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
《2022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22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共8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允许
2、使用计算器。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高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B. “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 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D. 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详解】A声音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所以唱
3、出的国歌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所以“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所以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所以参会人员听到指令,并因此行动了,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2. 小孔成像现象最早被墨经记载。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 水中倒影B. 雨后彩虹C. 立竿见影D. 海市蜃楼【答案】C【解析】【详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A水中倒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雨后彩虹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
4、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 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的产生B. 手机芯片上的晶体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 在站台候车时,人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答案】D【解析】【详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B半导体是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手机芯片上的晶体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无线通信,故C不符合
5、题意;D火车在高速行驶时带动周围的空气运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周围气压小于大气压,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被推向火车,发生危险,故D符合题意。故选D。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工作的是()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潜望镜【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 规范使用测量仪器是中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刻度
6、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正放且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B. 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左调C. 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最低(高)处保持水平D.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答案】B【解析】【详解】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正放且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说明物体的质量较大,应加砝码或移动游码,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最低(高)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
7、度计玻璃泡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 安全用电是每一位中学生应有的常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B. 通电电线起火时立即泼水救火C. 断开电源开关后再更换灯泡D. 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发生触电,故A不符合题意;B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用水去灭火,生活用水是导体,会造成间接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题意;C在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灯泡处不带电,这样才安全,故C符合题意;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
8、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 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小B.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C. 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D. 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像可知,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则该图像的纵坐标与对应的横坐标的比表示该物质的密度。AB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体积越大,质量也就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取相同体积,则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由密度公式得,甲物质的密度大于
9、乙物质的密度,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当乙物质的体积为40cm3时,其质量为20g,则乙物质的密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轻推静止的“冰墩墩”,“冰墩墩”沿直线运动到对面叶光富的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墩墩”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B. 王亚平推“冰墩墩”时,“冰墩墩”对王亚平没有力的作用C. 以运动的“冰墩墩”为参照物,叶光富是静止的D. “冰墩墩”被叶光富接住后不再具有惯性【答案】A【解析】【详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冰墩墩”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王亚平推“
10、冰墩墩”时,“冰墩墩”对王亚平也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C以运动的“冰墩墩”为参照物,叶光富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所以是运动的,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冰墩墩”被叶光富接住后依然具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A。9. 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若乙带正电,则()A. 甲一定带正电B. 甲一定带负电C. 丙一定带负电D. 丙一定不带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三个轻小物体,由于乙带正电,乙与甲互相排斥,所以甲必带正电;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所以,乙与丙吸引,则丙可能带负电,也
11、可能不带电,故A符合题意,CB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 如图是某小区使用的一种垃圾投放装置的示意图,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开垃圾桶桶盖,非常方便、卫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中的滑轮是动滑轮B. 装置中的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C. 绳子拉起桶盖时,桶盖可视为费力杠杆D. 蓝色垃圾桶看起来是蓝色,是因为它吸收蓝光【答案】B【解析】【详解】AB由图可知,垃圾桶盖使用过程中,两个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所以该装置中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虽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B正确;C由图可知,桶盖可视为杠杆,阻力为桶盖的重力,垃圾桶盖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错误;D不透明物体的
12、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蓝色垃圾桶只能反射太阳光中的蓝色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了,看起来是蓝色,故D错误。故选B。11. 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打造安全就医环境,很多医院启用了智能门禁系统。系统扫描到就医人员的健康码为绿码(模拟电路中的开关S1闭合)并且检测到其体温正常(开关S2闭合)时,门禁才会自动打开(电动机工作)。下列图中模拟电路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知道,开关S1和S2并联,只要任一开关闭合,门就可以自动打开,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道,只要开关S1闭合,门就可以自动打开,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知道,当开关S2闭合时,电路被短路
13、,门不会打开,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知道,开关S1与S2串联,只有当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门才会自动打开,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 对下列与电磁现象有关的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右端是S极B. 图乙: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C. 图丙: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D. 图丁:该装置可用来研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答案】A【解析】【详解】A图甲闭合开关后,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右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则通电螺线管左端为N极,故右端是S极,故A正确;B图乙为奥斯特实验,说明利用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故B错误;C图丙中没有电源,只有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
14、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图丁中有电源,闭合开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该装置可用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错误。故选A13. 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A. 乙是冰B. 丙是水蒸气C. 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 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AB由于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知道,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故A、B错误;CD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4. 小明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碗漂浮时所受的浮
15、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 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C. 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漂浮时所受的浮力D. 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答案】B【解析】【详解】A当碗漂浮时,碗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碗的重力,故A错误;B当碗漂浮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故B正确;CD当碗沉底后,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故CD错误。故选B。15. 如图,在“探究串并联电路
16、中电流的规律”实验中,灯泡L1和L2上分别标有“3.8V 0.2A”和“3.8V 0.3A”字样。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则()A. 两灯串联B. 电流表A1测灯L1的电流C. 灯L1比L2暗D. 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知道,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开关后分为两支,一支经过灯泡L1和A2,另一支经过电流表A1和灯泡L2,汇合到电源的负极,所以,两灯泡并联,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道,电流表A1和灯泡L2在一条支路上,测量的是灯泡L2的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C两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3.8V 0.2A”和“3.8V 0.3A”字样,由可
17、知灯泡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由于两灯并联,两端的电压相等,由知道,灯泡L1的实际功率小于灯泡L2的实际功率,即灯L2更亮,故C符合题意;D由图知道,电流表A2串联的是灯泡L1的电流,根据标有 “3.8V 0.3A”字样知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3A,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17分)16. 电热水壶是利用电流的_效应工作的。小明家要购买一只电热水壶,他发现某商场有容积相同、额定电压均为220V、额定功率分别为800W和1800W的两种电热水壶。家中给电热水壶供电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小明应选购_W的电热水壶。如图电热水壶的插头中插
18、脚较长,将插头插入插座时,可确保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先接触_线,避免触电事故。插头外壳是用橡胶做的,是因为橡胶是_体。【答案】 . 热 . 800 . 地 . 绝缘【解析】【详解】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电热水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2容积相同、额定电压均为220V、额定功率分别为800W和1800W的两种电热水壶。家中给电热水壶供电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根据P=UI,功率分别为800W和1800W的两种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因家中给电热水壶供电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小明应选购800W的电热水壶。3电热水壶较长的插脚与电热水壶金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淄博市 中考 物理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