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功散_小儿药证直诀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pdf
《异功散_小儿药证直诀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功散_小儿药证直诀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pdf(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异功散_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异功散_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451.1.组成: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51.2.功效:脾虚气滞。饮食减少,胸脱痞闷,食入作胀,大便清薄,神疲气短,身体羸瘦,或面部浮肿者。.451.3.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4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452.相似度83%:参术汤.452.1.组成: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2钱,茯 苓1钱,甘 草1钱,陈 皮1钱。452.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52.3.力
2、口:黄耆.452.4.功效:气虚颤掉。泄泻、呕吐。.452.5.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453.相似度83%:六君子汤.453.1.组成: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 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453.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53.3.力 口:半夏.453.4.功效: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灌,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453.5.来源:医学正传卷
3、 三 引 局方。.464.相似度83%:六君子汤.464.1.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 皮(一方加半夏)。.464.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64.3.力 口:砂仁.464.4.功效:脾胃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464.5.来源:丹溪心法卷四。.465.相似度83%:小异功散.465.1.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木香各等分。.465.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615.3.力 口:木香.4 65.4.功效:痘疮里虚吐泻。痘疮虚陷。.4 6
4、5.5.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引杨氏方。.4 66.相似度8 3%:人参宁肺汤.4 66.1.组成:人参3钱,五味子3 钱,茯 苓 3 钱,白术3 钱,陈 皮(去白)3钱,甘 草(炙)3钱。.4 66.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 76.3.力 口:五味子.4 76.4.功效:小儿肺胃俱寒,涎喘气急,不得安眠。.4 76.5.来源:冯氏锦囊_ 杂 卷十二。.4 77.相似度8 0%:调中丸.4 77.1.组成:人参5两,茯苓5两,甘草5两,白术5两,干姜4两。.4 77.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
5、)、甘草各等分。.4 77.3.力 口:干姜.4 77.4.减:陈皮.4 77.5.功效:腹冷气,不能食,及少气。.4 77.6.来源:医心方卷 九 引 广济方。.4 78.相似度8 0%:生附四君子汤.4 78.1.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附子。.4 78.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 78.3.力 口:生附子.4 78.4.减:陈皮.4 78.5.功效:慢脾风。.4 78.6.来源:直指小儿卷二。.4 89.相似度8 0%:秘传加味二陈汤.4 89.1.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甘草。.4 89.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
6、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 89.3.力 口:半夏.4 89.4.减:人参.4 89.5.功效:呕吐恶心。.4 89.6.来源:松崖医径卷下。.4 81 0.相似度8 0%:四君子加远志汤.4 81 0.1.组成:人参3 钱,白术3 钱,茯 苓 3钱,甘草2 钱,远志2钱。.4 81 0.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 81 0.3.力 口:远志.4 81 0.4.减:陈皮.4 8210.5.功效:心气不固而为赤白浊。.4810.6.来源:医学摘粹。.4811.相似度80%:理中汤.4811.1.组成:人参、
7、白术、干 姜(炮)、甘 草(炙)、茯苓。.4811.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911.3.力 口:干姜.4911.4.减:陈皮.4911.5.功效:吐泻手足厥冷。.4911.6.来源:诚书卷八。.4912.相似度80%:鸡子散.4912.1.组成:人 参1钱,白术1钱,茯 苓1钱,甘草5分,木鳖子2钱。.4912.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912.3.力 口:木鳖子.4912.4.减:陈皮.4912.5.功效:小儿疳眼,生昏翳者。.4912.6.来源:眼科锦囊卷四。.4913.相
8、似度80%:温中散.4913.1.组成:白术1两,干 姜1两,甘草6钱,人参7钱,茯苓8钱。.4913.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4913.3.力 口:干姜.4913.4.减:陈皮.4913.5.功效:感寒腹痛,吐泻。.5013.6.来源:活人心统卷一。.5014.相似度80%:四君子汤.5()14.1.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茯 苓1两,甘 草1两。.5014.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14.3.减:陈皮.5014.4.功效:脾肺气虚,中土衰弱,食少便灌,体瘦神倦,或气短息
9、微,皮聚毛落。5014.5.来源:鸡峰卷十二。.5()15.相似度80%:肾着汤.5015.1.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茯苓各等分。.5015.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锂)、甘草各等分。.5015.3.力 口:干姜.5015.4.减:陈皮.5()15.5.功效:中湿,关节一身尽痛,小便自利,脉沉缓而微。.5031 5.6.来 源:普济方卷一。八 引 如宜方。.5 01 6.相 似 度80%:木香白术散.5 01 6.1.组成:白 术2两,茯 苓1两,人参半两,木 香1分,甘 草2分。.5 01 6.2.原方对照:人 参(切 去 顶)、茯 苓(去 皮)
10、、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11 6.3.加:木 香.5 11 6.4.减:陈 皮.5 11 6.5.来源:鸡 峰 卷十六。.5 11 7.相 似 度80%:补黄散.5 11 7.1.组 成:人 参1钱,白 术(炒)1钱,白 芍 药(炒 黄)5分,陈 皮5分,甘 草(炙)5分。.5 11 7.2.原方对照:人 参(切 去 顶)、茯 苓(去 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11 7.3.加:白芍药.5 11 7.4.减:茯 苓.5 11 7.5.功效:妇人脾胃虚热,口舌生疮,畏冷饮食。.5 11 7.6.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5 11 8.相 似 度80%:小半夏加
11、橘皮汤.5 11 8.1.组 成:半 夏1两,陈皮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5 11 8.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 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11 8.3.加:半 夏.5 11 8.4.减:人 参.5 11 8.5.功效:吐而身热,或不热者。.5 21 8.6.来源:卫生宝鉴 补遗 引 活人书。.5 21 9.相 似 度80%:四君子.5 21 9.1.组 成:人 参、白术、茯 苓 各1两,甘 草6钱。.5 21 9.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 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21 9.3.减:陈 皮.5 21 9.4.
12、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清,舌淡苔白,脉虚弱。.5 21 9.5.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 22 0.相 似 度80%:人参白术汤.5 22 0.1.组成:人 参6分,白 术4分,茯 苓4分,厚 朴(炙)3分,甘 草(炙)3分。5 22 0.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 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22 0.3.加:厚 朴.5 22 0.4.减:陈 皮.5 22 0.5.功效:小儿霍乱吐痢。.5 2420.6.来源:外台卷三十五引 古今录验。.5221.相似度71%:加味理中汤.5221.1.组成:干姜4分,肉桂4分,白
13、术1钱,人参8分,陈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5321.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321.3.力 口:干姜、肉桂.5321.4.功效:足太阴脾经受症,脏寒,自利不渴、手足温,身无热,脉来沉而无力。5321.5.来源:伤寒六书卷四。.5322.相似度71%:加味六君子汤.5322.1.组成:人 参1钱,白术1钱,茯 苓1钱,甘草5分,陈皮钱半,半夏钱半,荆芥穗5分。.5322.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32 2.3.力 口:半夏、荆芥穗.5322.4.功效:气虚痰盛,风邪眩运不
14、休者。.5322.5.来源:医统卷五十三引丹溪方。.5323.相似度71%:加味六君子汤.5323.1.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茯 苓1钱,陈 皮(去白)1钱,半 夏(汤泡7次)1钱,厚 朴(姜制)1钱,甘 草(炙)减半。.5323.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323.3.力 口:半夏、厚朴.5423.4.功效:饮食停滞于脾,以致腹胀呕吐。.5423.5.来源:济阴纲目卷十三。.5424.相似度71%:托里清中汤.5424.1.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陈 皮1钱,茯 苓1钱,半夏8分,桔梗7分,甘草5分。.5424.2.原方对照:人
15、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424.3.力 口:半夏、桔梗.5424.4.功效:疮疡脾胃虚弱,痰气不清,饮食少思。.5424.5.来源:外科枢要卷四。.5425.相似度71%:加味异功散.5425.1.组成:人参、白术2钱,茯 苓1钱半,甘 草(炙)1钱,当归2钱,陈皮(去白)1钱,钩藤钩钱半(此味后入,过煎无力)。.5425.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425.3.力 口:当归、钩藤钩.5425.4,功效:小儿慢惊风证。脾胃虚弱,肝木所胜,外虚热而内真寒。54525.5.来源:会约卷十九。.5426
16、.相似度71%:加味益气汤.5426.1.组成:人参2钱,白术5钱,甘 草1钱,茯 苓3钱,陈皮5分,半夏1钱,柴 胡1钱。.5526.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526.3.力 口:半夏、柴胡.5526.4.功效:贪眠乐卧,终日徜徉枕席之上,脾气内伤,遂至风邪袭之,身痛背疼,发热恶风。.5526.5.来源:辨证录卷九。.5527.相似度71%:加味四君汤.5527.1.组成:人参3钱,白芍3钱,白术5钱,茯苓5钱,陈皮5分,益智仁1钱,甘草3分。.5527.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
17、.5527.3.力 口:白芍、益智仁.5527.4.功效:痰证。胃气怯弱,水流胁下,咳唾引痛,吐痰甚多,不敢用力。5527.5.来源:辨证录卷九。.5528.相似度71%:参术膏.5528.1.组成:人参2钱半,白术2钱,桃 仁1钱,陈皮1钱,黄 耆1钱半,茯苓1钱,甘 草(炙)半钱。.5528.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528.3.力 口:桃仁、黄耆.5628.4.功效:产后胞损成淋沥证。.5628.5.来源:丹溪心法卷五。.5629.相似度71%:狗宝散.5629.1.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狗宝。.5629.2.
18、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629.3.力 口:半夏、狗宝.5629.4.功效:噎膈反胃。.5629.5.来源:类证治裁卷三。.5630.相似度71%:人参黄耆汤.5630.1.组成:人参2钱,黄耆3钱,白术1钱,陈 皮(去白)1钱,甘草半钱(炙),当归2钱,茯苓1钱。.5630.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63 0.3.力 口:黄耆、当归.5630.4.功效:虚损。.56630.5.来源:洁古家珍。.5631.相似度71%:人参异功散.5631.1.组成:人参钱半,白术半两,青 皮 1
19、 分,陈皮1 分,茯苓1 分,甘 草 1分,豆蔻3 个。.5731.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731.3.力 口:青皮、豆蔻.5731.4.功效:小儿泻利,呃逆。.5731.5.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 刘氏家传。.5732.相似度67%:养脾汤.5732.1.组成:茯 苓 1 两,白术2 两,丁香半两,干 姜 1 两(炮),人参半两,甘草半两。.5732.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732.3.力 口:丁香、干姜.5732.4.减:陈皮.5732.5.功效:伤寒后,脾胃气不和。.
20、5732.6.来源:普济方卷一四六引 保生回车论。.5733.相似度67%:托里建中汤.5733.1.组成:人参2 钱,白术2 钱,茯 苓 2 钱,半 夏 1钱,炮 姜 1 钱,甘草5分。5733.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733.3.力 口:半夏、炮姜.5833.4.减:陈皮.5833.5.功效:痈疽元气素虚,或因寒凉伤脾损胃,饮食少思,或作呕泄泻。5833.6.来源:医学入门卷八。.5834.相似度67%:托里冲和汤.5834.1.组成:人参2 钱,黄耆3 钱,白 术(炒)1 钱,陈皮1 钱,当归1 钱,甘 草(炒)5 分。.583
21、4.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834.3.力 口:黄耆、当归.5834.4.减:茯苓.5834.5.功效:疮疡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因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5834.6.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五。.5835.相似度67%:连理汤.5835.1.组成:人参、干姜、甘 草(炙)、白术、茯苓、连。.5835.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873 5.3 .力 口:干姜、连.5 83 5.4 .减:陈皮.5 83 5.5 .功效: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5
22、 93 5.6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卷一。.5 93 6.相似度6 7%:益脾镇惊散.5 93 6.1.组成:人 参 1 钱半,白 术(土炒)3钱,茯苓3钱,朱砂8分,钩藤2钱,甘 草(炙)5分。.5 93 6.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93 6.3.力 口:朱砂、钩藤.5 93 6.4.减:陈皮.5 93 6.5.功效:惊泻。小儿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泻泄粪稠若胶,色青如苔。.5 93 6.6.来源:金鉴卷五十二。.5 93 7.相似度6 7%:加味四君子汤.5 93 7.1.组成:人参2钱,白术2 钱,茯 苓 2 钱,甘
23、草(炙)1 钱,川茸、当归。5 93 7.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5 93 7.3.力 口:川萼、当归.5 93 7.4.减:陈皮.5 93 7.5.功效:气血俱虚之症。.5 93 7.6.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5 93 8.相似度6 7%:异功散.6 03 8.1.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 草(炙)、白扁豆、薯茄各等分。.6 03 8.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二.6 03 8.3.力 口:白扁豆、薯黄.6 03 8.4.减:陈皮.6 03 8.5.功效:小儿吐泻思食,
24、及小儿虚冷病。.6 03 8.6.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6 03 9.相似度6 7%:回阳化毒汤.6 03 9.1.组成:人参、官桂、茯苓、白术、附 子(制)、甘草。.6 03 9.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6 03 9.3.力 口:官桂、附子.6 03 9.4.减:陈皮.6 03 9.5.功效:痘疹阴燥,曾吐泻,脉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热,阴极似阳。.6 03 9.6.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上。.6 040.相似度6 7%:酸枣仁汤.6 0840.1 .组成:酸枣仁2升,茯苓2两,白术2两,人参2两,甘草2两,生姜6 两。6 040.2
25、.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锂)、甘草各等分。.6 140.3 .力 口:酸枣仁、生姜.6 140.4.减:陈皮.6 140.5 .功效:惊悸不眠。.6 140.6 .来源:证类本草卷十二引 胡洽方。.6 141.相似度6 7%:加味四君子汤.6 141.1.组成:人参2两,白术2两,肉桂3钱,北五味子3钱,茯 苓 1 两,甘草 3钱。.6 141.2.原方对照:人 参(切去顶)、茯 苓(去皮)、白术、陈 皮(铿)、甘草各等分。.6 141.3.力 口:肉桂、北五味子.6 141.4.减:陈皮.6 141.5.功效:湿热作痢,数日之后,腹不疼痛,如脓如血,阵阵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异功散 小儿 药证直诀卷下 方剂 加减 变化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