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pdf
《2023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pdf(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A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A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A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A 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体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A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
2、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A 教学准备:A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A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X 6=7X 8=9X5=6X 6=2 X 9=4X8=7X7=6X3=4X 7=3 X 5=8 X 8=5X2=二、新授。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A谈话过渡:A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a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 引 导 学 生 解 决“一共有多少根?A 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A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 0 X 3=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报告。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A、2 0+20+20=6
3、 0 A B、2 个十乘 3 得 6 个十,6个十是 60 o A c、2 X3=6,2 0 X 3=6 0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A 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完 毕“试一试”A 教学过程同上。有了 20X 3的口算过 程,学 生 也 许 不 久 就 能 找 到 口 算200X 3的最简便方法。A.总结规律。2 X3=2 0 X3=2 0 0 X3=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A 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综合应用。完毕想想做做第1题。A 学生独立完毕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完毕想想做做第2
4、题。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A教学例2A 出示例2情景图。A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X6、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A 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A X4-2000完 毕“试一试”。A 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综合应用。完毕想想做做第6 题。三、综合练习。想想做做第3 题。学生独立完毕后,集体订正。碰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因素,并督促改正。想想做做第4 题。解决实际问题。A想想做做第5 题。想想做做第7 题。A学生独立完毕,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A四、全课小结。A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A第 2 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A 教
5、学内容:教材第4 页例3、第 5 页想想做做教学目的:.理 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测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测、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A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心。A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A 一、复习铺垫A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A .口答
6、。个5是个4是A 里面有个22 0里面有个5 A .看图说说有几个几2 个 3A OO OO 0 0 3 个 2A 1个5或者5个1二、探究新知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A .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测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A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A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A .初步感知“倍”的含义圈一圈,再比较:A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提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假如我们将蓝花当作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A学生操
7、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醒。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A学生报告: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由于6里 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A随机板书:求:6是2的几倍想:6里面有几个2所以:6是2的3倍。体会加深“倍”的意义A 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A学生报告: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为什么?。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 A由于8里面有4个2,所 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随机板书:A 求:8是8的几倍
8、想:8里面有几个2所以:8是2的4倍。A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达出来呢?”指名回答,8+2=心 小结:“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 个2如何用算式表达出来呢?A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想想做做第1题。A学生独立完毕后报告。.想想做做第2题。A学生独立完毕后报告。.想想做做第3题。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A .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A 在我们生活中尚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
9、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年3 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尚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A五、全课总结A 今天怎么学习T,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5-9题A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和思考,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结识倍。A 培养学生观测、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爱好。A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A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教学准备:教学过程:A、口算训练。
10、0 X6=4X 80=6 0 0 X 9 X 7 00=5 0 X 6=3 X 800=A二、激趣导入.拍一拍学生拍拍表达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达几倍的次数。A 生1拍:X X。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生2拍:X X X。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A.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三、巩固练习A.完毕想想做做第6题。A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毕,并说说解题思绪。.完毕想想做做第7题2 学生独立完毕,并说说解题思绪。.完毕想想做做第8题。A观测图,你知道了
11、什么?如何解答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A 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完毕想想做做第9题。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A 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4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A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4、想想做做A教学目的:A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A 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A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A教学重点:加 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2、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结识。A 教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A 教学准备:4 教学过程:a 、操作导入A 按规定摆一摆,说一说行摆2 根小棒,第二行摆4 个 2 根。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行的倍。行摆4 个圆片。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行的2倍。A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行的3倍。A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A谈话:生活中有好多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二合作探究教学例题,出示挂图,问: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A 进
13、一步提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 个 5 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列式并口答。A 组织学生讨论小结: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A 三、巩固练习A 做“想想做做”第 1 题。规定学生先画一画,再填一填。学生独立解答后,思考:列式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做“想想做做”第 2 题。A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然后让学生运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A 做“想想做做”第 3-5 题。a 四、小结A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尚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5 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 页练习一第1-5 题。
14、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纯熟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A 培养学生观测、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A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爱好。A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A 一、谈话导入。A 我们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谁能来说一说我们计算时是运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运用表内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A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练习一第1 题。A 学生独立完毕,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别。A 练
15、习一第2题。A 学生分组完毕,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A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A 刚才同学们做的非常仔细,非常认真,对的率非常高,对于下面的练习有没信心?完毕练习一第3题。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测,说一说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吗?A 让学生自己解答。A 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完毕练习一第4题。A 学生独立完毕,注意规定学生列除法算式来解答,不纯熟的同学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完毕练习一第5题。学生独立完毕,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再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四、拓展延伸。A今年,妈 妈2 7岁,小明3岁。A 提
16、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A 追问:明年妈妈的岁数又是小明的几倍呢?A五、全课小结。A 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第6课时:练习一A 教学内容:教材第1 0页练习一第6 T 1题。A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和思考,加深对“倍”的数量关系的结识,进一步 结 识“倍”。掌握运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测、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a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a 、复习导入。A.填一填。个6可以说成6的倍。3个5可以说成5的倍。个8可以说成的倍。7个9可以说成的倍。同学表现的真棒,下面就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
17、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吧!A二、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A.练习一第6题。A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测。然后提问:已知谁是谁的几倍?相称求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解答?A学生独立列式解答。A 练习一第7题。A 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仔细观测,让学生初步比较一下三个数量。提问: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里规定用除法计算,打算提哪类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鸡只数是鸭的几倍?鸡只数是鹅的几倍?鸭只数是鹅的几倍?A 让学生列式解答。A练习一第9题。学生独立完毕,教师注意巡视指导。报告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A 巩固加深。出示练习一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毕。A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清楚是如何想
18、的。观测下:书包比文具盒贵3 2元,这32元相称文具盒的几倍?4 联系书包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思考:求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元?尚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吗?三、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A 练习一第1 0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什么的方法可以知道李叔叔8 分钟大约打了多少个字?A 练习一第1 1 题。A 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四、全课小结。A 通过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第 7 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A 教学内容:教材第 11页例5 及试一试。教学目的:A .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对的地计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A 教学重点:掌握算理及竖式
19、书写中乘的顺序。A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对的进行计算。A 教学准备:A 教学过程:A 、复习导入.口算:.竖式笔算:二、进入新.教师出示图:A 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提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A 教师说明:此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也许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认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全班动笔试算A 向同学展示对的算式。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
20、齐。A 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A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b.积的个位是6,它表达什么?如何来的?4 C.积的十位 是 3,它表达什么?如何来的?4 d.积 是 3 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A 并板书: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A 反馈练习:.教学试一试教师出示试一试。A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反馈练习.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异同点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反馈练习: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A 二、巩固练习.想想做做
21、第2 题。A .想想做做第3、4 题。A .想想做做第5 题。A三、全课小结。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要注意哪些方面?第 8 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6 及试一试。A 教学目的: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A 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A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A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教学准备:师生各准备小棒8 捆又7 根。A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笔算:X 2=213X3=4 二、
2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出问题。A 教师出示情景图:抽学生回答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A 灰天鹅:4 8 只;A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 倍;A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A 根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湖里有4 8 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 倍。白天鹅有多少只?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X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板书:48X2=学生估算4 8 X 2 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A 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行摆4 捆,另摆8 根,表达4 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规定2 个 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 个 8 根是
23、多少,再算出2 个 4 0 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 个 8 根 是 1 6 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 行小棒的下面,此外6 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 个 4 捆是8 捆,一共是9 捆又6 根,那么48X 2=96是如何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竖式计算。问:如何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X 2-8 X 2a-40 X 2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AX 126尝试讨论,掌握算法。A 4 3X 23 X 1 34 1 29 A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如何解决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
24、满十,向十位进1 ;假如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假如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位。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A 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掉,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A.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出示试一试:4 X 1 5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A 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A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毕。A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A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四、巩固、拓展练习完毕课本第1 4 页 1、2 题A 独立完毕,指名板演,集体
25、订正。A 完毕课本1 4 页第5 题。A 学生独立完毕,指名板演,集体订正。A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归纳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算理。A .归纳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应注意的地方。a 六、作业:课 本 1 4 页 第 3、4 题。第 9 课时:练习二A教学内容:教材第1 5 页 第 1-7 题。教学目的:纯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纯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经历与别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a 教学重点:纯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A教学难点:纯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全册导学案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