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诗两首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教案 (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两首教案 (1) 第一篇:古诗两首教案 (1) 古诗两首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万紫千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溢了勃勃朝气,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朝气。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
2、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装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完全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多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绿叶谁裁出:“绿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咏柳前两句用比方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
3、给予奇异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巡游,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索。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巡游、赏玩奇妙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事实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
4、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簇新秀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相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相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面貌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相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接受虚实
5、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索,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奇妙,同时,增加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育对祖国古代诗歌的酷爱感情。 这两首诗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6、,体会诗人酷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奇妙。 三、教学建议 1、课前让学生视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视察柳树及其生长状况,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景。假如因季节视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老师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2、本课要求相识的字有4个,会写的字有7个。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比方,可以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诞生字,就不相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也可以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要加强对字形的指导,
7、比方,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留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老师重点提示:“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终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3、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学习诗句。可以这样导入: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在学生回忆自己的相识和体验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这样再读课文,使学生对诗句内容
8、产生深厚的爱好。 4、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实行多种形式来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可以老师范读、音乐配读等。老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到达对诗句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不必特地死抠其中的词义,在粗通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内容。最终,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5、指导朗读时。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诵读时老师要做必要的技术指导,要求学生把握节奏、留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比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
9、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的时候,留意词与词之间节奏不要完全一样,有快有慢,要有转变。需强调的内容要读重音,比方“谁“春风“东风“总是“春。 6、根据诗句特点,可以实行不同的方式理解古诗的内容,突破难点。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可体会到静态中柳树的色调美、形态美。“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绽开想象,想象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就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可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新颖的春景,想一想
10、,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想象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紫千红的景象,从而体会诗句内容。 7、关于课后思索练习题。 第1题是背诵课文。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时进行,在熟读成诵中,让学生背诵,也可以接受互相竞赛的方式记背。 第2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是理解诗句内容的练习。理解不要拘泥课文内容的直译,只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说清楚即可。如,“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相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花开的景象以后。“春风缓缓吹来,各种景象面貌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
11、景。这几种表达都可以。 二、 参考资料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知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奕奕。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爽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化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奉献。在哲学上进展了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
12、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好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系统,称为程朱理学。他从事教化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看法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书。 2、古诗两首 教学要点:学习咏柳、春日理解诗意。 一课时 一、板题、解题 1、看题目,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2、谁能说说“咏柳的意思。 二、讲读诗歌 1、“碧玉妆成一树高 1“碧玉是指什么? 2“妆是什么意思? 3“一树是什么意思? 4“高是指什么? 5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2、“万条垂下绿丝绦 1“万条是指什么? 2这一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3、
13、“不知绿叶谁裁出 1“绿叶是指什么?“裁是什么意思? 2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二月春风似剪刀 1“似是什么意思?诗人把什么比做剪刀? 2这一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一、学生串讲诗歌的意思。老师订正补充。 二、着首诗前两句主要写什么?作者按怎样的依次视察的? 三、这首诗后两句主要写什么?接受什么形式写?赞美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 五、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 二课时 春日 一、阅读与理解 1、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 西人,南宋哲学家、教化家。朱熹的诗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寓争辩于写景, 别有风格。 2、胜日:原指节日或亲
14、朋会面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3、寻芳:巡游河边,欣赏春花。 4、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5、一时:一下子。 6、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 面貌及其精神。 二、赏析: 古代文人春的意蕴,读起来真的回味无穷,春光如此流连忘返, 我们更应“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诗歌表达诗人外出河边寻春春游, 一眼望去就感觉处处面貌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 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奇妙的景象, 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15、。 三、学生串讲诗歌的意思。老师订正补充 其次篇:古诗两首教案 (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赠刘景文设计一 学习目标: 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育积累、背诵古诗的爱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今是什么季节?宠爱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宠爱秋天,古人也很宠爱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日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
16、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挚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特殊兴奋,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示留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谁情愿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诞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尝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
17、,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2幅图片:为了关心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探讨: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老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饱满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
18、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沟通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如今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老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如今再来读这首古诗,信任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知大家? 、熟读背诵。 五、书写指导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学生认读 、让学生视察,说说书写时要留意什么。 六、沟通已经积累的描写秋天美景的
19、诗。 教学反思: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说明词句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溢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裂开。其实,古诗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一画,就是当时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我们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着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在本次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音乐、图片,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第三篇:古诗两首教案参考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两首教案(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