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附答案(培优A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附答案(培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附答案(培优A卷).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附答案(培优A卷)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说明了情绪具有( )功能。A.适应B.信号C.组织D.健康【答案】: D 2、初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成一个知识网络。这种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 B 3、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观察研究B.实验研究C.调查研究D.行动研究【答案】: B 4、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答案】: B 5、下列属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
2、理成长作用的论述是()。A.性相近,习相远也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 A 6、下列人格测验属于投射式测验的是( )。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B.艾森克人格问卷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答案】: D 7、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罗杰斯D.布鲁纳【答案】: A 8、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 D 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A.从客观责任向
3、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答案】: A 10、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A.学习需要B.自我效能感C.成就动机D.学习动机【答案】: B 11、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国家课程D.地方课程【答案】: B 12、“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答案】: A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
4、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 14、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为主要原则的教育学理论被称为( )。A.全面和谐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理论C.发现法D.发展性教学理论【答案】: D 15、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答案】: C 16、下列不属于备课内容的是( )A.复习B.研究教材C.了解学生D.写课时计划【答案】: A 17、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
5、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个人修养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 A 18、儿童发现塑料奶嘴需要不同的口舌活动,从而改变自己的吸吮行为以适应新环境。这是一种()行为。A.同化B.顺应C.分裂D.语言【答案】: B 19、(2021年下半年真题)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A.组合学习B.上位C.下位D.归属【答案】: A 20、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标准【答案】: C 21、提出发现法是掌握学
6、科结构的最好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维果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 D 22、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A.备教案B.备教材C.备学生D.备教法【答案】: A 2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答案】: C 24、“心不在焉,则黑自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答案】: C 25、学生小琳在本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中得了全班第一,获得老师的表扬,心里很高兴。她认为自己这次考试成功是因为自己学习能力强,其归因是
7、()A.内部、不稳定、可控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C.内部、稳定、不可控的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答案】: C 26、孙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娜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 C 27、根据教学的需求,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以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作业法【答案】: A 2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答案】: C 29、在所要学习的
8、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比较性组织者D.固定点【答案】: A 30、2011年单项选择:王某认为考试时适当的焦虑能促进自己取得好成绩,这体现了()A.韦伯定律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费希纳定律D.遗忘曲线【答案】: B 31、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素质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答案】: A 32、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A.1862B.1902C.1903D.1912【答案】: A 33、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9、( )。A.管理B.德育C.教学D.服务【答案】: C 3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D 35、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A.学习方法B.学习风格C.学习计划D.学习习惯【答案】: B 36、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答案】: B 37、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提出的。A.泰勒B.斯塔弗尔比姆C.斯克里文D.斯腾豪斯【答案】: A
10、 38、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地球”这一概念时,拿了一个地球仪。该教师运用的教学法是()。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答案】: B 39、(2021年上半年真题)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 B 40、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A.时代性B.经济性C.强制性D.创新性【答案】: C 41、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一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答案】: B 42、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11、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答案】: D 43、利托尔诺是() 的代表人物。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答案】: B 44、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习的抑制作用叫做()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答案】: A 45、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A.准备期B.酝酿期C.验证期D.豁朗期【答案】: D 46、小李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他小红星,小李可以利用小红星兑换奖励。教师采用的这种方法是()。A.行为塑造法B.代币奖励法C.自我控制法D.系统脱敏法【答案】:
12、 B 47、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答案】: C 48、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于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答案】: D 49、以下各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 B 50、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 C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材料: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
13、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问题:(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答案】: 2、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问题:(1)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语文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
14、及其效果。【答案】: 3、材料:初三学生小然由于父母工作变动,经常转校。这次转校后,教她的有一位博学多才、风趣幽默、风度翩翩的男老师。小然对老师产生了爱慕之情,心想遇见这么好的老师不好好学习会对不起老师。她在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上狠下功夫,但是成绩并不见涨。小然见到这位老师就紧张,但又总是想见这位老师,最终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荒废了学业。问题:分析小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答案】: 4、材料: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
15、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
16、偷盗水果的反映。问题:请结合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材料所体现的德育原理。【答案】: 5、一位学生说,我们现在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根本不费力,这应该归功于我们的语文老师。老师把课堂分配得有条有理,为我们开路清道,根本用不着我们去动脑,我们语文课的学习,顺畅得像上高速公路,所有的词语老师都会为我们解释,所有句式老师都会为我们分析,老师把所有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感觉在课堂上我们是优待的婴儿。问题:结合材料,谈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有没有得到体现。【答案】: 6、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
17、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分享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
18、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期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答案】: 7、(2021年下半年真题)材料新学期,班主任李老师接了一个新班,李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室,发现卫生状况非常差,桌仰棒翻,污物满地。看到这种情景,李老师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又把桌面重新摆好,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打扫过的教室,全班
19、同学一个个出奇的规矩。第二天,李老师依旧如此,有一些同学说:李老师让我们打扫吧。”李老师微笑着说:“不,这一周我做值日。”一星期后,李老师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就连卫生角落也打扫的干干净净。教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班打扫,很少见过老师也做值日的。李老师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的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惭愧,以致最后的肃然起敬。在李老师的带动下,这个卫生差的班级同学都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这使大家得到了学校的表扬。问:(1)运用了哪种德育方法?(4分)(2)结合材料分析这个方法的含义和要求(14分)【答案】: 8、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
20、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问题1问答题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答案】: 9、材料: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问题:试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对此进行分析。【答案】: 10、材料: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
21、,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问题:(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10分)(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8分)【答案】: 11、深谙教学之道的校长建议教师授课时重点内容多用彩色笔标注,不着奇装异服,用抑扬顿挫的声调问问题。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分析校长建议的依据。【答案】: 12、王老师是刚刚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身上依然保留着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之中 教育 知识 能力 题库 大全 答案 培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