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电子课件一至五章 中职 高教版.pptx
《《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电子课件一至五章 中职 高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电子课件一至五章 中职 高教版.ppt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电子课件一至五章 中职 高教版全国职业教育全国职业教育“十三五十三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课件绪言 第一章 水、矿物质 第二章 脂 类 第三章 糖 类 第四章 核 酸 第五章 蛋白质 第六章 酶、激素 第七章 维生素类 第八章 食品原料在屠宰、成熟 和采收后的组织变化 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 第十章 食品的色、香、味 一、食品的概念及其化学组成 1.食品的概念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习惯上,把经过生产加工以后供人食用或饮用的产品称作食品,把用来加工食品的原料称为食品原料,把嗜好品
2、、营养品、可以生鲜食用的食品原料、食品原料加工后的成品统称为食物。食品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具有营养价值,即被食用并经代谢以后,或构成机体组织,或供给机体能量,或调节机体生理机能;二是对人体安全无害。2.食品的组成 绪言 二、食品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 究 食 品 原 料 及 其 成 品 的 化 学 组 成 和 性 质,食 品 原 料 及 其 成 品 在 加 工、生产、包 装、储 运 和 销 售,食 用 和 消 化 过 程 中 发 生 的 化 学、生 物 化 学 等 变 化,以 及 这 些 变 化 对 食 品 的 感 官 质 量、营 养 价 值、卫 生 安 全、吸 收 利 用 的 影
3、 响,是食品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三、食品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1.明确课程知识体系与内容编排特点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善于归纳总结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水、矿物质 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水 食品及其原料中的水;水分活度;新陈代谢基本过程与水在人体内的代谢 第二节矿物质概述 矿 物 质 的 分 类;矿 物 质 在 各 类 食 品 原 料 中 的 存 在;矿 物 质 的 主 要 性 质 及其对食品的影响;矿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 第三节重要的矿物质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思考与练习 实训操作 一、食品及其原料中的水 1.食品及其原料中水的存在状
4、态 (1)游离态 (2)凝胶态 (3)水合态 (4)表面吸附态 2.食品及其原料中水的分类 (1)自由水 (2)结合水 注意自由水和结合水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二、水分活度 1.水分活度的计算、测定 (1)计算方法一 食品中水分的活度(简称水分活度),等于同一温度下食品中的水产生的水蒸气压即食品的水蒸气分压与纯水的最大水蒸气压也称纯水的饱和水蒸气压之比,即 Aw=p/p0 Aw水分活度;p食品的水蒸气分压;p0同温度下纯水的最大水蒸气压。(2)计算方法二 食品的水分活度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ERH)来表示:食品的水分活度在数值上等于食品的平衡相对湿度值除以100,即Aw=ERH/100 ERH平衡相
5、对湿度,即物料既不吸湿也不散湿时的大气(空气)相对湿度。(3)水分活度的测定 水分活度一般都是通过仪器测定的。检验水分活度的仪器主要有电湿度计、附敏感器的湿动仪、水分活度测定仪等。下图为Aw3型智能水分活度测定仪。第一节 水 点击输入正文水分活度测定仪 2.水分活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水分活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以每g干物质中水分含量(g/g干物质)为纵坐标,描绘在某温度下的水分活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得到水分活度曲线,从中可见水分活度与含水量的关系。3.水分活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水分活度对干燥和半干燥食品品质的影响 (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 (3)水分活度对食品中酶促
6、反应(通过酶催化的反应)的影响 (4)水分活度对食品中非酶促反应的影响 三、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与水在人体内的代谢 1.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 (1)广义的新陈代谢基本过程 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机体的一部分,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中是否能够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将同化作用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同化作用发生的同时,体内的一部分物质不断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并且把分解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异化作用。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将异化作用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广义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
7、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2)人体新陈代谢基本过程 人从摄食活动开始,一直到最终的排泄过程中,发生在机体内的一切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变化。细胞外代谢;细胞内代谢也称中间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 (1)水的吸收 (2)水的中间代谢 (3)人体内水的代谢平衡 体内水分由三种来源供给;体内水分的排出有四种途径。(4)食品成分与体内水平衡的关系 人体内水代谢过程示意图 2.水在人体内的代谢 一、矿物质的分类一、矿物质的分类 1.根据矿物质在人体内含量和人体对膳食中矿物质需要量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2.根据矿物质与人体营养需要的关系 必需元素、非必
8、需元素、作用尚未确定的元素、有毒元素 3.根据矿物质代谢后的酸碱性 酸性矿物质、碱性矿物质 二、矿物质在各类食品原料中的存在二、矿物质在各类食品原料中的存在 1.动物性食品原料中的矿物质 2.植物性食品原料中的矿物质 3.食用菌类食品原料中的矿物质 4.影响食品及其原料中矿物质成分的因素 (1)影响动物性食品原料矿物质成分的因素 (2)影响植物性食品原料矿物质成分的因素 (3)加工对食品中矿物质成分的影响 三、矿物质的主要性质及其对食品的影响三、矿物质的主要性质及其对食品的影响 1.矿物质的酸碱性 酸性食物、碱性食物 2.矿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3.矿物质的性质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 四、矿物质的基本
9、代谢过程四、矿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 1.矿物质的吸收 2.矿物质的中间代谢 第二节矿物质概述 一、常量元素一、常量元素 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镁、钾、钠、氯、硫七种。1.钙(calcium)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钙在人体内的代谢见下图。2.磷(phosphorus)3.钠(sodium)、钾(potassium)、氯(chlorine)4.镁(magnesium)第三节重要的矿物质 1.铁(iron)(1)铁的存在 (2)铁的代谢 铁在人体内的代谢见下图 2.碘(iodine)3.锌(zinc)4.硒(selenium)5.铜(copper)6.氟(fluorine)7.铬
10、(chromium)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 实训操作实训操作 实训一 用水分活度测定仪测定食品原料中的水分活度 实训二 豆腐的酸碱性测定与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二、微量元素第二章第二章 脂类脂类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脂类的分类与存在第一节脂类的分类与存在 脂类的分类、脂类在各类食品原料中的存在 第二节食用油脂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节食用油脂的性质及其应用 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食用油脂的化学性质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第三节类脂第三节类脂 磷脂;固醇、胆固醇和类固醇 第四节脂类的代谢第四节脂类的代谢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脂的转运、脂肪的储存与分解、磷
11、脂的中间代谢、人体内胆固醇的转化 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 实训操作实训操作 实训四实训四 动、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较动、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较 第一节脂类的分类与存在第一节脂类的分类与存在 说明(新课引入)说明(新课引入)酯与脂 酯是羧酸中的羟基和醇中羟基上的氢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有机物。酯的通式为RCOOR-,其中R、R-代表烃基,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脂是酯的一个类别。一、脂类的分类一、脂类的分类 1.根据脂类化学结构的不同对脂类进行分类根据脂类化学结构的不同对脂类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将脂类分为脂和类脂,脂和类脂统称为脂类脂和类脂统称为脂类。(1)脂 脂是由羧酸中的脂
12、肪酸和醇中的丙三醇(俗称甘油)发生脱水反应所生成的酯的一个类别。式中R1、R2、R3表示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生成的脂也称为脂肪酸甘油酯、三脂酰甘油、甘油三酰酯、甘油酯。(2)类脂 有一类物质,就化学结构而言,它们和脂本不属于一类物质,但由于它们的性能诸如溶解性、生理功能、代谢过程和脂相似且存在着密切联系,所以,食品科学中将它们统称为类似于脂类的物质,即类脂。2.根据组成脂类的成分不同对脂类进行分类根据组成脂类的成分不同对脂类进行分类 (1)单纯脂单纯脂是仅由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脂,又称简单脂,主要包括油脂和蜡。油脂:脂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存在状态,所以,通常将脂称为油脂。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
13、油脂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根据油脂来源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大类;根据油脂的结构可以分成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按油脂中亚油酸含量,可把油脂分为低亚油酸含量油脂(15以下)、中亚油酸含量油脂(1535)、高亚油酸含量油脂(3565)。蜡:蜡是由高级脂肪酸与高级一元醇所生成的高级脂类物质。天然的动植物蜡,是许多高级脂和少量的游离高级脂肪酸、高级饱和醇和高级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2)复合脂 复合脂是由脂和非脂性成分组成的脂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磷脂、糖脂、蛋白脂(也称脂蛋白)等。(3)衍生脂 笼统地讲,简单脂和复合脂以外的脂类属于衍生脂。诸如胡萝卜素类物质和固醇类物质。胡萝卜素类是胡萝卜
14、素和类似于胡萝卜素的物质即类胡萝卜素的总称;有关固醇类的概念解释见本章“类脂”一节。单纯脂、复合脂、衍生脂统称脂类。二、脂类在各类食品原料中的存在二、脂类在各类食品原料中的存在 1.动物性食品原料中的脂类动物性食品原料中的脂类 一般家畜体内脂肪含量为1022,肥育阶段可高达30以上;蛋类中的脂类含量约占1115;牛乳中除了含有称为真脂的脂肪外,还含有少量的磷脂以及游离的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这些成分合起来称为乳脂质;鱼贝类脂肪物质的主要成分一般均为甘油三酸酯,鱼贝类脂肪的含量随季节、鱼龄有很大的变化。2.植物性食品原料中的脂类植物性食品原料中的脂类 花生中脂类含量为4355;大豆中脂类主要包括油脂
15、、磷脂、不皂化物;玉米籽粒中不饱和脂肪酸是精米精面的45倍,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面粉中的脂类含量很少;大米中含有油酸45、亚油酸30、棕榈酸20,其余为花生酸、豆蔻酸等;马铃薯中含有约0.040.94的脂类物质。3.食用菌中的脂类食用菌中的脂类 食用菌中的脂类物质包括脂肪和类脂。各类食用菌中脂类含量最多可占其干重的8。食用菌中的脂类与植物油类似,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等,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4.生物体中的蜡生物体中的蜡 很多植物的叶、茎、果实的表皮都覆盖着一层很薄的蜡质,很多动物的表皮和甲壳也常有蜡层保护,鱼油和某些植物油中含约0.02以下的蜡。第二节食用油脂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
16、节食用油脂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一、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1.色泽和气味色泽和气味 纯净的油脂是无色透明的,天然油脂之所以带有颜色往往与油脂溶有色素物质有关。纯净的油脂是没有特殊气味的,但实用中的各种天然油脂都有其固有的气味,除了极少数是由低级脂肪酸构成的油脂引起外,一般是由所含的特殊非脂成分引起的。2.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除个别品种外,油脂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3.油性和黏稠度油性和黏稠度 油性是评价油脂形成薄膜的能力的指标,油脂的黏稠度是评价油脂分子流动性的指标,油脂可以为菜肴提供滑腻的口感,这是由油脂具有的适当的黏稠度和油性决定的。4.溶
17、解性和乳化溶解性和乳化 油脂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乙醚等。在有乳化剂的情况下,脂肪可与水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化液,也即乳浊液。5.熔点和凝固点、沸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 天然油脂不会像单纯有机化合物那样具有敏锐的熔点和凝固点,仅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范围,也没有确切的沸点,一般在180200。6.发烟点、闪点与燃点发烟点、闪点与燃点 发烟点是指油脂在避免通风并备用特殊照明实验装置中觉察到冒烟时的最低加热温度,油脂大量冒烟的温度通常略高于油脂发烟点;闪点是指油脂的挥发物与明火瞬时发生火花,但又熄灭时的最低温度;油脂燃点是指油脂挥发物可以维持连续燃烧5s以上的温度。二、食用油脂的化学性质及其
18、对油脂品质的影响二、食用油脂的化学性质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1.水解和皂化水解和皂化 (1)油脂的水解油脂在酸、碱、脂酶或加热的条件下都会发生水解,生成甘油、游离脂肪酸或脂肪酸盐。这个反应在酸水解条件下是可逆的,已经水解的甘油与游离脂肪酸可再次结合生成一脂肪酸甘油酯、二脂肪酸甘油酯。动物屠宰后,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才通过酶的作用能生成游离的脂肪酸;在收获的成熟的油料种子中的油,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水解,产生了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油脂的水解反应在食品加工中对食品质量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2)油脂的皂化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反应不可逆,水解出的游离脂肪酸与碱结合生成脂肪酸盐即肥皂,故把脂肪在碱性溶液
19、中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生成的产物称皂化物,未皂化残留成分称为不皂化物,主要为固醇类、胡萝卜素类、植物色素及生育酚类物质。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油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时,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破裂其中一个,其他物质的原子或者原子团可以与断裂一个键以后的两个碳原子结合,这样发生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1)卤化元素周期表中第七主族的元素即卤素,其中的氯、溴、碘可以加入到脂肪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上,这种作用称为卤化。碘价;干性油、不干性油。(2)氢化脂肪在催化剂(如铂)存在下在不饱和键上加氢的反应称氢化。CH CH+H2 CH2CH2 油脂工业常利用其与H2的加成反应氢化反应
20、对植物油进行改性。3.油脂的酸败油脂的酸败 油脂及含油食品如果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部分脂肪被水解,产生自由的脂肪酸和醛类,某些低分子的自由脂肪酸(如丁酸)和醛类都具有酸臭味,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哈败)。酸价:中和1g油脂所含的自由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mg)。(1)油脂酸败类型 水解型酸败;酮酸酸败;氧化型酸败(油脂自动氧化)(2)油脂酸败原因 油脂脂肪酸组成、温度、光线、氧气、抗氧化剂、金属。4.热变性与老化热变性与老化 在高温下油脂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叫做油脂的热变性。油脂热变性过程中发生聚合、水解、分解、挥发等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的结果,使油脂产生增稠、颜
21、色变暗、分解、泡沫增多等现象。由于油脂的热变性导致油脂的质量劣化的现象称作油脂的老化。老化后的油脂不仅外观质量劣化,如色泽加深、发烟点下降、出现泡沫样油泛、黏度增大、产生异味等,而且内部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影响油脂老化的因素以及防止油脂老化的措施:油脂的种类、油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金属催化剂、油炸物的水分含量、加工方式。5.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 油脂的酯交换反应,是指甘油三酯上的脂肪酸残基在相同分子间及不同分子间进行交换,生成新的甘油三酯的过程。工业上在较高温度(200)下将脂肪加热较长时间,可以完成酯交换。6.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辐射能对肉和肉制品杀菌,能延长冷藏新鲜鱼、鸡、水果以及蔬菜的货
22、架期,防止马铃薯和洋葱发芽,杀死调味料、谷物、豌豆以及菜豆中的昆虫。可见,食品辐射的主要目的是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但是必须控制处理条件,使化学变化的性质与程度不会影响食品的卫生与质量。三、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三、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1.油脂的热传导作用油脂的热传导作用 有许多加工方法都是以油作为传热介质的。油受热后不仅油温上升快,而且上升幅度也较大,产生高温。2.油脂的呈色作用油脂的呈色作用 第一,不同种类的油脂具有不同的颜色,恰当地利用油的本身色泽,能起到色味俱佳的效果。第二,将要在“糖类”一章中学习的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是动物性原料和挂糊、上浆的食品形成诱人色泽的主要途径。3
23、.油脂的保温作用油脂的保温作用 在含汤汁的食品中,食用油脂能够在液面扩散形成一层薄厚均匀的致密油膜,阻止因水分蒸发而散失的热量。4.油脂的溶剂作用油脂的溶剂作用 油脂是一种极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5.油脂的起酥作用油脂的起酥作用 6.油膜油膜及其利用及其利用第三节类脂第三节类脂 一、磷脂一、磷脂 1.磷脂的组成与分类磷脂的组成与分类 磷脂,因分子中含有磷酸根而得名。磷脂按其组成中醇基部分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非甘油磷脂两类,对食品而言,以甘油磷脂最为重要,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2.磷脂的性质与作用磷脂的性质与作用 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吸水性
24、,在食品加工中是良好的乳化剂和吸水剂。磷脂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变色,且产生异味,加热会促进其变化。用未精炼过的油脂煎炸食品时,油脂中的磷脂受热,易起泡和降低油脂的发烟点。磷脂在人体中对钙质的吸收以及物质代谢都有重要作用,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品营养添加剂。二、固醇、胆固醇和类固醇二、固醇、胆固醇和类固醇 1.甾族化合物、固醇及其衍生物甾族化合物、固醇及其衍生物 甾族化合物如右图所示,其菲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甾醇,由于甾醇一般成固态,所以俗称固醇。固醇衍生物种类很多。2.胆固醇胆固醇 胆固醇是脊椎动物体内存在的固醇,是一种略带微黄色的无色结晶,熔点148,
25、在高真空条件下可以升华,微溶于水,易溶于热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胆固醇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基本不受酸、碱、热等加工因素的影响。胆固醇是食品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固醇。含胆固醇较少的食品原料主要是猪、牛、羊的瘦肉,奶类,除河虾、虾皮、蟹子、鱿鱼以外的水产类。3.类固醇类固醇 生物体中有许多结构和性质与固醇类似的物质,称之为类固醇,如胆汁酸、类固醇激素、某些生物碱等。固醇和类固醇统称为固醇类。胆汁酸简介:(参见教材60页)第四节脂类的代谢第四节脂类的代谢 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物理消化物理消化 人体口腔和胃中没有消化脂类的酶,它经口腔和胃后只能通过形成脂类乳糜.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第二版电子课件一至五章 中职 高教版 食品 生物化学 第二 电子 课件 一至五章 高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