边形称六合,在古老的说明中意思是天地四方。 沧浪亭菱方形铺地图案 取自古老的巫术,意在克邪压正 沧浪亭厌胜钱铺地图案 厌胜钱是古老的 沧浪亭植物运用分析 沧浪亭在植物的运用上表达了不同的手法: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沧浪亭 的东南部运用了孤植手法使得天空背景和院内空间形成图底关系,在入口大门 的位置运用对植的手法形成呼应,不仅是对入口空间的强化,也是对此标记意义的 恰当表达与呼应。在真山
39、林上运用群植和丛植形成自的山林野趣,不致使山林又虚 假之感。 沧浪亭小景特点分析 花木配置沧浪亭,四周环围着高大的乔木, 五、六棵。由各树中心联线所组成的交点几乎与亭的中心相重合,从而保持了均衡。 园中的路。或盘山腰,或临池岸,均顺应地势而纤盘图示为沧浪亭盘山小径,有引人入胜之感。 沧浪亭某小院处理,借廊的转折而形成“L形小院。有效地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转变 沧浪亭,与一般庭园不同。其主要景区是围绕以山林为核心而形成的空间院落。土山之上怪石林立,乔木参天。虽欠开朗,却深得山林野趣。 总结 (2)根据“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理念,运用“小中见大缩移、再现咫尺山林的自然景观手法;追求诗情与画意相熔铸的情
40、景;借鉴诗歌文学的立意与结构;遵循画理,画法造园,从而造出含蓄、凝练、隽永,犹如诗歌的情调与韵律以及绘画般的构图形式和笔墨意趣。 (3)沧浪亭中主要建筑物有:轩、堂、亭、榭、馆、祠、楼、室、廊,观等。 (4)在沧浪亭中也堆石成山,这也是沧浪亭著名的特征之一。 (5)充分用河水造景,加上园中挖池堆山,使得有限的空间变得开阔且丰富。 (6)在造园手法上也充分运用了卜筑相地、经营位置、步移景换、小中见大、虚实相生等。 (7)在成景类型上也运用主景、借景、框景、对景、漏景、障景、影景等手法。看山楼的突兀出现,是一种主景的手法,突出这个制高点,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风景,也出于突出这个观看全园最好去处的考虑。
41、运用门洞和漏窗的结合既加强了空间的联系,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而且产生一种层层叠叠互相衬托的景观效果 第五篇:感悟沧浪亭之美 感悟沧浪亭之美 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与北方园林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它的精致和雅致。而沧浪亭之美在于它清逸,脱俗,开苏州古典园林之滥觞。 一、苏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与北方园林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它的精致和雅致。而北方园林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恢宏的气概和富丽的面貌。和其中造园的限制和随势制宜的思想促成了江南园林特征的形成。 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进展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部分至今仍基本保存了建城时的原始面貌。历史的进展中这座城市基本上是与繁华和富庶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商业并重的城市。 这些因素养成了此方人士优越的心理条件,并形成了苏州人闲逸、恬淡、安详的文化气质。其高雅精致的园林古镇民居、清爽秀美的太湖人文风光滋养出苏州乙方独具韵味的江南文化技艺精湛的丝绸刺绣精品、温软宛转的吴歌昆曲评弹、意境悠远的吴门书法绘画和缜密细腻的吴地经史诗文等文化形态。苏州的园林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中滋养生成,苏州固电源里是封建士人审美情趣的外在物化,苏州的园林文化干脆的来源就是吴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无为不争的文化心理在这里有所继承。 苏州园林中的格局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的,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