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
《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宁波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花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西湖念语 宋 欧阳修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久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
2、,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注 释)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高会:盛大的宴会。傍,同“旁”。1 3.下 面 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他承损.能承受.苏 轼 水调派头:“扁 处 小 胜 案,尽,谙 葛 亮 出*口表):-|:-b遨 丛 澈.欧 阳 华4曲 闺/畜:“况西湖之肝色.招4;颗 之 什 笆,”.与“仇”N吠田仔 酢.范:“时并中.利小占胜对亭葬欧 阳 锋6曲沏念阳 “乃如得太常?I卜 特 来.1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3、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1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1 6 .(甲)(乙)两 文 中 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 3.(1)胜过,超 过(2)美好,优美1 4.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1 5.(1)哪个晚上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虽然良辰美景,本来大多见于盛大的宴会。但是清风明月,幸好属于闲人。1 6.(1)清闲之人。苏轼和欧阳修,一个被贬,一个辞官退休,这样的处境
4、使他们有时间走进自然,亲近清风明月。(2)恬适之人。苏轼因心境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欧阳修“并游”“独往”“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留恋于山水间,自得其乐。(3)旷达之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的“但”字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欧阳修辞官之后,“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心无挂碍,平和旷达。【分析】1 3.考查词语含义。根据词义积累卡提示,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1)“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意思是:于是我明白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的。推 测“胜”是“超过”意思;(2)“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意思是:何况西
5、湖这样的美景,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推 测“胜”意思是“美好,优美”。1 4.考查断句。此句的意思是:听一听蛙鸣,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面对弯弯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咏一首诗。同时,“安”疑问词,一般用在句首,“曲水”名词,一般在句首。据此断句为: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1 5.考查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1)何无?:哪里没有?但,只。闲:清闲。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吾:我们;耳:罢了;(2)虽:虽然;固:本来;高会:盛大的宴会。而:但是;幸:幸
6、好;属:属于。1 6.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 合【甲】【乙】两文中的“闲人”理解其多重含义。其一,有“清闲之人”的意思。甲文写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乙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正是有时间走进自然,亲近清风明月闲暇之时。其二,有 悠闲自适之人”的意思。甲文苏轼看到“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的美景时“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乙文中欧阳修”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写出了诗人留恋于西湖山水间,自得其乐之感。其三,有“旷达之人”的意思。甲文作者
7、虽遭遇贬谪,“但”字显示了作者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表现了从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乙文欧阳修辞官之后,“独往,,“至 欢”“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表现出的也是旷达平和,心无杂念的开阔胸襟。【参考译 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 公 元1 0 8 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 不 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 是 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 没 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 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苻菜交横错杂,
8、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乙】从前王子猷喜爱竹子,到了人家门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渊明的躺车,遇到了酒就在路上逗留。何况西湖这样的美景,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虽然美景良辰,本来大多见于盛大的宴会。但是清风明月,幸好也属于清闲之人。一起交游或许会结成好友,趁着兴致有时也会独自去游玩。听一听蛙鸣,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面对弯弯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咏一首诗。到了高兴而领会了意旨时,也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样纵情尽兴。于是我明白了,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前人
9、过说过的话是值得相信的。这一切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获却已经很多。于是就翻看旧有的诗词,写出新的词调,冒昧地陈述一番薄技,姑且表达清新欢快之意。(2 0 2 1浙 江 宁 波)【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 自 欧 阳 修 醉翁亭记)【乙】妙 赏 亭 明 祁彪佳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
10、。子瞳于匡庐道之矣。此 亭 不 嘴 于 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 层 霄 而 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 大 海 一 泅 然。而 众 妙 都 焉,安得不动高 人 之欣赏乎!(选 自 祁 彪 佳 寓山注)【注 释】畸:同 呢,亲 近。这里指挨近,靠拢。掖:搀 扶。挟 持。讴:水中气 泡。都:汇 聚。【亭之址有讲究】1 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寓 山 之 胜 不 能 以 寓 山 收 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1 4.
11、阅 读【甲】【乙】两 文,按要求答题。(3分)(1)解 释【甲】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2)请 从【乙】文中找出直接写妙赏亭建造位置的句子。【亭之景 有情味】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2)此亭不晦于山,故能尽有山。【亭之名 有因由】16.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 妙赏亭?根 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3分)【探究成果】17.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3分)活动收获卡亭不仅是实用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亭,虽由人作,宛自天工。亭的选址,依山傍水;
12、亭的环境,美不胜收。观赏者眼中有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欧阳修自问自答,道出亭名,体现了他(1)的心态;祁彪佳名亭为 妙赏,感叹 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流露出他(2)的心情。不知不觉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载体。【参考答案】13.寓山之胜/不 能 以 寓 山 收/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2分。断对1处1分。多断1处扣1分,扣完为止)14.(1)居高面下(2)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混然。3分。(1)1分。(2)2分,写“置亭于屿”也对15.(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潮潮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2)这个亭不靠近山,所 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
13、。5分。(1)3分。(2)2分。意对即可16.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有神清气爽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3分。意对即可。只写“能欣赏妙景”得1分)17.(1)悠 闲 自 在(2)得意3分。(1)1分。(2)2分,仅从“快乐”层面作答给1分。意对即可【解析】【分析】1 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匕 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利句式,句读不能出现 破句 的现象。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意思是:寓山园林的美景,不能以寓山结束
14、,大概因为身处在寓山之中吧。故断句: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14.考查对文言文中实词及内容的理解。(1)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意思是: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2)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阅读全文可知,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讴然(在池中设立小岛,在小岛上设立亭阁,好像大海中一个气泡),描写
15、了妙赏亭建造的位置。15.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山,沿着山路,名词作状语;水声潺潺,潺潺的水声;而,表承接;泻出,飞淌下来。(2)R E,靠近;故,所以;尽,全。16.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首先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理解作者把亭命名为“妙赏亭 的原因。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意思是:水流拍打着石头,穿过树林,发出冷冷的响声,不仅可以忘饥渴,而且能洗涤十年尘土肠
16、胃。激石穿林,泠泠传响”是对景物的描写、赞美,非但可以乐饥,旦涤卜年尘土肠胃,是由眼前景抒发情感。祁彪佳以为他的寓山 众妙都焉,又以高士逸人自诩,隐约透出一股辛酸。为求解脱,不愿与腐败政治同流合污,他把所有尘埃俗世中的劳役伤神彻底抛在脑后,在这个亭子里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洗涤心灵,带来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r解主要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和创作背景作答。醉翁亭记 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旦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
17、,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他写作 醉翁亭记 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作者写醉翁亭,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同时点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说明 醉翁 二字的深意,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态,把难言的被贬谪的苦衷寄托在山水中。乙文,祁彪佳在丙子岁(1636)日记中多次写到在寓山 垒石成峰,他亲自指点匠工,有时也自己动手。甚至慨叹 予真愚公也”。一旦园成,看到自己的心血成了美景奇观,娱悦之情自然溢于言表。祁彪佳以为他的寓山 众妙都焉,又以高士逸人自诩,流露出他
18、得意的心情。【参考译文】【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哪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 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乙】寓山园林的美景不能以寓山结束,大概因为
19、身处在寓山之中吧。苏轼在庐山中就悟出了这个道理。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几层楼台,牢固地建立在深绿色的陡崖峭壁上,常常有云气若隐若现地飘浮,好像被云霄挟持着向上浮动。仰起头使劲看,仿佛自己遨游天宇,几乎不觉身在亭间。突然回头看,好像在一片湍流中。水流拍打着石头,穿过树林,发出泠泠的响声,不仅可以忘饥渴,而且能洗涤十年尘土肠胃。在池中设立小岛,在小岛上设立亭阁,好像大海中一个气泡,众多的妙趣都汇聚在这里,怎么能不使品德高尚的人欣赏呢!(2 02 0浙江宁波)【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20、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示儿燕孙枝蔚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注释】孙枝蔚:清初诗人。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遑:闲暇,空闲。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丙】谕儿书吴汝纶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 子“生于
21、忧患”“存乎灰疾”,皆至言也。【注释】吴汝纶:清代作家。掌:同“长”。疾(c h Gn)疾:疾病,比喻忧患。【释 义 懂文】1 3.根据文意,选 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2分)(1)示()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B.给 人 看 C.表示 D.教导 谕()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答案】|1 3.(1)D (2)2 B (2分,每小题1 分)此 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注 意“示”是一词多义,“示”在解释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示儿”意思是教导儿子,“示”意思是“教导”。“谕”也是一词多义,“谕”在解释时也要结合具体语境,
22、“谕儿书”意思是告诉儿子(一些道理)的信,“谕”意思是“告诉”。此题考查较为巧妙,从相似文体的对比阅读角度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示:s h i,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示,从二、天地;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示警。示范。示弱。示威。示众。示意。告示。指示。请示。对来信的敬称:赐示。谕:详细解释: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 。手 。旨。晓 。其子名视,字孟明,日与乡人打猎角艺,不肯营生.杜氏屡谕不从。一一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明白,古 同“喻 ,明白,理解。古 同“喻”,比方。【考点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23、含义(一)一词多义-f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是“常见文言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 是“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条件,即我们常说的“语境”。综合这两点既是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说看懂一篇具体的文言文的能力这些文言实词是“常见”瞅 一 般 的 不 是 偏 难 险 怪的这些文言实词中的重要词语列在新教材的附录上 可以查看 另 外也可翻查给中学生用 的 文 言 实 词 解 释 的 工 具 法”在文中的含义”,要求通过一定的文言实词的积累学会在语 境 中“望文生义”。复习文言实词不要去背字典和词典的实词义项而是通过一定文
24、言实词 的 学 习 培 养 具 体 辨 析 的 能 力 有 必 要 掌 握 基 本 概 念 通 过 重 温 教 材 和 个 例 弄 清 每 一 个知识点的基本含义。所 谓“常见实词”,从 词 的 出 现 频 率 上 来 讲“常见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见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瓯 谕 题 赠比较而言,文言实词的考查是稳定的题型稳定一一多用单项选择考点稳定一一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复习时在夯实基础
25、的前提下应根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说明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词义但稳中有变上海卷近几年在考查实词的含义时都是采用了主观题型,或许这种变化反映出命题的趋势。三、文言实词词义巧推断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文言实词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 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 因此 在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1、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汉 字 中 形 声 字 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1)径造庐访成。造:到例(2)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造”形 旁 为“走”,而“庐”是 处 所 不 难 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宁波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34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限制150内