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pdf
《2021年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pdf(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附下载)十四五规划全面启动,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我们认为:1)长期来看,我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加大信息技术赋能是关键点之一。2)而 在 追 求 数 字 化、智 能 化 的 制 造 业 升 级 前,以CAX/EDA等为代表的工业软件需实现自主,才能有力支撑新兴技术在制造领域落地。3)2 1 年国家多次发布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磅文件,参 考 17年类似“战略”文件发布后各地方“执行”文件涌现进而带动产业发展,下半年起相关政策推动有望加速。4)5 G 中负责低时延、高可靠的R16技术标准2 0 年 7 月冻结,按照通常冻结后1-2 年左右技术逐步实现商业化
2、,目前5G+工业互联网逐步接近规模化临界点。5)工业互联网宗旨是打造“研、产、供、销”一体化 实现资源优化分配,而我国消费端互联网应用及基础设施全球领先,落地土壤丰厚。1.1制造业升级向高质量发展高产值低利润,制造业亟待升级。2 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WTO凭借低人力成本和人口红利,迅速成为出口大国,制造业总体产值进入高速增长。而0 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内需拉动,制造业产值增速回升,此后虽有17年经济周期性复苏,总体制造业逐步进入低增长态势。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处于“大而不强”状态,从工业产值占比上看,我国占全球比重已超过30%,但利润占比低。1 5年以来我国开启供给侧改革,淘汰低端产能,制造
3、业向高质量发展大势所趋。信息化、数字化是转型升级关键一环。2019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4107亿美元,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均 在5%以上,2012-2019复合增长率为5.4%。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6%,但国内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在15%左右,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3%o据国家统计局与世界银行,2019年我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比重超过30%,但从工业软件规模来看,我国工业软件规模同年仅 占 全 球 比 重 约6%o我们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但信息化、软件化程度较低,以目前全球工业信息化 为 标 准,我国工业软件规模在不考虑产值变化的情
4、况下,仍有5倍增长空间。1.2政策推动:国内外政策大力推动(十四五、中国制造2025、各部委/省市行动计划)工业互联网涉及产业链各环节,政策推动对下游需求起极大拉动效应。早 在2011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提出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此后,制造业智能化平台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高效支撑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概念被先后提出,建立并规范工业互联网的需求日益强烈。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该文件提出“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和网
5、络强国建设为目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以此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供给能力,进而实现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的格局。此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纷纷分布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文件。截至2020年11月末,各地公开的关于工业互联网文件数量 超 过300条,其中广东省出台的工业互联网相关文件数量最多,长三角地区次之。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核心在于产业链各环节协作化、生态化发展,在行业发展初期,龙头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前,政策对行业发展带动效应显著。明细化政策陆续发布,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十四五”规 划 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三次提及工业互联网,要求积极稳妥地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业
6、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工业互联网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2021年伊始,工信部便发布了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今后三年内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工作做出部署。该行动计划提出了 11项重 点 行 动 和10大重点工程,着力于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各类痛点问题。同年6月,工信部发布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1年工作计划,深化“5G+工业互联网”,同时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建设指南,规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工业互联网的开局奠定基础。7月,工信部 再度就政策推进发力,针 对 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意见稿,我国将
7、深入贯彻“十四五”规 划 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快构建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同时,该意见稿还指出,到2023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全国各省市也纷纷持续相应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加速落地进程。例如,7月2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在辽宁省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组织工作。7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 正 式 印 发 广 东 省 制 造 业 数 字 化 转 型 实 施 方 案(20212025年)和 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两份重磅文件,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工业数字化程度,为工业互联
8、网发展奠定数字与信息基础。此外,北京市同样积极相应,于近日制定了 北京工 业 互 联 网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着力推动北京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促进北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参 照 20 17年工业互联网概念首次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各地响应政策的相关文件大幅爆发的逻辑,工信部三年工作计划推行,将加速全国各省市响应,工业互联网落地进程有望加快。1.3工业互联网解决的核心问题:C 2 M智能制造的发展与信息化息息相关。从2 0世纪中期到2 0世 纪9 0年代,信息化表现为以计算、通讯以及DCS(分布式控制系统)、P
9、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自动化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阶段。直 到 2 0 世 纪 9 0 年代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信息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化阶段,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跨领域融合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战略性突 破,将信息化带入了崭新的时代,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也大上了人工智能深深的烙印。工业互联网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具备企业互联能力、Io T 连接能力、在线交易服务能力、资源共享、敏捷开发与运维能力,大数据分析、工业 A pp市场和金融服务等核心能力,更好地解决核心的C 2M 问题。工业互联网平
10、台提供给智能制造企业一个立体的解决方案,包含智能决策、产业互联、智慧管理、智能工厂和基础平台等。上层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决策,往下依靠产业互联,即互联网营销、互联网采购、云服务等,基于消费者和终端客户需求变化,实现销售端、采购端和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打通,产业互联既体现制造业和数字化深度融合,又依赖企业内部管理运营提升、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工厂应用采用的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物流和智能监控等技术。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平台之上。工业互联网C2M的立体解决方案在面对客户定制化需求上,能够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快周期交付的个性化产品,主要依赖准确获取客户需求的能力、面
11、向对规模定制的开发能力以及柔性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而互联网营销是企业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重要渠道,企业可以选择自建或者借助第三方的电商平台来连接消费者,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但仅有电商系统,是无法真正打通客户、企业、供应商之间的链接,从分解销售产品的子件和配件开始,建立参数模型和价格模型,到交期计算模型的构建,更多的生产需要链接ERP系统、M ES系统实现从生产计划到物料需求计划,从生产订单到订单跟踪,以及排程上线和顺序计划等全面的支持,最终才能打通从选配单到物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C2M全流程业务,高效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C2M(客户对工厂生产)依赖对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按照需求
12、进行面向客户的生产模式,提高客户的的满意度和订单利润率,实现规模化定制化的柔性生产,工业品企业掌控互联网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强,融合销售通路和原料采购,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贯通。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自动化和过程监视运行结合,客户直接参与过程管理,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营销端智能化改造,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行业产业级营销服务平台,实现对客户需求获取、精准营销、柔性定制和敏捷服务,最终产品服务达到客户,形成高效运营体系,最终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应用。1.4工业软件的国产化和企业数字化趋势加速底层研发能力较弱,国产化提升空间巨大。工业软件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运维服务类以及经营管理类。从国产化率角
13、度,根据中国工业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研发设计类软件国产化率不足5%。而生产制造以及经营管理类国产化率较高,分别为50%与70%。1.4.1研发设计类: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逐步破局薄弱环节之一:C A D/C A E/C A X全 球 CAD百亿美元级市场,国内厂商收入规模低。根据BIS research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74.7亿 美 元,预 计2023年 达 到112.2亿美元,2028年 达 到138.3亿美 元,若 按 工 业 软 件 占 全 球 比 重 计 算(6%),中国CAD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将国内相关企业与海外厂商对比,收入规模差距较大。2020年欧特克的AutoCad
14、产品相关收入超10亿美元。欧特克主要针对2D市场,而3 D市 场 中 达 索2018年Catia+Solidworks(含CAD/CAE/CAM)收 入17.7亿欧元。而 国 内 主 要Cad厂商收入规模相比则极低,中望软件2020年收入0.7亿美元。我们认为,全 球 CAD市场规模巨大,中国作为产值占比3 0%制造业大国,中长期看CAD潜在市场空间在数十亿美元级别,国产相关厂商市场机遇以及替代空间广阔。中望软件:高性价比国产CAX,2D领域竞争力逐步提升。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供应 商,主要 从 事CAD/CAM/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专注于工业软件底层核心技术研发,
15、产品标准化、自主化程度极高。公司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及研发基础,掌握了 CAD软件领域的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拥有3项发明专利、179项境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境外著作权,3项作品著作权。不同于大多数国产CAD软件厂商借助第三方几何内核(如ACIS,Parasolid,OpenCASCADE)进 行3D CAD产品开发,公司拥 有3D CAD产品的几何建模内核,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底层开发能力,产品核心模块不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有效避免了在商业竞争及贸易争端中被第三方“卡脖子”的情况。我们认为,公司产品自主化程度高,面向下游领域多,在未来制造业进一步升级背景下,3D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16、霍莱沃:国产电磁C A E 先行者。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电磁场仿真分析(CAE)与相控阵校准测试核心算法,围绕相控阵的设计、研发、生产和应用阶段,主要为雷达和无线通信领域提供用于测试、仿真的系统、软件和服 务,并提供相控阵部件等相关产品。目前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国防科技,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电磁场仿真分析核心技术,将市场快速拓展到5 G 通信、汽车毫米波雷达、低轨卫星等领域。薄弱环节之二:EDA2020年全球EDA销售总额为72.3亿元,其中北美约占4 0.9%,亚太地区约占4 2.1%,欧洲地区约占17%。在全球集成电路及ED A 行业发展持续向好、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我 国
17、2020年 EDA行业迎来持续良好增长,全年行业总销售额约为66.2亿元,同 比 增 长19.9%,实现连续增长。其中,我国自主ED A 工具企业在本土市场营业收入约为7.6 亿元,同比增幅65.2%o华大九天:国产ED A 龙头。国内EDA行业目前仍由国外传统优势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根据赛迪智库统计,国际三大E D A 巨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 A 在国内市场占据明显的头部优势,2020年合计占领 约 80%的市场份额。华大九天凭借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 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 A 工具系统和晶圆制造EDA工具等领域的优势,通过十余年发展再
18、创新,不断获得市场突破。2020年 公 司 占 领 我 国 E D A 市 场 约 6%的市场份额,在本土企业中占比近50%。概伦电子:自成立之初,创始团队便以“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竞争力的良率导向设计(D F Y)”理念为 指导进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较早地进行了DT CO 方法学探索和实践,聚 焦 于 EDA流程创新,择其关 键环节进行逐个突破,先后成功拥有了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和电路仿真及验证 EDA工 具。公司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已经取得较高市场地位,被全球大部分领先的晶圆厂所采用和验证,主要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电路仿
19、真和验证EDA工具已经进入全球领先集成电路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三星电子、S K海力士、美光科技和长鑫存储等,市场地位不断提升。2 0 年公司收入1.38亿元,归母利润0.29亿元。1.4.2生产制造类:我国工控行业进入持续增长阶段,本土品牌占有率提升工控自动化:本土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我国工控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未来仍将稳步增长。根据工控网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05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产品市场为1466亿元,同比增长10.9%,服务市场为591亿元,同比增长7.5%o从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后随经济复苏,工业自动化市场发展迅速,后因国家实施经济高质量转型战略,行
20、业进入平台期。十三五制造业升级,工业自动化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认为,工业自动化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要基石,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市场份额仍被西门子、ABB等海外巨头占据,但近年来随着中控技术、汇川技术等国产厂商在DCS、伺服、PLC重要细分领域不断投入研发,本土厂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根据工控网数据,从2016年 到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本土品牌市场规模从358亿元提 升 至 接 近600亿元,份额从35.2%提升至40.8%。我们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进入全新阶段,国产厂商在市场占 有(中国区)、技术能力等方面已逐步赶上海外巨头
21、,未来在政策支持以及相应厂商不断深耕下,工控领域国产化竞争有望进一步加快。MES:连接企业计划层与工业控制层M E S为细分赛道重要增量点。M ES是生产控制类软件最大细分市场。根 据 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 我 国 M ES普及率仅为23.3%,提升空间较大。根 据 e-works出 具 的 2017年-2018年 M ES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国内M ES市场规模达到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我们认为,随着上层经营管理类软件和下层智能控制系统及自动化设备的持续普及,M E S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在工业软件行业高景气度 的 背 景 下,M ES作为智能制造的核
22、心应用,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工业软件整体,且在生产控制类软件持续处于领跑地位。中控技术:国产DCS 龙头,迎智能制造时代契机DCS 控制系统龙头,产品遍地开花。公司作为我国DCS 控制系统龙头,国 内 DCS 市占率连续九年位居第一。目前主要业务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及运维服务。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于进口替代持续 加 速,且下游石化、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控制系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此外,经 过 2 0多年的发展,公司累计在超过一万八千家工业用户现场应用了三万多套控制装置,庞大的用户和设备数量将给公司工业软件和自动化仪表产品带来潜在的业务需求。工业软件以及自动化仪表行业市场规模均
23、超千亿,我们认为公司工业软件以及自动化仪表等业务均具备再造一个中控的潜力。中国长城:飞腾工控领域发展迅速,CEC旗下中电智科P LC产品实现自主飞 腾 X 100套片逐步在工控领域广泛应用。目前飞腾已推 出 的 新一代套片X 100将助力工控设备降低成本方面,与 生 态 伙 伴 联 合 打 造 的 基 于 飞 腾 C P U 的工业DCS、工 业 SCADA平台、A FC 系统、车载控制计算机和网络物理隔离网闸等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轨交等行业。中电智科P L C 实现自主可控。中电智科前身为电子六所国产PLC 研发团队,以安全可靠PLC 为核心关键产品。2020年 12月 2 日
24、公司公告参与CEC旗下中电智科增资扩股,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中电智科40%股 权。近年来中国长城研发团队不断致力于攻克工业软件相关技术难题,打造高度自主安全的,芯-端-云-网-控-安 产品产业生态链,而通过参股中电智科,将 PLC等工业控制系统产品纳入核心产业链,信创竞争力进一步加强。1.4.3经营管理类:国产产品向高端市场进发,产业平台化大势所趋高 端 ERP市场仍由SAP与 O recle占据,国产ERP替代空间巨大。经过多年发展,国产应用软件已经得到长足进步,但在面向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的高端E R P 市场中,SA P与 oracle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18年 分别 为 33%与
25、20%o SA P历年在亚太地区收入超2 0 0 亿元。传统软件时代,SAP/oracle产品力强,企业购买后,基本不会进行更换。故我们选取SAP过去十年合计收入作为测算基准。中国市场庞大,亚太地区除去日本后,保守估计超50%收入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软件项目首次建设费用一般占到总收入70%左右,这部分收入在国产化过程中能够快速体现为收入。在技术与政策双重因素驱动下,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假设未来5 至 8年内将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综合以上假设,未来每年ER P 国产化替代空间约在150 至 280 亿元区间。同时,相 应 O A、CR M等 非 ER P 软件模块亦有望随之实现国产替代。政策加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计算机 行业 深度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