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6)06教学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6)06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6)06教学课件.pptx(1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CF正版可修改PPT(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6)06教学课件06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定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与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主要包含连接对象、连接介质、通信设备和控制机制等要素。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对象是计算机和数据终端设备等;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介质是通信线路,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微波等;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设备主要有交换机、
2、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网关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控制机制是网络协议和各类网络软件。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产生与生与发展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的广泛程度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奇迹。计算机网络从形成、发展到广泛应用经历了近50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它将一台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相连,计算机处于主控地位,承担着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的工作,而终端一般只具有输入/输出功能,处于从属地位。通常将这种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即面向
3、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如图6-1所示。图6-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产生与生与发展展(2)分组交换网。现代计算机网络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是利用传输介质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系统,其标志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研制的ARPANET网,该网络首次使用了分组交换技术,为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分组交换网以交换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外围,构成用户资源子网。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以共享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分组交换网也称为通信子网,其基本结构如图6-2所示。图6-2 分组交换网的基
4、本结构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产生与生与发展展(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种各样的商业网络纷纷建立,并提出了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比较著名的有IBM公司于1974年公布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和美国DEC公司于1975年公布的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DNA)。这样,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一些按照不同概念设计的网络,有力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不同的网络系统体系结构之间的产品很难实现互联,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公布了OSI/RM的国际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从此计算机网络开始走上了标准化的发展
5、道路。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产生与生与发展展(4)Internet时代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处于第四阶段,该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特点是全球互连、高速传输和智能化应用。1983年,TCP/IP被批准为美国军方的网络传输协议。同年,ARPANET分化为ARPANET和MILNET两个网络。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决定将教育科研网NSFNET和ARPANET、MILNET合并,运行TCP/IP,向世界范围扩展,并将其命名为Internet。Internet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1 计算机网络基
6、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功能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计算机之间软硬件资源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硬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通信线路、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软件资源。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数据资源。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和企业生产报表等。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功能的功能(2)网)网络通信。通信。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
7、、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3)分布)分布处理。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许多计算机连接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使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协同工作、并行处理的方式比单独购置高性能大型计算机便宜得多,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功能的功能(4)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对于地理位置分散的组织部门,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集中管理,如数据库检索、订票系统和军事指挥系统等。(5)均衡)均衡负载。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通过网络对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6.1
8、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4.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组成成(1)逻辑功能组成从逻辑功能上来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如图6-3所示。图6-3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示意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4.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组成成(1)逻辑功能组成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通信子网由接口信息处理机、通信线路及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主计算机接口信息处理机通信线路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
9、络4.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组成成(1)逻辑功能组成随着PC和局域网的广泛应用,使用大型机、中型机的终端用户越来越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常见结构是: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来实现的,如图6-4所示。图6-4 现代计算机网络示意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4.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的组成成(2)系统功能组成从系统功能上讲,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网络硬件A网络软件B6.1
10、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5.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分的分类(1)按网)按网络拓扑拓扑结构分构分类拓扑(topology)是从数学中的图论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研究与大小和形状无关的点、线、面的方法。按拓扑结构进行划分,计算机网络一般可以分为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型结构和混合型结构。网络基本拓扑结构如图6-5所示。图6-5 网络基本拓扑结构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5.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分的分类(2)按网络地理范围分类。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以下几种:局域网(LAN)。局域网组建方便、使用灵活,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
11、的高质量数据传输能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网络。广域网(WAN)。广域网又称为远程网,地理覆盖范围通常在几百千米至几千千米,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甚至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网络的互联,因此广域网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城域网(MAN)。城域网是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城域网主要对个人用户、企业局域网用户进行信号接入,并且将用户信号转发到Internet中。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5.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的分的分类(3)按网络的通信传播方式分类点对点通信网络。点对点通信网络是指用点对点方式将各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点对点通
12、信网络的优点是网络性能不会随数据流量加大而降低,但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通信时,如果它们之间的中间节点较多,就需要经过多跳才能到达,这加大了网络传输延时。广播式通信网络。广播式通信网络是指通过一条传输线路连接所有主机的网络。在广播式通信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发出的信号都可以被连接在电缆上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广播式通信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在一个网段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最多只需要两跳的距离;缺点是网络流量很大时,容易导致网络性能急剧下降。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1.信息、信号和数据(1)信息信息是指数据的内容和对数据的解释,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相互联系特征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
13、形式和运动状态,是对客观事物存在形式的一种反映。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1.信息、信号和数据(2)信号信号是指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在通信过程中,数据是以信号的形式传输的,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和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两种。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其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随着时间连续变化。模拟信号可以用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直接模拟测量。数字信号是离散信号,一般指二进制数字信号。它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参量代表0和1,如正电压代表1,负电压代表0,或者以电流的通代表1,断代表0等。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1.信息、信号和数
14、据(3)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与信息关系密切,信息要靠数据来承载,生活中的声音、文字、图像等都可以用来表示各种信息。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而一组有相互关系的数据可以表达特定的信息。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通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而用于传递信息所需的全部技术设备和传输介质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功能是对原始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和传输。通信系统种类繁多,其具体设备组成和业务功能也不尽相同,经过抽象概括,可以得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6-6所示。图6-6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1)信息源(简称信源)信
15、息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是信息的来源,其作用是把各种信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根据信息的种类不同,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模拟信源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电话机和摄像机就是模拟信源;数字信源输出的是离散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就是数字信源。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2)发送设备发送设备的作用是将原始电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channel)中传输的信号,使发送信号的特征和信道特性相匹配。发送设备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有各种具体的设备名称。发送设备涵盖的内容很多,如放大、滤波、编码、调制等过程。例如,信源发出的是数字信号,当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时,则用调制器
16、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接收端要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则用解调器来实现。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3)信道信道即传输信号的通道,是指信号的传输介质,它用来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是每个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信道的定义通常有两种,即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狭义信道广义信道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3)信道对狭义信道的这种定义虽然直观,但从研究信息传输的观点看,其范围显得很狭窄,因而引入了新的、范围扩大了的信道定义,即广义信道。广义信道是指通信信号经过的整个途径,它包括各种类型的传输介质和中间相关的通信设备
17、等。对通信系统进行分析时,常用的一种广义信道是调制信道。调制信道是从研究调制与解调的角度定义的,其范围从调制器的输出端至解调器的输入端,由于在该信道中传输的是已被调制的信号,故称其为调制信道。另一种常用到的广义信道是编码信道。编码信道通常指由编码器的输出端到解码器的输入端之间的部分,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并非要包括其所有环节,如基带传输系统中就不包括调制与解调环节。至于采用哪些环节,取决于具体的设计条件和要求。广义信道的划分示意如图6-7所示。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3)信道图6-7 广义信道的划分示意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
18、模型(4)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的作用作用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如解调、解码等,其目的是从受到衰减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对于多路复用信号,接收设备还应具有正确分路的功能。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2.数据通信模型(5)受信者(简称信宿)受信者是传送信息的目的地,其作用与信源相反,即把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信息,如扬声器等。此外,信息在信道中传输时,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称之为噪声。噪声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客观存在。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而执行数据传输功能的系统。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
19、据通信3.数据通信与信道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它可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是继电报、电话业务之后的第三种通信业务。信道可以分成传输模拟信号的模拟信道和传输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但应注意,数字信号在经过数模转换后就可以在模拟信道上传输,而模拟信号在经过模数转换后也可以在数字信道上传输。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4.数据通信方式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中有两种通信方式,即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并行通信一般用于计算机内部各部件或近距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串行通信常用于计
20、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串行通信中,还要考虑通信的方向及通信过程中的同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并行通信一般通过计算机的并行端口(LPT)实现。在并行通信中,一般有8个数据位同时在两台设备之间传输。典型的并行通信是计算机和并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并行通信串行通信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通过网络结点(如交换机)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的通信通道,线路一旦接通,相连接的两个工作站便可直接通信。在通信过程中,交换装置对通信双方的信息内容不进行任何干预。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可以分为电路建立、数据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路拆除除3个阶段。6.1 计算
21、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电路建立。在传输任何数据之前,都需要先通过呼叫过程建立一条端对端的电路。如图6-8所示,若A站要与D站连接,典型的做法是:A站先向与其相连的1结点提出请求,然后1结点在通向相邻结点的路径中找到下一条支路。图6-8 电路建立过程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数据数据传输。建立电路1-5-4以后,数据就可以从1结点发送到5结点,再由5结点交换到4结点;4结点也可以经5结点向1结点发送数据。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电路必须始终保持连接状态。电路拆除路拆除电路拆除。路拆除。数据传输结束后
22、,由某一方(1结点或4结点)发出拆除请求,然后逐结点拆除到对方结点。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电路空闲时的信道容易被浪费,在短时间数据传输时电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时间得不偿失。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与电路交换不同,它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两个结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结点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数据包,即报文。该报文中含有目标结点的地址,完整的报文在网络中被一站一站地向前传送。每个结点接收整个报文,检查目标结点地址,然后根据网络中的交通情况在适当时转发到
23、下一个结点。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a.电路利用率高。b.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收新的呼叫。c.报文交换网络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缺点a.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报文经过网络的延迟时间长且不确定。b.当结点收到过多的数据而无空间存储或不能及时转发时,就不得不丢弃报文,而且发出的报文不按顺序到达目的地。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3)分组交换分组
24、交换是对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结点的存储能力降低了;分组可以存储到内存中,提高了交换速度。分组交换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两种。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它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3)分组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的原理与特点。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要先建立一条逻辑通路。每个分组除了包含数据之外,还包含一个虚电路标识符。在预先建好的路径上的每个结点都知道应该把这些分组引导到哪里去,不再需
25、要路由选择判定。虚电路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5.数据交换技术(3)分组交换数据报分组交换的原理与特点。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每个分组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足够的地址信息。一个结点收到一个数据报后,根据数据报中的地址信息和结点所存储的路由信息找出一条合适的出路,把数据报原样地发送到下一结点。由于各数据报所走的路径不一定相同,因而不能保证各个数据报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有的数据报甚至会中途丢失。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3 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算机网络体系体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606教学课件 本科 计算机 应用 基础 Windows Office 2016 06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